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铁路调车机车作业在货物"最后一公里"运输和列车解编作业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阐述北京局集团公司调车机车运用现状,从调车机车的工作量统计、调车机车作业效率提高、同口径调车机车效益评估等方面分析调车机车运用效率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探析提高调车机车运用效率,即:合理构建调车机车工作量统计方法,协同提高调车机车作业效率,同口径量化调车机车运用效益,加强机务和车务部门调车机车运用的协同管理,利用信息数据实现跨部门的应用共享,不断提升调车机车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2.
建立综合反映运输生产全过程和机车车辆运用效率、效益的统计指标新体系,对于加强机车车辆投入产出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铁路机车车辆运用统计指标体系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依据铁路机车车辆运用统计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结合铁路统计信息化建设成果,研究构建综合反映新形势下铁路机车车辆运输组织效率、运输服务质量和运输经济评价的运用统计指标体系,并提出新指标体系的应用拓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机车运用是铁路行车组织工作的重要环节,机车使用系数能直观地反映机车运用效率。为提高机车运用效率,通过分析机车使用系数影响因素,结合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的实践,围绕机车使用系数,提出"按系数供车"管理办法,即确定合理的月度供车考核系数,实行重点机车交路超供机车三级审批制度,完善分析考核机制。实践证明,通过实施"按系数供车"管理办法,可以充分调动铁路局、机务段两级机车调度员的工作积极性,引导按需求组织用车,从而达到提高机车运用效率的目的。此外,还通过优化乘务交路、打通客运机车交路、加强调度指挥精细管理、优化列车操纵等措施,进一步促进机车运用效率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4.
机车长交路是神华铁路运输组织优化关键举措之一,对运营效率、效益提升和生产力布局优化调整具有重要意义。在阐述神华铁路线路与列车组织、神华铁路机车交路、车站作业过程等神华铁路运输组织现状的基础上,从全程长交路方案、半程长交路方案对机车长交路运用方案进行设计,并构建长交路方案优化模型对机车长交路运用方案进行效果分析,最后提出实施长交路保障的对策,以期为神华铁路运输组织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围绕铁路“网运分离”改革思路,在对洛阳铁路分局机车的运用和管理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改革机车管理体制、改革机车运用清算指标及办法、改革统计指标体系的设想。  相似文献   

6.
铁路机车高价互换配件保有量水平直接影响机车检修效率和运用水平;同时配件数量过多将增加检修单位生产成本,降低铁路运输企业整体运营效益。合理确定机车检修高价互换配件经济保有量水平,对于提高铁路运输企业精细化管理程度、有效控制成本支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解析机车检修作业环节、作业流程和时间等要求,结合配件互换修周期等因素,设置机车检修高价互换配件"定量"与"非定量"核算总体框架,并分别研究提出相应的核算公式,为检修单位开展机车配件保有量决策提供定量核算支撑。  相似文献   

7.
在对国内外铁路机车能耗模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我国传统铁路客贷共线运行列车为研究对象,从机车能耗产生的微观角度出发,运用列车运行计算的相关原理,设定了列车运行环境,建立铁路机车单耗测算模型。模型中引入"牵引运行能耗换算系数",通过微观数值计算方法测算机车单耗的宏观量,计算机车担当客、货运时的单位能耗值。根据机车数量比例和完成的运输工作量,通过加权平均法测算机车综合单耗。经过测算,内燃机车综合单位耗油量与电力机车综合单位耗电量的模型测算值与实际统计值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8.
为适应铁路现代物流业务发展和经营管理需要,在明确铁路现代物流统计在国民经济统计体系和铁路运输统计体系中定位的基础上,针对既有铁路物流统计中存在的物流统计指标覆盖范围不全及质量效益型指标偏少、物流统计基础数据采集不全及先进分析决策方法应用滞后,以及物流统计工作与物流市场化改革需要存在较大差距等问题,构建包含运输统计、装卸搬运统计、仓储及包装加工统计、配送(接取送达)统计和铁路物流基地统计等方面,以总量统计、质量统计和效率效益统计为核心,适应铁路现代物流业务经营的铁路物流统计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9.
机车调配问题是影响铁路输送能力的重要因素,多交路规划与跨区域调配是优化此活动资源的重要途径。针对重载运输通道的一类机车运用问题,提出一种非固定牵引区段的两阶段调配方法,基于时空-状态网络模型分析机车调配流程,通过引进"影子列车"概念解决具有多机组合拆解的机车调配难题。结合状态网络建立数学模型,并设计模拟退火算法进行求解。最后,以包神铁路南线的重载运输通道为实例,选取一天内的列车运行图作为输入,得到投入机车数量明显减少的运用方案,验证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为铁路企业机车调配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机车运用成本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侯马北机务段机车运用各项指标的统计,从机车辅助走行公里、机外停车时间、欠轴列车开行等主要指标,分析了影响机车运用成本的主要因素,提出了降低机车运用成本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针对传统铁路货场运营评价体系,侧重场站占地规模、货物发送量和生产安全等要素,缺乏效率效益方面指标,难以全面反映铁路物流基地运营质量和运行效率,运用DEA投入产出评价方法,创新构建"评价目标→评价维度→评价指标→影响因子"评价体系,提出基于影响力度的指标分析技术,设计由9个评价维度、30个评价指标和若干个影响因子组成的铁路物流基地运营评价指标体系,以127个物流基地为评价对象,评价结果显示:我国铁路物流基地正处运能释放阶段,与传统货场相比,铁路物流基地产出规模较大,但投入产出效率较低。构建科学的铁路物流基地运营评价方法,能够有效规范基地生产运营实践,提升基地全方位评估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不固定牵引区段机车交路极大地提高了机车运用效率,是机车运用工作的发展方向。基于多旅行商问题模型(MTSP)分析武汉局集团公司江岸机务段机车运用情况,并提出优化方案。武汉局集团公司地处全国铁路网中部和地理位置中心,是全国铁路的重要枢纽,也是华中地区综合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疏解全路车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结合江岸机务段不同机车交路,针对不固定机车交路牵引方式建立数学模型,在满足列车开行和机车整备约束的条件下,以机车使用台数最少为目标,给出目标函数的具体求解。最后,结合不同分界口机车交路的MTSP模型,给出武汉局集团公司机车运用优化建议,对其他地区的机车运用工作也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铁路和谐型机车修程修制改革的深入推进,面对铁路机车现有维修经济评价指标不全面的现状,有必要深入研究修程修制改革的经济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分析铁路和谐机车修程修制在维修周期、维修内容等方面改革的具体措施,分析影响维修经济性的主要因素,如维修次数减少、维修单价降低、故障率上升等。借鉴国内外移动装备维修评价指标,以科学性、全面性为原则,从维修费用、效率、综合评价等方面制定铁路和谐机车修程修制改革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其中,维修费用指标包括全寿命周期维修成本、造修比、故障维修费用率,维修效率指标包括计划预防修时间、可工作时间,综合指标包括日均维修成本、单位牵引质量维修成本等,并明确各指标的计算方式与使用场景,为深入分析修程修制改革的经济效果提供方法支撑。  相似文献   

14.
在对洛阳分局目前机车的运用和管理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改革机车运用管理、改革机车运用清算指标及办法、改革统计指标体系的设想  相似文献   

15.
推动大数据技术在铁路机务专业的综合开发和应用,加快智能铁路建设,可大幅提高机务运输生产效率和机车运用质量。基于铁路机务专业运输生产及信息化发展情况,阐述铁路机务大数据的特征及应用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铁路机务大数据应用系统的设计目标及定位,设计"N+1+3"总体架构及技术架构,从设备、人员和综合管理3个方面研究适用于该系统的机车运用组织、机车整备检修、司乘组织管理等7个典型应用场景,并对部分关键技术设计相应的大数据分析模型,为铁路机务专业运输生产的安全、智能和创新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铁路实施电气化改造具有符合国家能源政策要求,有利于推进能源就地转化等重要意义.通过沈阳铁路局实施电气化改造的效果分析,大力发展电气化铁路符合“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战略,即机车运用及维修成本降低,机车运用效率显著提高,电力机车大中修周期延长,减少环境污染和加速车辆周转,实现沈阳铁路局对路网进行升级改造.  相似文献   

17.
夏波  杨浩 《铁道运输与经济》2006,28(10):9-10,60
哈尔滨铁路局实施机车长交路和提高列车牵引定数后,货运工作量指标和效率指标大幅度提高,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通过对车辆运用效率指标和机务运用指标的分析,对有关指标的提高和改善给出了定量评价,并对实施机车长交路和提高列车牵引定数的增收与节支情况进行了具体测算,得出具体综合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为适应铁路客货网分账核算的需要,北京铁路局提出改进机车统计管理模式,从规范经营源点信息入手,加强机车统计全过程管理,进一步提高机车统计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机车统计质量。  相似文献   

19.
分析机车牵引力与货物重量的最佳比值关系,研究降低机车小时指标,缩短机车在途时间, 优化机车牵引力利用的方法。该方法对铁路车站位置的合理设置也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东北地区入关铁路通道是东北地区与全国铁路网连接的关键通道,其运输能力是提高铁路运量的重要保障。在阐述我国东北地区入关铁路通道的分界口能力利用和主要编组站作业能力的基础上,从列车编组质量、车流到达均衡性、作业标准、机车机班周转、区段通过能力限制等方面,分析东北地区入关铁路通道能力的限制因素;从提高编组质量、缓解车流不均衡、加强技术改造、改善机车机班周转效率、缓解车流积压状况等方面,提出提高我国东北地区入关铁路通道能力的对策,以有效扩大通道运输供给,满足日益增长的运输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