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我国西北地区铁路网络密度较低,如果线路或车站发生故障导致行车中断,对铁路运输影响较大。以我国西北地区普速铁路和高速铁路为研究对象,根据主要城市的铁路客运量、人口和GDP等综合因素,选取40个城市作为节点,基于Space L空间构建西北地区物理网络,计算我国西北地区铁路网络的度分布和中介中心性。采用单个节点攻击、蓄意ID攻击、蓄意RD攻击3种模拟方法计算节点失效后网络的全局效率,以分析西北铁路网络的可靠性。结果表明,西安、兰州、嘉峪关、中卫和咸阳对西北地区铁路网络的可靠性影响较大,应优先加强这些重要节点的连通性,以提升铁路网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高速铁路和民航已成为中国旅客中长途出行的主要交通方式。运用复杂网络理论,依据现有的中国高速铁路运营网络与民航国内航线网络构建中长途快速客运网络,并对该网络的空间格局及演化过程、拓扑结构特征和鲁棒性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布局结构合理、衔接顺畅且高效便捷的客运交通网络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中长途快速客运网络近年来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覆盖范围不断扩大;网络通达性较强,拓扑特征表现为小世界效应和无标度特性;网络的鲁棒性随年份而增强,且应对随机攻击的鲁棒性高于蓄意攻击。建议今后应精益规划中长途快速客运网络,加强对枢纽节点的保护,对网络中各城市节点功能设定精准定位,并制定区域差异化的中长途快速客运空间布局规划。  相似文献   

3.
铁路客运客户关系管理能够为旅客提供差异化服务,实现铁路企业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策略的根本性转变。在分析航空公司应用CRM的基础上,针对我国铁路客运现状,提出铁路客运实施CRM存在的问题和构建的思路,并结合客户价值分析,针对不同价值旅客实施不同的CRM项目,根据提供服务的复杂程度确定CRM的实施步骤。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铁路快速客运网的初步建成,成网条件下高速铁路的运营管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运输组织模式作为运营管理的核心内容,对铁路运输的安全、效率效益和服务品质均有直接的影响。在分析我国铁路快速客运网的层次结构(由高速铁路主干网、城际客运系统、既有线提速线路3层结构构成)及其功能定位和分工的基础上,探讨铁路快速客运网运输组织模式的原则,提出"本线运输+换乘"的运输组织模式,即动车组列车在高速铁路和城际铁路上本线运行、跨线客流和长距离本线客流在大站换乘的运输组织模式,并进一步从换乘设计和组织、运行组织方案的配合、票务政策和市场营销、各种运输方式配合等方面探讨实施该模式的保障条件。  相似文献   

5.
在对当前铁路客运安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如何构建全面、科学的安全管理策略,营造和谐、文明、法制的安全文化,以及实施积极、有效的安全防御体系进行了探讨,并对铁路客运安全管理如何体现科学发展观,提出具体的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为应对铁路客运电梯多、分布广、电梯维保监管难的局面,基于"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终端"等技术的应用,提出构建铁路客运电梯安全物联网大数据平台方案,并结合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客运电梯管理的环境特点,设计客运电梯物联网大数据平台,在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的电梯管理中进行实际应用。实践表明,铁路客运电梯安全物联网大数据平台实现了集电梯智慧监管、电梯设备运行数据自动采集、故障自动报警、电梯运行远程监控为一体的功能,能够有效解决铁路电梯安全问题,提高铁路客运电梯的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7.
按照我国铁路智能运输系统架构规划建设要求,通过分析铁路客运服务系统的用户及需求,构建基于铁路智能运输系统的客运服务框架,即将客运服务系统分为铁路客运智能用户服务系统和铁路客运智能商务服务系统。在阐述系统总体架构及关键技术的基础上,从用户需求分析、信息资源整合、铁路智能架构标准制定等方面提出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巩固和开发铁路中短途客运市场的意义,并提出开发的3项措施:提高铁路中短途旅客列车运行速度和安全正点率;实施中短途客运市场的营销组合策略;巩固和提高服务质量与品位,增强铁路中短途客运市场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在阐述铁路业公共服务属性的基础上,为解决铁路旅客购票难的问题,根据铁路现有客运售票情况,分析网络售票的优势和发展壮大的基础,网络售票已经成为解决铁路旅客购票难的最好方式。针对网络售票后的延伸(配套)服务,提出为网络售票资金提供安全保障,及时答复和处理网络购票的投诉与答复,以及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城市网络是区域发展的基础,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为研究对象,依据联系频次分别构建经济圈公路与铁路客运网络,并以此构建陆路交通联系网,基于重尾分级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陆路交通网络整体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公路网络呈双核放射型空间特征,客流量极化效应显著;铁路客运网络呈“闭环—孤点”式空间格局,节点城市联系强度层级特征显著;公路客运联系集中趋势大于铁路,成渝双核心协调发展程度高;陆路交通联系网络呈“大核心圈”空间格局,不同等级节点间形成了核心节点集聚辐射、次级节点参与配合的层级流动模式,在南北双廊道基础上形成了立体型点—轴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径向基神经网络原理和铁路客流时序特征的基础上,建立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的铁路短期客流预测模型,通过径向基神经网络把客运量的年规律、周规律等时间属性有机结合,有效解决客流数据的复杂性和非线性问题。以T15次列车为例进行硬座席别的客运量预测结果表明,径向基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对铁路短期客流的预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有关铁路客运量预测方法的基础上,针对BP神经网络模型存在的不足,提出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PSO)优化BP神经网络的参数,即改进的PSO方法(IPSO)。以我国1990—2007年的铁路客运量为研究对象,确定输入样本和输出样本,以及训练集和测试集,建立基于IPSO的BP神经网络优化模型预测铁路客运量。预测结果表明,IPSO-BP网络的算法训练时间短,收敛速度快,预测精度高。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高速铁路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有必要对铁路客运网络与旅客出行行为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为路网规划提供参考依据。基于路网规划阶段确定的包含高速铁路与普速铁路的网络布局结构特征,对铁路旅客出行路径的选择倾向进行研究,建立了用于反映铁路旅客出行路径选择倾向的多项Logit模型,提出了相应的铁路旅客出行路径搜索算法,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模型与算法的有效性,并对铁路路网规划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突发大客流在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中的传播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突发大客流在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作业性质和特点,将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中的车站分为发生站、换乘站和中间站。在此基础上,通过站台候车区的乘客密度、到达列车的剩余载客能力、站台候车乘客数和乘客上车效率等因素,构建站台候车区乘客密度影响模型和列车运行延误时间模型,并总结出突发大客流在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中的传播机理。从车站服务水平和列车运行影响两个方面对突发大客流传播的影响因素及相应的调整措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铁路网适宜规模的确定可为研究和制定铁路网规划提供依据。在分析铁路网建设规模的影响因素、铁路网规模常用预测方法的基础上,通过自变量的选择、模型的建立和模型参数的标定和检验,建立以铁路网密度和人口密度、人均GDP的关系模型为多元指数模型。通过以陕西省铁路网为例进行的分析验证,认为该方法适用于铁路网规模测算。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我国铁路客运产品谱系化特征不明显,在铁路网规模扩大、运营场景复杂的背景下,越来越难以适应日益增长和复杂的旅客异质性出行需求。在阐述国外铁路客运产品谱系化特征和做法的基础上,分析我国铁路客运产品分类的适应性,以及新时代背景下铁路客运产品实现谱系化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基于我国铁路设施设备条件、经营管理方式和列车开行特点,借鉴国外成熟经验,提出以“车-流”匹配效益最优为目标的客运产品谱系化设计思路和谱系结构框架,对巨量复杂需求用有限品类列车分类匹配运输资源、服务水平、客流组织、行车组织等内容,对推动铁路客运产品从“弱差异化”谱系特征向“显性差异”谱系特征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市域铁路发展需求不断增加,科学制定市域铁路线路规划,对推进新型城镇化市域铁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阐述市域铁路线路规划影响因素及结构模式选择的基础上,综合线路选择模型与线网规划模型的特点,建立市域铁路线路规划两阶段联合模型,先通过基于自身建设目标的线路规划模型中所得到较优备选线路集合,再联合基于轨道交通整体网络的线路比选模型的二次筛选,得出一个综合优化的市域铁路线路选择方案。以成德市域铁路线路规划为例,验证线路规划结果,为市域铁路线路规划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铁路是国民经济大动脉,在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居于骨干地位。"十四五"时期,为继续深化我国铁路市场化改革,在交通强国建设中当好先行,推动新时代铁路高质量发展,有必要对国外铁路市场化改革和经营管理状况进行研究和探讨。通过分析英国铁路市场化改革后的行业结构、主要资金来源和经营状况,阐述路网公司、客运公司、货运公司等不同类型铁路企业的经营状况,总结得出重视铁路基础设施的投资、补贴不同类型的铁路企业、制定鼓励铁路运输的政策法规和平衡路网企业与运输企业利益等启示,为我国铁路市场化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9.
随着铁路路网规模的扩大和旅客出行需求的改变,亟需深化客运供给结构性改革。在分析铁路客运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以结果质量、环境质量、交互质量为一级维度,以可靠、畅通、舒适、便捷、响应及时、重点关怀为二级维度,对旅客感知服务质量要素进行多维度分析。通过开展旅客感知服务满意度调查,在旅客服务满意度分析的基础上,围绕降低旅客感知服务质量的关键要素有针对性地提出铁路旅客感知服务质量提升策略,有助于改善旅客出行体验,满足旅客日益增长的客运服务需求,为铁路旅客感知服务供给改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