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探讨了公路桥梁施工中的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分析了其应用优势,并介绍了施工流程,以期为公路桥梁施工技术的发展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大批道路桥梁的建设,极大程度地促进了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同时也很好地促进了道路桥梁工程的发展。然而,在我国道路桥梁施工的过程中,依然是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关于检测技术的准确性还是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重要的问题。桥梁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在道路桥梁施工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的质量问题,将对道路桥梁后期的运行带来严重的影响,同时检测技术不到位引起的问题也是比较常见的,桥梁因检测技术影响运行而出现的问题,主要  相似文献   

3.
2012年6月19日,由中国铁建二十三局集团六公司承建的我国在建单线铁路跨度最大连续刚构桥——兰渝铁路重庆朝阳嘉陵江大桥合龙。地处重庆枢纽段的朝阳嘉陵江大桥全长375.6 m,最大跨度176 m,为全线工期控制性工程。与传统铁路桥和公路桥相比,单线铁路连续刚构桥具有载荷大、预应力要求高等特点。2009年年底进场以来,中铁二十三局集团建设者  相似文献   

4.
国道主干线——广州绕城公路东段,是国家批准的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线路全长18.694km,按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路基宽34.5m,总投资41.15亿元。包括国内第一座双向八车道长隧道(单洞长2016m、净宽18m)及5座互通立交、大跨径跨越高速公路和铁路编组站连续刚构桥及软土路基处理等工程;控制性工程——广州珠江黄埔大桥,全长7016.5m,是广东省建设的最大规模桥梁工程,省内最大跨径(1108m)的钢箱梁(梁宽41.69m)悬索桥,国内最大跨径(383m)的独塔双索面钢箱梁(梁宽41m)斜拉桥,世界上采用移动模架法施工的最大跨径(62.5m)连续刚构。  相似文献   

5.
沙口大桥新桥是国道105线中山段改建工程中的特大桥工程项目,横跨小榄水道,桥梁全长1 148.98米,桥宽15米;主桥为连续刚构,跨径组合73.5米+90米+73.5米,采用单箱单室三向预应力体系,挂篮施工;引桥为4跨1联(跨径25米)的只有横向预应力钢筋的普通钢筋砼单箱单室连续箱梁,搭设满堂支架现浇施工.桥梁设计荷载为"汽车超-20级","挂车-120".沙口大桥新桥通车半年后发现,桥面水泥砼铺装层出现不规则的网状裂缝和较规则的纵向、横向裂缝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正预施应力工艺最早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于20世纪50年代后取得了巨大发展。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梁具备合理的受力状况与良好的行车性,在各类桥梁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跨越能力强,在地形复杂地区被广泛采用,但由于桥梁材料、自然环境及车辆载荷等因素,在实际营运中连续刚构桥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害损伤。病害多集中在桥梁中跨,中跨的挠度变形相对较大;桥梁不同部位的裂缝,将会  相似文献   

7.
沙口大桥新桥是国道105线中山段改建工程中的特大桥工程项目,横跨小榄水道,桥梁全长1148.98米,桥宽15米;主桥为连续刚构,跨径组合73.5米 90米 73.5米,采用单箱单室三向预应力体系,挂篮施工;引桥为4跨1联(跨径25米)的只有横向预应力钢筋的普通钢筋砼单箱单室连续箱梁,搭设满堂支架现浇施工。桥梁设计荷载为“汽车超-20级”,“挂车-120”。沙口大桥新桥通车半年后发现,桥面水泥砼铺装层出现不规则的网状裂缝和较规则的纵向、横向裂缝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高墩大跨径刚构桥施工技术,能够解决复杂地理环境下的道路桥梁建设,适用于深谷、河流等地质条件下的施工要求,并且具有造价成本低廉、工程施工方案成熟、施工过程相对安全与可靠等优点,因此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该施工技术能够满足超重负荷、超远跨距、超高墩柱等高难工程要求。采用贝雷梁法能够解决墩高、块重、施工风险大等难题,从而在多种施工方案中具有较高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合理应用预应力技术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延长桥梁使用寿命,提高桥梁质量,增强桥梁安全性能。本文分析了预应力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应对策,重点探讨了预应力在公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正我国西南、西北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决定了在这些地区修建高等级公路时,不可避免地要采用大量的曲线桥设计。对于大跨径曲线连续刚构桥设计与施工上的技术问题,西部交通科技项目在2002年已列专项研究,即"高墩大跨径弯桥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并于2007年11月通过验收鉴定。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在这一课题研究的基础上,依托厦门至成都高速公路贵州境织金至纳雍段的龙井河特大桥,开展了"山区曲线斜拉桥的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1.
正预应力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整体建筑的建造质量。道路桥梁中预应技术的广泛应用,能够对道路桥梁的设计和施工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概念和特点分析在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预应力是客观存在的,如何正确运用预应力达到道路桥梁更好的载荷状态,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预应力的技术最开始是应用在钢筋混凝土中,为了防止黏接处出现裂缝,运用积极有效的措施对钢筋混凝土进行预应力设置,通过对钢筋混凝土粘结处进行外力的施压,将会减少其因自身性能出现的拉应力,使其达到最好的工作状态,弥补因为自身结构性能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抗拉强度中存在的不足,使其在抗压方面达到理想的效果。在道路桥梁设计施工中,应该对钢筋混凝土的开裂问题进行一定程度的延长,避免因为高强度的混凝土和钢材结合导致相互作用,进而影响道路桥梁的质量,造成  相似文献   

12.
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设了很多公路桥梁,然而由于特大自然灾害增多,公路桥梁易出现大的安全风险。另外,很多公路桥梁缺乏合理的维护,易对通行车辆的安全造成影响。本文重点分析研究公路桥梁施工中的质量控制策略,以供参考。常见病害特征及其成因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对混凝土技术在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据此提出了具体的优化措施,旨在于通过此次研究分析,提升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价值,推动道路桥梁施工技术和施工效率的纵深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道路桥梁沉降段的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对路面后续的投入使用有着重大影响,是施工中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就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道路桥梁路面沉降的后果随着我国对于道路桥梁施工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施工的质量逐渐得到提高,但是还存在着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其中,道路桥梁路基路面的沉降是经常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项目名称山区不对称连续刚构设计关键技术及示范应用研究获奖等级一等奖山区修建桥梁,特别是高等级公路上的连续刚构桥,有高墩、弯桥且不对称等显著特点。不对称连续刚构桥和高墩大跨径弯桥,将扩大连续刚构桥在山区应用的范围,桥型顺应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最大程度地保护桥位处的原生环境,对建设绿色生态公路的意义十分重大,是—种很好的选择,但存在的主要技术瓶颈是"不对称效应"和"弯桥效  相似文献   

16.
我国公路桥梁建设的成就与不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初,伴随着我国公路事业的发展.率先开放的广东省吸引了全国各地桥梁界同行的关注为解决珠江三角洲许多公路渡口的交通障碍,广东开始了大规模的桥梁建设。其中.1984年建成的跨度为90米的广东顺德容奇桥第一次采用5000kN浮吊进行预制梁的整体架设施工,采用先简支后连续的结构设计。1988年建成的广东番禺洛溪大桥为主跨180米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这一当时最大跨度的梁式桥引进了  相似文献   

17.
山区公路地形复杂,中小跨径桥梁较多,资金投入有限,施工装备相对薄弱。为适应山区公路节省资金的建设特点,2014年云南省交通运输厅立项开展了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后张法)带翼箱型板梁推广应用研究。研究表明,带翼箱型板梁整体性好、刚度大,适应桥面宽度变化能力强,钢绞线及钢筋用量少。采用标准化、模数化、模块化钢制模具+可调式预制台座,可节省钢模费用及制作时间,施工辅助费用低,能够有效降低梁板整体造价,适于山区公路。  相似文献   

18.
正道路桥梁施工中防水路面是重要的施工内容,防水路面的质量对其长期的使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道路桥梁施工中防水路面的施工技术进行分析,以期为道路桥梁施工提供一些帮助。常见问题分析施工工艺不合理在道路桥梁防水路面施工中,施工工艺对路基表面的结构有着直接的影响,良好的施工工艺是保证路基结构质量和性能的必然要求。但在道路桥梁防水路面施工过程中,施工工艺不合理的情况还时有发生,施工人员对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9.
正在公路桥梁施工中,施工阶段的管理与效果对工程建设意义重大,影响整体工程质量,甚至决定工程整体效益。监理单位需要在监理工作中不断积累相关经验,不断提高监理工作水平,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本文分析公路桥梁监理控制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公路桥梁施工监理中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以期保证公路桥梁的施工质量。公路桥梁监理控制的意义公路桥梁之所以要加强监理准备及控制工作,主要  相似文献   

20.
正桐梓河特大桥作为仁赤高速控制性工程之一,主墩位于半山腰,桥梁中心桩号为K50+918.6。主桥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桥跨布置为108m+2×200m+108m,主桥长616m。全桥跨径组成为(12×30m)T梁+(108+2×200+108m)连续刚构+(5×30m)T梁,桥梁全长1131.6m。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