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阐述国外高速铁路旅客输送模式的基础上,综合分析我国高速铁路输送模式研究成果和运营实践,分析中途停站特点是长距离节点间高速铁路产品与民航的本质区别,同时结合换乘运输模式对客流及运输组织的影响,提出我国高速铁路在满足运营技术条件、客流需求、运营效益、地域气候差异等方面的基础上,长距离节点间尽量采取直达运行、中间停站带流的输送模式。  相似文献   

2.
旅客行程规划是铁路客运服务的重要内容,高效的行程规划算法可以为旅客提供高质量的客运服务信息,设计旅客在枢纽换乘可以提高客流OD的服务频率或减少旅行时间。在阐述直达与换乘相组合行程规划模式的基础上,根据列车时刻表设计带时间信息的列车服务网,建立包含意愿出发时间与到达时间的旅客行程规划模型,并利用帕累托最优原理,设计直达与换乘相组合的行程规划搜索算法。以我国高速铁路2017年7月的列车时刻表为例,利用旅客行程方案搜索算法计算,结果表明规划直达与换乘相组合的行程方案可以大幅提升客流OD服务频率。  相似文献   

3.
针对高速铁路动卧列车的开行状况剖析当前客流市场,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挖掘分析高速铁路客流市场趋势、客流市场成分、旅客倾向性选择,以及航空与高速铁路的旅客行程距离选择。在此基础上,从高速铁路旅客列车开行方案、席别分配、车票价格3个方面对其客运产品进行设计,提出节点换乘为主、直达为辅的运行方案,最后从宣传和体验、价格、促销、服务对高速铁路客运产品提出营销建议。  相似文献   

4.
日本和欧洲国家高速铁路在跨线客流组织、停站设置、枢纽运行组织、动车组运用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分析国外高速铁路客流输送的特点,我国铁路在注重线路及配套设施规划,尽量直达、合理中转高速列车,畅通便捷的枢纽运输组织,协调动车组配置、运用与检修等方面得到启示。加强客流输送模式研究,有助于我国高速铁路进一步适应客运市场需求,有效提高客运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高速铁路的大规模建设、客运路网逐步形成的现状下,为充分发挥网络化运营环境下高速铁路的优势,亟需解决基于高速铁路枢纽站的中转换乘方案选择的难题。在阐述高速铁路OD对客流、高速铁路直达运输组织等高速铁路客流组织现状的基础上,结合高速铁路枢纽站客流中转换乘组织条件,针对高速铁路枢纽站存在多种OD出行、多种换乘方案选择问题构建不同OD乘客在高速铁路枢纽站的换乘方案选择模型,最后选取京津地区铁路枢纽进行实例验证,通过模型求解出京津地区铁路枢纽的主要换乘方案,为京津地区铁路枢纽的高速铁路客流中转换乘方案选择提供研究依据,同时也为其他铁路枢纽站的客流中转换乘方案选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建立铁路客运综合服务中心,做好售票组织,是发展铁路客运营销的重要方法之一。为充分发挥铁路行业优势,在分析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铁路旅客发送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建立铁路客运综合服务中心,从售票、候车、运输、中转及衔接换乘、市场营销、延伸服务等方面设置功能,从公路客流集散地区、务工客流集散地区、航空客流集散地区、城市客流集散地区的客流特点和成分,探讨铁路客运综合服务中心分类规划,进一步拓宽现有客运业务及种类,开发新的客运增值服务,扩大铁路的辐射范围。  相似文献   

7.
我国高速铁路网基本形成,长距离列车开行模式选择对于高速铁路成网条件下列车开行方案设计具有重要意义。为提高高速铁路长距离列车的运输效益,充分考虑直达或中转客流需求、动车组运用与检修、高速铁路运输组织对长距离列车开行模式的影响,建立高速铁路长距离直达或中转换乘选择模型,并研究其求解。以2020年新增高速铁路长距离起讫点为对象,进行长距离直达或中转换乘选择的实例论证,提出兰州—青岛、北京—兰州、北京—银川等12个起迄点之间新增开行高速铁路长距离直达列车的规划设想。结果表明,应用长距离直达或中转换乘选择模型能够解决高速铁路成网条件下长距离列车开行模式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铁路快速客运网的初步建成,成网条件下高速铁路的运营管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运输组织模式作为运营管理的核心内容,对铁路运输的安全、效率效益和服务品质均有直接的影响。在分析我国铁路快速客运网的层次结构(由高速铁路主干网、城际客运系统、既有线提速线路3层结构构成)及其功能定位和分工的基础上,探讨铁路快速客运网运输组织模式的原则,提出"本线运输+换乘"的运输组织模式,即动车组列车在高速铁路和城际铁路上本线运行、跨线客流和长距离本线客流在大站换乘的运输组织模式,并进一步从换乘设计和组织、运行组织方案的配合、票务政策和市场营销、各种运输方式配合等方面探讨实施该模式的保障条件。  相似文献   

9.
随着铁路枢纽站中转量的逐年增大,客流高峰期大批中转换乘旅客在站台等候,给运输组织带来挑战,安全防控重要性更加突显。广州铁路(集团)公司通过探索"便捷中转换乘"的创新实践,在分析"便捷中转换乘"取得成效的基础上,提出提前介入设计、强化引导系统、完善配套体系、协调接驳匹配等进一步完善"便捷中转换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以基于大站换乘的旅客列车开行模式为背景,通过研究考虑客运站结构重要度的大站选择方法,综合考虑各客运站在铁路客运网络中的地位、作用,以及与相邻线路及客运站的衔接情况,构造客运站结构重要度评价矩阵,设计客运站结构重要度算法,以客运站结构重要度的大小为依据对铁路客运网络中的客运站进行筛选,形成可供旅客选择换乘的大站集合。通过实例分析,该方法可以有效解决无法被直通列车吸收的客流的大站集结和换乘问题。  相似文献   

11.
综合客运枢纽是指在综合运输体系的网络节点上,将多种运输方式与城市交通的转换场所在特定空间集中布设,使相关设施设备、运输组织、信息作业等在物理与逻辑上无缝衔接。实现旅客“零距离”集散、换乘的站场系统。综合客运枢纽的主要功能包括:实现大流量旅客的集散、中转以及相关辅助服务的交通功能,展示地域文化、时代特征的城市景观功能,体现引导城市发展、土地综合开发的经济功能。  相似文献   

12.
城际客运铁路是一种新型的公交化快速轨道交通系统,通过分析城际客运铁路的客流特点,对城际客运铁路的运输组织方式进行探讨。提出要根据不同客流的需求确定列车开行方案,采取规格化运行图安排列车运行和公交化方式进行旅客运输组织等。同时针对城际客运铁路的设计和运营服务,提出创新设计理念、提升客运服务质量等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3.
为了按照旅客出行要求提供准确的换乘方案,在分析客运换乘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增加虚拟点的方式构建基于列车运行时刻的换乘网络。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有换乘次数限制的、总旅行时间最少的中转换乘模型,对数学模型中的目标函数采用遗传算法寻找最优解。同时通过实例计算说明模型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弹性需求条件下旅客列车客流分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铁路客运路网及列车开行方案,构造了列车运行网络,将旅客的出行方案转化为列车运行网络上的路径,并根据列车运行网络,计算网络中不同路径旅客的出行广义费用,结合铁路旅客运输的特点,提出路段拥挤费用的计算公式.根据运输方式客流分担的Logit模型,推导出铁路运输客运需求函数,分析客运需求函数的合理性.最后,建立弹性需求条件下旅客列车的客流分配模型,并给出模型的求解算法.  相似文献   

15.
分析客运专线中心站旅客出行目的及结构特征、出行时间特征、换乘等特征,根据客运专线的技术特点,按照和谐铁路的理念,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从优化客运专线中心站旅客换乘设施、加强客流组织和客运服务、科学配置城市交通的客运设施等方面提出客运专线中心站旅客换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为实现列车开行方案及运行图的综合评价,对基于时刻表的客运专线列车客流分配进行研究.首先以列车开行方案为基础,构造旅客混合换乘网络,分析旅客乘车方案的表达方法.旅客混合换乘网络结构简单,可直观表达旅客的乘车方案.其后以旅客发到时间满意度费用和拥挤折算费用为重点,讨论旅客出行广义费用的构成及计算方法.最后建立基于时刻表的客运专线列车客流分配模型,提出采用基于增量的客流分配算法,该算法复杂度低,符合客运专线旅客运输组织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7.
石太客运专线客流预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改进的重力模型和灰色理论模型,从石太客运专线的本线客流、跨线客流和诱增客流3个方面,分别以客运通道周边城市的GDP和人口分布密度、石太客运通道既有线的旅客运输量、城市间的加权运行时间为影响因子,对石太客运专线的旅客运输量进行预测分析。预测结果为客运专线合理制定运输组织方案、设计车站规模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高速铁路客运枢纽作为城市综合交通网络的重要节点及客流集散地,每天有着大量的客流聚集,加强对视频监控采集点布设研究,对有效保障高速铁路客运枢纽的客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阐述高速铁路客运枢纽视频监控采集点布设研究现状,在传统最大化覆盖问题(MCLP)求解方法基础上,从立体式布局和监控强度方面进行完善和补充,提出基于建筑轮廓、旅客流线和重点区域的三级布设流程和布设方案,以成都东站换乘层视频监控采集点布设为例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新布设方案在视频监控图像方面体现出良好的完备性、实时性和连续性,同时更加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19.
正一、综合客运枢纽概述1.综合客运枢纽主要功能综合客运枢纽最主要的功能是交通,包括运输组织、客流集散、中转换乘、通信信息等。综合客运枢纽应该是多种交通方式的交汇点,是各个方向各种交通方式的客流集散换乘、车辆停靠并进行技术作业和调节的重要基地。综合客运枢纽一般建于城市中,既依托于城市,又可以有效提高城市间的可达性,并可以对城市中心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客运枢纽内换乘周转层缓冲设施、导向标识的布局、客流流线的安排直接影响到行人的换乘效率,对其进行优化可以更好地服务旅客。为改善兰州地铁1号线建成之后兰州西站内换乘衔接问题,在阐述兰州西站客运枢纽概况的基础上,针对该站换乘存在的问题建立Anylogic仿真模型,找到当前换乘瓶颈,确定客流出行目的比例,提出改善措施,并以区域客流密度、换乘疏散时间为统计指标,对比改善效果。结果表明,通过改善措施可有效减少拥挤程度,最高变化量达到53.26%,疏散时间减少17.02min,达到优化目的,对于改善枢纽内乘客的换乘现状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具有较强的可实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