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2 毫秒
1.
区域间固定资产投资边际收效率的大小关系,决定了不同状态下的固定资产投资最优空间分配策略。今后,要在较大经济总量和较高经济质量的基础上,既维持我国东部地区快速发展态势,又缩小东、中、西部地区发展差距,应该实施多增长极经济发展战略。坚持“局部选优、重点突破、合理分工、整体协调、适度倾斜、公平竞争”的原则,按照比较优势发展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实现资源空间优化配王和生产要素跨地区合理流动,最大限度地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公平与效率问题是经济社会领域经常探讨的问题,也是当代经济学所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效率有三个层次的含义:一是系统效率;二是经济效率;三是分配效率。效率的内涵我们界定为经济运行中的分配效率,那么与之相对应公平也应是经济运行中的分配公平。公平与效率都被界定在分配领域,而且分配公平又进一步被界定“分配结果的适度均等化”。这样,二者关系简而言之就是:此消彼涨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在私人部门经济中,令价格等于边际成本是最优定价法则。在公共部门经济中,由于公共产品的特殊性以及公共部门与国家之间的内在关系,直接将边际成本定价法作为公共部门最优定价法则受到了众多质疑。20世纪中后期,西方经济学界围绕最优公共定价理论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在经典的Ramsey-Boiteux法则的基础上,基于公平和效率两个目标,众多学者对最优公共定价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纵观西方公共定价理论的发展,呈现出以下过程:由现实中公共企业的扩张引发了学界对最优公共定价问题的关注,基于公平和效率的目标约束,该理论不断得到修正、完善,在融合各领域的最新研究的基础上,理论与现实的之间的距离不断被拉近。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高等教育在过去的十年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如何认识公平与效率及其二者的关系,长期以来学术界争论不休.本文在此基础上重新反思了我国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内涵及其关系,并提出解决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矛盾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公平是指有关经济活动的制度、权利、机会和结果等方面的平等和合理.作为社会目标,公平与效率之间不存在哪个优先或第一的问题,两者应该是相辅相成、此长彼长、此消彼消的正反同向互促和互补的关系.正确处理好收入分配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要根本解决当前中国面临的社会公平和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需要在市场公平基础上,通过利益机制来刺激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效率;在保持效率的基础上体现社会经济的公平原则;坚持劳动者在社会主义中的社会主体和社会财富主体的地位,切实保障劳动者作为主体的各项权益.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统筹区域经济理论以效率、公平和宏观调控三原则统筹中国国内各子区域经济发展与中国大陆区域和中国大陆区域以外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这个理论的实践指导意义为:其一。我国现阶段必须进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其二,效率、公平和宏观调控三原则对我国未来区域经济发展仍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效率和公平的关系问题,指出市场解决的是效率问题,政府解决的是公平问题,效率和公平之间存在对立统一的关系.效率是客观性的,属于实证分析范围,而公平属于规范分析范围,具有价值取向.在我国现阶段政府的执政目标是促进经济稳健发展,最终实现全民共同富裕,在此基础上,效率是过程性的,是为实现共同富裕做出的物质保障,而公平是决定共同富裕的终极目标能否实现的最终保障,所以在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上,效率与公平具有统一性.因此,在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应充分发挥市场的效率功能,政府亦应在解决社会公平问题中发挥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效率与公平是收入分配的核心问题,也是经济发展追求的两个主要目标.基于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欠发达地区收入分配格局分析,发现欠发达地区收入分配存在如下问题: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公共收入与居民收入的不均衡增长、经济增长与收入增长的不均衡等.以贵州省兴仁县作为实例分析得出:树立"效率与公平并重"的理念以及把公平原则制度化,是收入分配问题的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9.
在一定意义上,效率与公平理论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内涵或一条主线。在经济学和唯物史观的不同视域中,效率和公平具有不同的规定性。在唯物史观中,效率是指生产力的发展,公平是指分配公平或分配正义。经济关系中的公平分配是最基本的维度,而效率又包含着人的发展和经济增长两个基本维度,其中人的发展具有根本性,是最终价值。效率与公平都与人的发展呈现一种直接相关或正相关的关系。效率与公平不构成一个矛盾,不形成一种冲突性关系,而是以人的发展为目标的交响。人的发展效率是衡量和界定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根本准则。在人的发展问题上,效率和公平都是第一性的,不存在谁先谁后和彼此冲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如何兼顾效率与公平,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主题和难题之一。针对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效率与公平问题,基于SUP-CCR-DEA模型,在保证整体效率最优的同时,增加政府进行区域补贴后的居民收入区域差异最小化的约束条件,建立区域经济效率与公平兼顾模型,对中国东、中、西、东北四大区域进行实证分析,并用锡尔系数进行验证。分析表明,通过政府补贴改变区域间居民的收入分配,可以改善区域经济公平性,也可增进整体经济效率;西部和中部地区应获得更多的政府补贴;在缩小四大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同时,也要积极改善各大区域内部的经济公平性。  相似文献   

11.
在国际投资条约中,投资准入是平衡国家经济监管权和开放投资义务之间最重要的砝码。在"符合东道国法律"的基础上,中国与中亚五国间的投资准入规则经历了从外资公平待遇到出现最惠国待遇的发展。以中国的视角,未来中国与中亚五国准入规则的发展将取决于双方的投资经贸关系,中国经济的现状和对未来发展的预期,以及中国在该区域经济政策的取向三大因素。通过中国与中亚五国投资现状以及五国投资市场准入的分析,该地区的投资准入规则,将遵循从"依据东道国法律"接受投资,到准入阶段的最惠国待遇,再到准入阶段的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从特定部门的准入开放到原则性开放下的部分例外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2.
我国经济尚不发达,将长期处于资本稀缺状态,同时存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地方政府的目标是维持地区社会稳定、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和改善人民福利。地方政府在中央政府宏观金融政策下,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利用信贷市场、资本市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来保证自己特定目标的实现,以期在中观层次上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  相似文献   

13.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必须面对资产安全与经济效率的现实矛盾。市场经济的实质是资本经济,效率是市场经济的最高价值追求。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应该体现效率优先的价值取向。落实自然人所有权、构建董事责任保险制度、树立法治在建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中的权威地位,是实现效率目标的重要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安徽省2000~2011年不同区域农产品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统计检验和回归分析,发现安徽农产品贸易发展的不平衡与区域经济增长的不平衡之间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提出通过加快建设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吸引外资以及完善金融创新体系,解决农产品出口企业的生产加工、融资困难等多方面问题,从而通过扩大就业、投资等渠道带动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5.
省级"行政区边缘经济"与统筹区域协调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行政区划、政府职能和地方政府行为对区域经济的刚性约束,在行政区交界地带形成了"行政区边缘经济"现象,使得行政区交界地带成为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重点区域.行政区边缘经济的形成主要受空间距离因素、边界因素和交易成本的影响,其主要特征是经济的欠发达性、不协调性和一定的冲突性.为此,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商品要素市场、重视区域经济合作、搞好跨区管理,以降低行政区交界地带经济活动的交易成本.  相似文献   

16.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不能混为一谈。市场经济具有二重性,既有历史进步性,又有历史局限性,难免发生经济危机。认清市场经济的二重性,才能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防止经济危机,以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公平和效率的关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本文对公平和效率的关系进行新的思考,从两者之间的关系看政府的决策问题,从而为政府的决策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科技投入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增加科技投入,提高科技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缩小地区收入差距,协调好地区间关系,是中国未来必须同时解决的两大基本任务,但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这两者却并未呈现出协调发展的趋势,科技投入不仅没有促进地区收入差距的缩小,反而拉大了差距。为了协调科技投入增加和地区收入差距缩小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短期内可以通过适度调整科技投入分布加以解决,但长期而言,最根本的出路还在于进一步提高经济较不发达地区科技投入的回报率。  相似文献   

19.
伴随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区域经济差异日益突出,其中制度因素的差异是导致经济增长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以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为基础,将其中的资本投入剖解为政府部门投入、私人部门投入、外资投入,从而可以在经济增长模型中引入经济体制、产权制度、对外开放程度三个制度变量,利用具有代表性的省市1978-2003年间的面板数据,建立计量模型,结果表明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区域经济差异。  相似文献   

20.
该文综合地介绍了2004年中国区域经济学术年会讨论的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若干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主要包括:关于统筹区域发展与统筹城乡发展;关于产业集群与区域发展;关于县域经济及市县关系调整;关于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关于城市化与大都市经济区;关于区域经济前沿问题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