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认为衍生金融工具之所以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首先是由于衍生金融工具自身具有特性决定的,它与普通金融工具有明显的不同:其次在于对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的确定比较困难,随道衍生金融工具的种类不同,确定公允价值的方法也各异。  相似文献   

2.
宋迎春 《财会月刊》2008,(10):48-49
本文从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审计中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责任出发,探讨了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合理性和披露充分性的评价,并对我国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审计提出了两点看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审计中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责任出发,探讨了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合理性和披露充分性的评价,并对我国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审计提出了两点看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的对象是衍生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公允价值是衍生金融工具最优的计量属性,但由于公允价值历史短暂,其自身依然存在许多问题。而在金融危机爆发的背景下,这些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公允价值受到了极大的挑战。本文通过对中国民生银行的衍生金融工具使用情况对公允价值使用的可靠性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了结论;同时认为在金融危机等特殊情况下可以停止使用公允价值。  相似文献   

5.
文章结合会计计量的基本理论,从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计量属性入手,认为应当采用公允价值作为衍生金融工具的计量属性,并提出了推进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广泛应用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雷曼兄弟公司破产案,对衍生金融工具是否应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进行了分析,提出可以将"能以公允价值合理计量"为标准,对衍生金融工具的品种进行限制,以提高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并且对完善我国会计准则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浅析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确认和计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衍生金融工具,由于其交易的杠杆性,成为游离于传统财务报表之外的巨大潜在风险源,并对传统的历史成本会计体系提出挑战.针对这一问题,IASC和美国FASB对衍生金融工具采用公允价值会计.我国尚未制定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鉴于我国的实际情况,建议对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实行表内历史成本计量、表外披露公允价值及其他相关信息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8.
对公允价值的再透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由于社会经济环境尤其是风险量化管理能力不同等原因,当前还没有世界各国广泛接受的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方法。但一般而言,西方国家的准则制定者基本都承认公允价值是处理衍生交易活动工具的一种较好的方法。但因衍生金融工具既可避险又可投机,尤其是“以小搏大”,因而不可排除衍生交易价格偏离公允价值或在其身上所产生的潜在损失值超过其在报表编制日的公允价值。由于公允价值具有非确定性和计量过程中的主观随意性等特征,为使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有一个更好的把握,故有必要对其产生的背景、优弱及具体应用情况进行更为广泛深入的追溯…  相似文献   

9.
高海燕 《会计之友》2009,(3):99-100
本文以我国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为背景,就新会计准则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处理有关规定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指出新会计准则在衍生金融工具合约面值确认、衍生金融工具转移时的终止确认标准、套期会计处理及公允价值计量等方面仍需明确或改进。  相似文献   

10.
2006年我国颁布的新会计准则中,明确提出将金融工具划分成基础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并就其会计确认、计量和披露进行了规范。但有关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套期保值会计核算的内容不够具体,而且准则内容在理解上存在很多难点,文章结合案例就公允价值套期保值会计进行研究,旨在为企业提供一套可供操作的方案。  相似文献   

11.
管理层必须准确理解金融工具会计准则所阐述的关于公允价值等概念的含义,充分认识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可能带来的风险和潜在的致命性危害,进而理解其中蕴涵的科学理念,将这些理念运用到日常运营和经营管理中  相似文献   

12.
市场竞争复杂多变,资本市场特别是衍生金融工具的快速发展和公允价值理论的不断完善以及会计人员素质的不断提高是公允价值应用的理想环境。  相似文献   

13.
白亚伟 《企业导报》2010,(7):157-158
金融工具会计准则采用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并要求衍生金融工具由表外披露移到了表内列示,使商业银行金融工具风险显性化,提高了风险管理的地位。商业银行应当以金融工具准则的应用为契机,加强风险管理制度建设,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问题进行分析,并且对现有的会计准则外部环境进行优化,同时还要提高公允价值估值技术的操作性等,这样才能够推动衍生金融工具在实践中的合理利用,对我国的国民经济稳定增长也可以起到良好的促进效果。  相似文献   

15.
新会计准则下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处理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我国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为背景,就新会计准则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处理有关规定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指出新会计准则在衍生金融工具合约面值确认、衍生金融工具转移时的终止确认标准、套期会计处理及公允价值计量等方面仍需明确或改进。  相似文献   

16.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危机,重创了世界经济。在这场矛头直指公允价值的风波中,我国经济受到的冲击远小于预期,由此引发出学界与实务界对我国金融工具应用公允价值现存不足的思考,包括加剧账面价值波动、为企业操控利润提供途径等问题。为此本文提出应有效规范公允价值计量的理论基础、丰富金融工具种类、提高会计人员基本素质等建设性建议,以期为完善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应用环境提供文献支持。  相似文献   

17.
企业投资衍生金融工具的目的主要是投机和套期保值。其中套期保值是为了规避风险,属于具有特殊目的的衍生金融工具的投资。套期活动涉及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两个要素:套期工具指企业为了套期活动而指定的、其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预期可抵消被套期项目的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的衍  相似文献   

18.
周长鸣 《财会通讯》2007,(12):47-48
我国会计准则中没有直接涉及到利率互换会计,利率互换会计基本上遵循与其他类型的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相同的规则。在资产负债表中利率互换以公允价值记录,但对互换的公允价值的估价要比其他衍生工具更复杂。对互换公允价值变动的处理,依赖于互换是被指定为“公允价值套期”还是“现金流量套期”。套期有效性是互换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对于互换的有效性,有专门的会计规则来处理。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伴随着衍生金融工具的大量产生,人们日益关注对衍生金融工具、企业商誉等资产和负债的确认和计量。公允价值会计因其潜在的高度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1、衍生金融工具的表外披露模式是我国目前的最佳选择。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模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表内确认和公允价值计量的模式;第二种是历史成本和附注充分披露的模式。对以上两种会计处理模式的选择,应取决于市场的发展程度、会计信息的可操纵程度等因素,具体来说,如果相关市场发展完善,容易从市场上获得较为可靠的公允价值信息,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