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产业集聚是增强区域产业竞争力和经济活力的关键,而物流产业集聚更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引擎。文章以广东江门市物流业为例,利用区位熵法对物流产业集聚状况进行定量实证分析,得出了江门市物流业集聚度和附加价值相对较低、处于粗放型发展阶段等问题,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促进物流业转型发展的相应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我国北京中关村电子产业集群、广东东莞电脑零配件产业集群以及浙江、江苏、上海等地产业集群的迅速发展,产业集群已成为区域发展的主要动力和我国经济学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3.
广东"双转移"是生产要素长期向珠三角地区集聚的必然结果,也是生产要素由集中集聚走向分散集聚的过程。广东"双转移"通过一定的产业空间组织,促进产业集聚、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交织发展,产生产业升级效应、区域城市化效应、区域经济一体化效应和区域协调发展效应,促进资源空间再配置和产业空间重组。  相似文献   

4.
声音     
《企业研究》2005,(7):5-5
中国大陆各地区竞争力排名广东居首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该报和南洋理工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对中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的竞争力展开评估的调查结果显示.总体竞争力排名前五位的是广东、上海、江苏、北京和浙江。  相似文献   

5.
江苏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指出了物流产业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中指标和数据选取时存在的问题,构建了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关系的模型,对1990-2007年间江苏物流产业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江苏物流能力X随时间t变化以三次多项式形式增长.江苏GDP与物流能力x之间呈三次多项式关系.物流能力与区域经济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而且需大力发展江苏物流产业以促进江苏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北京中关村电子产业集群、广东东莞电脑零配件产业集群及浙江、江苏、上海等地产业集群的迅速发展,产业集群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和学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7.
张波 《物流技术》2014,(17):191-194,223
在改进传统EG指数方法的基础上,以区域和流通子产业两个层面分别对2005-2011年广东省流通产业集聚程度进行了定量分析,重点阐释了广东省流通产业集聚程度变化的趋势及原因。研究显示,流通子产业集聚程度随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发生变化;由于流通产业的关联性,流通产业集聚程度的提升不是流通子产业发展的唯一目标,应该处理好地区经济发展与流通产业集聚的关联,流通产业可持续发展与地区经济竞争力提升协调共进,是地方政府制订相关政策考虑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价值工程》2013,(16):15-17
通过构建一套由38个指标构成的现代服务业竞争力综合评价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对广东现代服务业竞争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广东现代服务业在全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尤其是产业规模优势明显,但要赶上北京、江苏和上海,广东还需加快科技进步,提升科技实力,进一步改善和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广东省内,珠三角现代服务业竞争力明显高于粤北山区和两翼地区,不同区域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点和方向应各有侧重。  相似文献   

9.
在改进传统EG指数方法的基础上,以区域和流通子产业两个层面分别对2005-2011年广东省流通产业集聚程度进行了定量分析,重点阐释了广东省流通产业集聚程度变化的趋势及原因。研究显示,流通子产业集聚程度随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发生变化;由于流通产业的关联性,流通产业集聚程度的提升不是流通子产业发展的唯一目标,应该处理好地区经济发展与流通产业集聚的关联,流通产业可持续发展与地区经济竞争力提升协调共进,是地方政府制订相关政策考虑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综合劳动生产率、金融服务业和工业的劳动生产率以及工资率的角度探讨浙江、江苏和上海各自的产业定位,最后的结论是这种产业定位必须打破各地区之间的行政壁垒,开放区域内的生产要素,才能形成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这对珠三角、渤海经济圈以及中部地带等等区域经济中心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国家物流枢纽建设的背景下,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Grey Relational Analysis,GRA)从区域物流业的投入水平、产出水平、区域经济活力的显性水平、潜在水平四个维度选取16个物流业对区域经济活力的影响因子,分析物流相关指标与经济活力之间的关联度。针对23个省市,运用因子分析法(Factor Analysis)建立区域经济活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先进、良好、中等、落后四个等级的划分,广东、江苏、山东位于区域经济活力前列,并针对不同等级分析影响其经济活力的成因。研究表明: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和非国家物流枢纽城市之间的经济活力存在着较大差异。最后为提高区域经济活力提出了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印娟娟 《企业导报》2013,(5):128-128
本文从产业集聚这一现象出发,分析产业集聚的概念、特征、成因和优势,并提出产业集聚与产业竞争力、区域经济发展密不可分,从几个方面探讨了产业集聚与经济发展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产业集群强大的竞争优势早已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由产业集群而形成的集群经济在国外已相当普遍.我国集群经济的发展虽然起步较晚,但在广东、江苏、浙江沿海一带已方兴未艾,正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亮点.株洲作为一个老工业基地具有培育产业集群各方面的优势,为其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发展产业集群,应成为促进株洲经济结构优化升级、释放集聚效应、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的一项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4.
《企业经济》2017,(2):115-123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10-2014年长江经济带沿江地区产业规模竞争力、产业结构竞争力、产业效率竞争力、产业创新竞争力、产业生态竞争力和产业综合竞争力进行测评和排序,并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论为长江经济带沿江地区产业优化发展提供理论基础。研究结果表明,江苏、上海、浙江处于富有竞争力区间,湖北、四川、安徽、湖南、重庆处于中等产业竞争力区间,而江西、云南、贵州属于缺乏产业竞争力区间,据此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文章在对服务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分行业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显示:服务业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作用,但这一作用的变化受制于服务业集聚的程度。因此,政府要出台相应的财政、金融、税收扶持政策,减少干预,使之按照市场规律自由竞争,制定防止过度、无序、不良竞争的法律法规,在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之间寻求一种可能的平衡。  相似文献   

16.
1引言中小企业集群是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发达国家的企业集群是伴随着工业化的产生和发展而逐渐走向成熟和完善的,近些年,发展中国家的企业集群也渐渐崛起,企业集群所形成的集聚经济能够降低单个企业的运行成本,形成集体的营销优势和创新优势,并对一国经济竞争能力的提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小企业的空间集聚所形成的中小企业集群是企业集群中占绝对多数的一种类型。现实中的中小企业集群现象已相当普遍,在我国的北京、上海等城市以及浙江、广东、江苏、福建、山东、河北和河南等省都存在着大量的专业化的中小企业集群区域。但这些企业集群区域中仍然存在诸如集群不经济以及如何  相似文献   

17.
引言 产业集群正在成为推动沿海乃至全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目前广东工业总产值的近1/3、浙江和福建工业总产值的约50%和江苏工业产品销售收入的近40%均依靠专业镇、“块状经济”。我国的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分布在广东、浙江、江苏、福建、山东等沿海地区,而且大多位于城市边缘的农村地区。这是因为,他们具有经商创业的历史传统,商业氛置浓厚,计划经济体制束缚少,加上开放的环境以及资金、人才和经验的积累,为大量中小企业的产生和集聚,进而形成集群创造了有利条件。[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企业经济》2013,(8):135-138
本文把物理学中的耦合关系运用于金融集聚与经济发展的研究中,通过构建华东地区金融集聚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和耦合模型对2007-2011年华东地区6省1市(上海、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安徽、山东)金融集聚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华东地区金融集聚与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比较严重,上海的耦合协调度较高,其他省份的耦合协调度普遍不高,并据此提出促进华东地区金融集聚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关于促进东南沿海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是"十二五"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当前,东南沿海(包括江苏、上海、浙江、广东、福建等五省市)正处在向创新驱动阶段转型的新时期,面对路径依赖、基础能力不足、自主创新技术欠缺、体制机制等问题,应保持足够的耐心,尊重市场和产业规律,处理好短期增长和长远能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三大城市群金融集聚:空间网络及结构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集聚是推动城市群崛起的重要驱动力。本文基于因子分析和引力模型,研究了2007~2017年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城市群的金融集聚及其空间网络。结果发现:从整体来看,三大城市群的金融集聚网络逐步从分割走向融合,且上海在整个金融网络中居于核心位置;从局部来看,城市群内部金融集聚网络的结构差异明显,京津冀表现为主次型单一结构,北京位于绝对核心;长三角为多中心均衡结构,且江苏的金融中心程度明显高于浙江;珠三角为穗深双核结构,深圳的上升趋势明显。据此,应基于城市群金融集聚网络的不同特征,差异化地整合和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为区域一体化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