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农"问题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我国的"三农"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商业性金融对其支持不足的情况下,需要以强位弱势群体为服务对象的政策性金融的支持。农村是政策性金融最能发挥其功能作用的舞台之一,对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金融业务按其性质可分为政策性金融业务和商业性金融业务,政策性金融业务顾名思义就是服务于国家政策的金融业务.在我国,政策性金融业务和商业性金融业务的分离是通过组建政策性银行来实现的.我国政策性银行自1994年成立以来,虽然在贯彻执行国家政策性金融方针政策,实施国家宏观产业政策,支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不可缺少的作用,但其业务运行中还存在着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本文仅对我国政策性金融运行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重构:从金融抑制理论的视角考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国当前最为紧迫的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破解“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在支持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尤努斯及其创立的乡村银行获2006年度诺贝尔和平奖引发思考,结合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抑制理论,对现阶段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金融抑制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重构农村金融体系,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路径选择和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重要措施,其中金融支持则是关键.目前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支持力度远远不够,商业性金融撤离,政策性金融不到位,合作性金融支撑力度不足等问题阻碍了新农村金融市场的运行,为此应建立多层次、多主体的金融机构,拓宽融资渠道,增强金融创新力度,充分发挥金融机构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我国在政策性融资支持中小企业方面由较多部门掌握资源,各自为政,难以形成合力。政策性金融在中小企业融资领域长期缺位,企业过度依赖商业银行间接融资,是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一个重要原因。韩国政府从中小企业职能机构设置、机制完善、制度保障、金融支持、产业联动等方面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尤其是韩国的政策性金融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对我国具有借鉴作用。结合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融资困境,我国应当通过制度创新,建立两大政策性机构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相似文献   

6.
“一带一路”是当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尤其是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推进需要金融的有效支持,其中,不同层面的金融体系对“一带一路”战略具有各自不同的支持作用:政策性金融是基础与先行者,互联网金融是新机遇与新模式,健康持续发展的资本市场具有稳定器与提供红利激励的作用,良好的保险服务是保障与护航者,亚投行是国际金融支持的重要平台与杠杆,丝路基金则是我国金融支持的首秀与导向。六大金融支持之间并不是分割的,应互为支持、互为保证、互为促进,从而形成“1+1+1+1+1+1>6”的整体支持效应。  相似文献   

7.
关于农业保险财政扶持政策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三农”问题的升温,农业保险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探索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2005年中央一号件又进一步提出“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的试点范围”。本试图从财政支持农业保险的必要性,以及如何支持农业保险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星子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每年需要投入资金12亿元,“十一五”期间约需投资60亿元,仍有26亿至36亿元资金供需缺口,供需总量严重失衡。星子县农村金融支持尖衡,表现在金融支持缺位与资金需求的失衡,单一性支持与多样性需求的失衡,商业化经营与扶持、互助需求的失衡。破解星子县农村金融供需失衡,需要重新界定政策性银行的职能和作用,引导邮储银行资金回流农村,创新农村金融组织和经营模式,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加强中介服务体系建设,着力开发与“三农”相配套的“新产品”。  相似文献   

9.
为尽可能防止“政府失灵”“内部人控制”和寻租现象,完善我国政策性金融监督非常必要。根据国际上通行的政策性金融监督机制和权力结构,结合我国政策性金融监督体系存在的问题,建议应从制度安排及协调机制、监督内容设计等方面着手,进一步完善我国政策性金融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10.
论政策性住房金融与住房公积金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住房制度改革的进行,住房金融在我国显得尤为重要。在我国的住房金融体系中,政策性住房金融占据着重要地位。大力发展政策性住房金融,是政府保障社会成员“居者有其屋”的责任和义务,是对商业银行在住房金融领域的必要补充,是我国具体国情的需要,同时也是借鉴国际经验的结果。住房公积金制度是政策性住房金融的核心和主要内容,它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支农再贷款是人民银行为解决农村信用社发放农户贷款资金不足而对农信社发放的贷款,也是国家扶持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一项金融政策。近年来,农信社产权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人民银行票据发行与兑付等资金支持工作正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着。然而在这个新时期,曾经以服务“三农”定位、支持“三农”发展的支农再贷款业务却不断萎缩,贷款规模大幅下降。对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支农再贷款制度进行思考,使其继续发挥其支持“三农”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弱化了对全国环境的生态屏障作用,应通过完善政策性金融对西部生态重建的支持作用,建立相关的政策性金融法规,对局部政策性金融机构和业务进行重组,强化政策性金融对西部生态重建的金融支持。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村金融的现状、问题及出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种种体制上的原因,中国在“三农”上的金融扶持力度一直存在总量不足与低效的困境,如政策性金融杯水车薪,束缚于体制樊篙下难以自拔;商业性金融天生就普遍歧视农业,大量“惜贷”,而农村合作性金融别异化成为小型商业银行,成为商业银行名副其实的农村派驻机构;民间金融举步不前,徘徊于体制关隘之外。以“三农”为经,中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为纬,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背景,分析目前存在于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中的种种纰漏,并结合中国“三农”之实际提出一些完善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议,解决“三农”融资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农村金融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服务"三农"的重要力量,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本文以金昌市金融支持"三农"发展为例,阐述了金融支持三农情况,分析金融支持中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做好金融支农工作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新农村金融改革需要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三农”问题具有明显的历史特征,服务“三农”的金融供给长期不足,有其特殊的形成原因。新的农村金融改革要求中国农业银行回归“三农”,为农行带来了新的挑战,农行也采取了相应措施。农信社体系面临市场化的产权改革和管理权限及风险管理的多种问题和措施。民间金融作为合法参与者进入农村金融市场,对其作用要有清醒认识。  相似文献   

16.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普惠金融和推进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农业政策性银行能够使农业"麦克米伦缺口"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治理,对金融公平和普惠金融的实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中国农业政策性银行发展过程中,立法滞后、可持续发展能力欠缺以及业务狭隘等困境已日渐成为其服务"三农"的掣肘。因此,必须通过机构创新、范式转换和立法完善等途径推进农业政策性银行改革,构建多元化的普惠政策性银行体系,实现政策性金融向开发性金融转型。  相似文献   

17.
农村普惠金融在我国已经有近十年的历程,为破解“三农”问题做出了一定贡献。但总体来说,目前农村普惠金融既不“普”也不“惠”,农村金融依然是金融体系中的最薄弱的环节。其主要原因,一是银行的商业性或盈利性与普惠金融的普惠性之间存在矛盾,二是农村金融的高风险、高成本导致银行要么望而却步,要么提高金融产品价格。要破解农村普惠金融的“普惠难题”,政府应当在政策上引导、法律上规制、财政上支持,加强村镇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改善农村金融环境。要在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夯实农村普惠金融根基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银行金融机构在农村普惠金融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三农”问题的解决中,应当充分有效地发挥金融支持杠杆的效应,农村信用合作社作为农村金融市场的主力军,对“三农”支持力度不够,因此,改善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经营状况,并构建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总人口85%的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的突出问题。加入WTO之后,如何保护、扶持农业的发展已成为我国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农业保险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是WTO框架下政府国内支持的主要举措。本文从理论与现实角度出发,论证了在我国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分析了当前我国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面临的挑战,并结合我国实际,就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模式选择、相关立法完善及具体运行等方面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绿色金融是当前世界各国金融发展的趋势,其发展情况如何,直接影响到全球经济的质量。在分析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低碳目标所需要的绿色金融支持体系进行了研究,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