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策终结是一种政治过程,存在着推动政策终结的驱动力和阻止政策终结的阻动力,公共政策的终结成功与否取决于各种社会政治力量较量的结果.从动力学的视角构建政策终结的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农业税政策终结中各种力量的动态博弈过程."两个趋向论"彻底消除"取消农业税淡化农民国家意识"的心理顾虑,确保农业税条例的顺利废止,成功走出"黄宗羲定律"的历史怪圈.  相似文献   

2.
美国国际政治理论研究主要分为三个层面:体系层面,国家层面和个人层面。国家层面分析聚焦于单一国家的特征,主要关注单一国家的国内政治文化特征,其关键的假设是单一国家的国内特征和制度对其外交政策有直接的影响。“历史终结论”、“文明冲突论”和“民主和平论”正是从美国政治文化的独特视角来分析当代国际政治理论的。本文在这三篇文章的基础上分析了美国国际政治研究中政治文化的独特视角及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引用美国学者约翰.金顿的政策窗理论,就国家食品免检制度的终结,按问题源流、政策源流和政治源流的多源流框架进行梳理和分析。认为,是三鹿奶粉等公共食品安全事件引发了"触发机制",使得问题流、方案流和政治流得以汇合,并成功开启了政策终结的机会之窗,直接导致了国家食品免检制度的终结。  相似文献   

4.
"崩溃边缘论""大锅饭论"和"凭票供应论"是支撑"国有企业效率效益低下论"的"三驾马车"。它们对中国历史和事实进行扭曲性、推断性、延伸性的唯心主义处理,再用封闭主义、双重标准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国有企业与效率效益低下之间建立起具有伪经济学性质的因果关系,不仅否定1949—1980年几亿人、几代人、几十年为新中国经济所做的艰苦卓绝的创业性、建设性和积累性发展贡献,而且从根本上否定社会主义公有制、国有企业的制度合理性。唯物主义、整体主义的分析表明,"崩溃边缘"是对事实的扭曲,而"大锅饭"和"凭票供应"则是中国特殊条件、特殊时期产生的特殊经济现象,而非社会主义公有制、国有企业的一般性经济规律(如凭票供应在西方也出现过)。而对这些特殊性的辩证唯物主义和交叉科学分析反过来恰恰证实中国社会主义公有制、国有企业不仅高效率高效益地发展了中国经济,而且成为中国经济改革不可或缺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茅盾早年经历了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他反对封建礼制,向往自由民主;作为"五四"新文学的积极倡导者,他主张吸取外国进步文学的经验,以改造封建旧文学;同时也介绍世界的进步思想。  相似文献   

6.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作为一种新的、发展中的理论,在国内外教学论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教学"建构论"研究的脉络和发展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教学建构论的历史发展、知识观、教学观、学习观、教学设计等方面的研究。作为一种舶来的新理论,教学建构论的发展也为教学论研究者提出了如何本土化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7.
伴随全球化的逐步推进,全球化理论也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最早的全球化理论是把世界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亚当·斯密等人开创的自由主义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学说占有重要地位;一战后,国际关系理论中的理想主义和帝国主义论的出现,体现了人们对全球化认识的深化;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罗马俱乐部"开创的全球问题研究和沃勒斯坦提出的世界体系理论则标志着真正意义的全球化理论的出现。  相似文献   

8.
茅盾早年经历了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他反对封建礼制,向往自由民主;作为"五四"新文学的积极倡导者,他主张吸取外国进步文学的经验,以改造封建旧文学;同时也介绍世界的进步思想。  相似文献   

9.
2008年发端于美国次贷危机的金融危机爆发后,给世界各个经济体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对于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学界从经济、技术、政治、伦理、多因素等不同侧面提出了五类假说。基于经济角度的假说有生产过剩或有效需求不足论、全球经济失衡论、政府监管不足论等;基于技术角度的假说有金融工具创新论、"去工业化"和"科技创新不足"论、网络泡沫延续论等;基于政治角度的假说有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论、政治霸权论等;基于伦理角度的假说分别从金融体系本身的制度伦理、商业伦理、道德风险、消费伦理等角度展开分析;还有部分学者认为此次金融危机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福山认为信任是一种社会资本,是经济繁荣的基础。信任与人的资本不同,是要经过宗教、传统、习俗、文化中产生的。福山将不同的文化地区分为高信任文化与低信任文化。为了衡量社会资本多寡,福山提出了"信任半径"的概念。其对信任以及社会资本等相关概念及其功用的研究对我们分析以及解决中国目前的一些信任危机问题是具有启迪意义的。  相似文献   

11.
社会保障制度既能化解可获得性消费风险,但也会引致新的公共风险,本文对此作了具体分析。在不确定的世界中,风险无法消除,我们能做的只能是权衡风险——规避大的风险,选择小的风险。往往是化解了原有的风险,同时又需要面对新的风险。历史地看,世界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无一例外地都是在消费领域的公共风险和危机的推动下实现的。从这样一个视角来观察,作为后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中大国,如何进一步健全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应有风险思维,应以我国新时期的公共风险为导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不足为凭,因为未来的"石"和"玉"都是不确定的。  相似文献   

12.
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趋向性究竟指向何方,这是理论界争议很大的问题.由于经济全球化是与资本主义相伴发展的,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指出资本主义在由民族的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化过程中充当了不自觉的工具.因此,充分研究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对于弄清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趋向性,对其做出制度性分析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自由民主的社会中,大家是需要政府的,因为政府是给我们提供公共服务的机构。但正如洛克所预料到的那样,政府在给我们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社会秩序的同时也会侵犯私人的利益。因此,一个好的政府并不是什么都管的政府,而是行使权力有界限的政府,而这个界限的确定又在于宪法发挥积极的作用。从现实来看,宪法的功能在于保障社会大众的利益,因此构建有限政府不仅要限制政府的权力,而且要限制那些手中握有某些"隐形权力"的利益集团的权力,当然,这其中肯定涉及某些政府部门甚至政府官员的利益。从有限政府的历史发展来看,任何一种制度设计都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社会问题,我们只能在实践过程中逐渐完善制度。本文试图在宗教学的视野中介绍有限政府理论的起源,继而对西方社会中法治与宪政理论做一个大致的了解。  相似文献   

14.
从西方大国的崛起历史可以看到,每次技术革命的成功和财富的快速积累,都必然有金融制度创新相伴。有人认为,世界的竞争一定程度上是制度之间的竞争。诺贝尔经济奖得主诺斯认为:"制度变迁是历史演进的源泉,对经济增长起决定性作用,有效率的经济组织的发展正是西方兴起的原因所在。"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新兴和转型的特征,经济社会的转型实质是制度变迁或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是金融市场改革发展的动力的源泉。高新技术企业作为自主创新的主力军,已成为国家科技成果产业化和市场化的承载主体,以金融制度创新促使科技资源和金融资本的联动对接,是落实自主创新国家战略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5.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治理体系的选择是由一国人民根据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所做出的决定。创新和弘扬治理理念,必须要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儒学是中国古代最具影响力的思想流派之一,儒家治理思想以人性论、民本论、中庸观为理论基石。其中,人性论是其哲学依据,民本论是其核心价值,中庸观是其思维方法。系统把握这三大理论基石,批判地继承和发展儒家治理思想,对于当前中国推进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政党制度是世界各国的阶级斗争状况、现实条件和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具有深厚的理论依据、深远的历史依据和深刻的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在自由民主的社会中,大家是需要政府的,因为政府是给我们提供公共服务的机构.但正如洛克所预料到的那样,政府在给我们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社会秩序的同时也会侵犯私人的利益.因此,一个好的政府并不是什么都管的政府,而是行使权力有界限的政府,而这个界限的确定又在于宪法发挥积极的作用.从现实来看,宪法的功能在于保障社会大众的利益,因此构建有限政府不仅要限制政府的权力,而且要限制那些手中握有某些"隐形权力"的利益集团的权力,当然,这其中肯定涉及某些政府部门甚至政府官员的利益.从有限政府的历史发展来看,任何一种制度设计都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社会问题,我们只能在实践过程中逐渐完善制度.本文试图在宗教学的视野中介绍有限政府理论的起源,继而对西方社会中法治与宪政理论做一个大致的了解.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作为公共课,一直以来都是采用终结性考试的评价方式来评价学生。此种以教师为主体的单一的评价方式不符合"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也不能满足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发展的需要。本文从评价主体、评价形式、评价内容、评价标准四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多元评价"制度的构建模式,以促进学生知识、情感及能力目标的充分实现。  相似文献   

19.
杜林的"永恒道德论"实际上是为资产阶级的道德作辩护的,恩格斯从道德的历史性、阶级性和历史继承性三个方面深刻地批判了杜林的"永恒道德论",并在批判中逐步地确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伦理道德观。  相似文献   

20.
机器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从而使普遍的世界交往取代了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孤立状态,使"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与此相伴随的是人的解放过程,"每一个单个人的解放的程度是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的",实现共产主义之日亦即人类彻底解放之时。这就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大致轮廓。其现实意义是:要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谋划国家发展战略,谋求国家的超常规发展,从容应对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不确定性和多样性,在又好又快发展自身的同时,为构建和谐世界和推动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