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方政府债券既是地方政府的融资工具,又是金融市场的投资产品,涉及财政和金融两大领域。本文着重从财政的角度探讨中央代发地方政府债券深层次问题,延伸分析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利弊因素,并对完善地方政府债券制度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
长期债券投资是投资核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就长期债券教学过程中的相关重点、难点,如长期债权投资成本的确定,长期债券溢价的计算及摊销处理等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3.
美国在19世纪末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之前,对外国直接投资采取歧视甚至憎恨的态度,且外国投资绝大部分被限定于购买债券。美国及拉丁美洲的历史经验说明,一国经济迈入发达经济门槛之前,大量的外国直接投资虽然可以促进经济短暂繁荣,但对该国长期发展有害,因而应尽量避免。那些试图依靠外国直接投资实现经济发展的国家最终都陷入依附型经济。  相似文献   

4.
可转换债券及投资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笑吾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4,17(5):103-104,F003
可转换债券是一种兼顾收益和风险的金融工具,股市经过长期的深幅调整,许多投资者亏损严重。投资可转换债券可以规避风险,同时在股市出现转机时又不失盈利机会。本文从可转换债券的特点出发,对可转换债券价值的构成以及影响其投资价值的因素进行分析,为投资者正确投资,控制风险,增加收益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对减轻中央财政负担,规范地方政府的融资行为,增加地方财政透明度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主体仍为中央政府,尚未形成合理的利率市场定价机制,债券发行规模偏小。期限结构有待优化,所以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制度可以在发债主体、利率区间、合理规模、使用方向等方面进行优化调整,并建立健全多元化投资主体、偿债基金、风险预警等辅助机制。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债券价格波动很大程度上受到货币政策的影响.我国商业银行投资渠道缺乏,大量持有国债,国债价格下跌加剧了银行风险,同时商业银行存在着大量的可转债担保风险和相互持有次级债的道德风险,实证检验发现债券利息收入现金对上市商业银行每股收益的弹性比较显著.实现债市的"全流通",提高债券价格发现的效率,使商业银行能充分通过债券交易来调整资金头寸、规避利率风险.  相似文献   

7.
在判断我国财政投资最适量时必须考虑到财政投资的跨时效应、财政投资的最优供给量以及财政投资的长期供给效应等多种因素.我国财政投资在整个时期的效应还未得到显示、最优供给量远未达到以及其长期供给能力较小决定我国财政投资必须在一个相当长时期内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可转换债券是继公司债券和股票之后的一种新的融资工具。可转换债券的发展与上市交易 ,为企业降低融资成本 ,改善资金结构 ,吸收长期稳定的投资起着重要作用。可转换债券对发行人和投资者来说各有利弊 ,风险与收益并存 ,需慎重对待。  相似文献   

9.
原秀玉 《新智慧》2006,(4):68-68
《企业会计准则——投资》(以下简称《准则》)规定,长期债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是指取得投资时支付的全部价款,包括税金、手续费等相关费用。取得债券时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含有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作为应收项目(应收利息)单独核算,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含有尚未到期的利息构成初始投资成本,在长期债权投资中核算,记入“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应计利息)”科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激增。为缓解地方政府压力,财政部于2015年推出了置换地方政府债券的政策。自该政策实施以来,经济成效显著,不仅在短期内缓解了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而且从长期角度来说,在调节地方债券的利率期限、优化资源结构配置及降低债务融资成本方面都有明显成效,是一项促进经济增长、防范财政风险的重大举措。但需要指出的是,其管理方面还需政策进行进一步的规范和监督,在缓解地方政府债券风险上的作用也有待加强。文章通过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券的背景、现状和成效进行分析,指出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新常态背景下建立健全我国地方政府债券管理体系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目前债券价格波动很大程度上受到货币政策的影响.我国商业银行投资渠道缺乏,大量持有国债,国债价格下跌加剧了银行风险,同时商业银行存在着大量的可转债担保风险和相互持有次级债的道德风险,实证检验发现债券利息收入现金对上市商业银行每股收益的弹性比较显著.实现债市的“全流通”,可使商业银行充分通过债券交易来调整资金头寸,规避利率风险.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规范对外投资的会计核算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我国财政部于1998年6月24日发布了一项具体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投资>,在2001年1月18日又作了修订,该项准则对规范投资的核算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笔者认为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此提出一些肤浅的意见以供商榷,如关于投资成本的确定,债券的投资成本中对于购买分期付息债券时价款中所含的未到期利息是否应包含在内;长期债券投资的相关费用是应该计入"财务费用"还是应计入"投资收益";长期投资减值准备计提的标准和数额的确定;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核算中关于清算性损益的界定等.本文就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我国保险业的迅速发展,保险公司保费收入的快速增长与保险资金投资效率低下、投资渠道狭窄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投资平均收益率低于保单平均利率,形成了巨额的利差损失。如果不尽快开放保险资金投资领域、拓宽投资渠道、改善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收益水平,保险业将面临巨大的挑战。一、保险资金投资渠道及其风险分析1.购买债券。债券投资具有安全性好、变现能力强、收益相对稳定的特点,尤其是国债和地方政府债券投资,基本上不存在不确定性风险,因而债券投资是保险资金投资渠道的首选。但债券一般采取息票的方式发行,通货膨胀和利率变动损失的避险能力较弱,且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还存在一定的信用风险。此外,我国缺乏全国统一的债券市场和标准化产品,导致债券的发行和买卖都不规范,特别是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从而加剧了债券投资的流动性风险。2.投资证券投资基金。近几年的数据表明,保险公司已成为证券投资基金最大的机构投资人,投资证券投资基金存在很大的风险。尽管市场扩容速度在加快,变换名目的品种创新不断推出,但投资风格仍然趋同。证券投资基金多样化的合理组合可以有效分散投资风险,但我国存在严重的重仓持股现象,投资股票的集中度较高,股票基金的业绩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中美两国内外部经济失衡为视角,从政策层面解释了2001~2007年全球经济失衡为何呈扩大趋势,提出了全球经济失衡加剧的"政策引致假说"。从中美两国角度来分析,全球经济失衡即表现为中美两国的外部经济失衡。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分析表明,中国的引进外资政策致使经常账户盈余过多,这种外部经济失衡进一步引起了内部经济失衡。国民收入决定模型(AENI)分析认为,美国为应对其内部经济失衡,采取的减税政策使其外部失衡加剧。为应对全球经济失衡,中国应调整其引进外资的政策,进行出口部门的产业结构升级;美国应适时调整其税收政策,减少财政赤字,削减贸易壁垒,等等。  相似文献   

15.
国外财政支农政策的比较与借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农业是弱质产业,国际上运用财政补贴、公共投资等方式支持农业生产、保障农民收益是很普遍的现象。财政支农也是我国政府近年来经常使用的支农工具。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在财政支农方面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经验,对我国财政支农政策促进农民收入长期稳定增加有良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美国债券基金由于其风险低、收益稳定、流动性强、专家经营等优点而成为美国基金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最近两年,美国债券基金总值的增长率非常高。根据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设立债券基金,既可以满足广大投资者的投资需求,又可以推动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但是发展我国的债券基金也面临着一些现实的问题,因此要进一步发展我国债券基金必须要有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为什么中国经济会失衡?已有文献分别从收入分配失衡、储蓄过度、资源要要素价格扭曲、计划生育政策所带来的扭曲等方面对此进行了解释。然而,本文认为中国经济失衡的本质在于收入分配的失衡,而决定收入分配失衡的原因在于国内的权力配置失衡和全球的权力配置失衡。国内的权力失衡会导致资源和收入向政府、国有垄断企业、资本所有者、企业主等经济主体的超额分配,使国内收入分配失衡。收入的失衡就会引致中国低消费、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出口。而美元霸权又导致全球资源向美国配置,并使中国的出口导向战略得以维持,从而加剧了中国的贸易和资本顺差。  相似文献   

18.
次贷风波后弱于预期水平的美国最新经济数据加剧了市场担忧,美国经济“衰退论”大量涌现.这种极端化观点最大的弊病在于混淆了短期波动和长期趋势。结合美国经济结构特征、演化历史和最新变化,本文认为美国经济在长期内进入衰退的可能性较小,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关国消费并没有出现长期萎靡的趋势,而具有易变性的投资放缓很可能是造成短期GDP增长率下降的重要因素,影响力相对较小且本身波动较大的净出口则不可能对美国长期经济增长造成较大打击。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需求结构性失衡,实现既防通胀,又防通缩的宏观调控目标,以及为释放和化解财政的风险压力, 保证财政发展和改革的可持续性,积极财政政策理应淡出。稳健财政政策实际上是在两难背景下作出的现实选择,其要点在于总量上的“稳步退出”和结构上的“有进有退”。具体措施包括逐步减少长期建设国债的发行规模、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的恢复征收、地方政府预算外与制度外投资的整治、收入分配职责的政府问合理配置、改革成本支付职能的履行以及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等。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建国初期、大跃进时期和2009年分别发行了三次地方债券,各自取得了不同的历史成效。这三次地方债券的发行,都和当时的财政体制有着密切的关系,因而从财政体制的视角对三次发行地方债券进行历史考察,可以吸取经验教训,为今后更好地进行地方债券的发行提供历史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