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1年10月29~30日,由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主办的"第72次中国改革国际论坛"在海口召开。在本次论坛上,高尚全、吴敬琏、孔泾源、杨圣明、倪红日、赵海纳等专家学者对世界经济走势与未来10年中国经济发展趋势、中国经济转型与改革选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等重大发展改革问题展开了探讨。现选取部分作者论文摘录主要观点发表。  相似文献   

2.
未来10年,是中国转型发展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关键时期。以人口城镇化为支撑,走向公平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二次转型与改革的战略目标。因此,把握城镇化带来的历史机遇,需要在转型与改革上取得如下共识:坚持消费主导,把推进人口城镇化,释放13亿人的消费需求作为最大的经济结构调整;坚持民富优先,使城镇化真正承载起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重要功能,形成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的社会结构;坚持绿色增长,推动绿色城镇化;坚持市场主导,调动社会资本力量推动城镇化;加快政府转型;以公共服务为中心转变政府职能,使政府能够有效履行公共职责。  相似文献   

3.
未来几年,我国经济增长将由过去两位数的高速增长转向增长速度维持在7.5%左右的"新常态"。在这种"新常态"下,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一方面,资源环境对经济增长的约束将持续强化,社会格局也将进一步调整优化;另一方面,新型城镇化将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因此,应主动把握机遇,努力把握"新常态",加快体制改革,建立适应以市场为导向的政府行为机制,使政府和市场各归其位,激发各类社会主体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与活力。  相似文献   

4.
章雅琛 《企业导报》2014,(13):22-23
从宏观经济来看,过去三十年中国经济增长情况非常不错。过去十年我们的经济增长变得更加稳定,通货膨胀率显著下降。相比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现在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似乎提高了。从人均收入来看,2001年中国居民人均收入为一千美元,2013年突破七千美元,13年间增长了6倍。然而,以前的成功经验未必能够复制应用于未来,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很多经济体都完成了人均收入从一千美元到五六千美元的增长,一举从低收入国家变成中等收入国家。但是,只有十三个经济体的人均收入最终从五六千美元到跃进1.5万美元,而其他经济体都掉入了中等收入陷阱里。而中国也将可能掉入中等收入的陷阱之中,这一挑战才刚刚开始。我们能不能从中等收入国家变成发达国家取决于中国能不能在未来的十年里推进结构性改革。人民币汇率区间的扩大具有重大改革意义,本文通过具体的数据,阐述本次汇率改革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GDP增长在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真正变得不再是最重要,转型、释放未来增长活力才是当前主题。笔者曾预言,2012年中国将进入一个新的年代,其特征将是"经济下行、社会震荡以及政府风险"。这一预言正在为2012年以来的国内局势变化所清晰地印证:一季度,中国GDP增长滑落至8.1%  相似文献   

6.
中国经济有没有未来三十年的持续发展.取决于法治下的市场化能否取得成功。 迄今为止,我国取得的共识是市场提高效率,但权贵市场后遗症却撕裂了共识,企业的效率建立在对低工资的基础上,财富的增长主要流向政府与企业,以及数万亿元流入私人口袋的灰色收入。未来三十年,如果不能以法治市场取代权贵市场,不能以公平市场取代垄断市场,经济前景堪忧。  相似文献   

7.
2011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放缓迹象较为明显,社会各界对此看法不一。乐观的观点认为中国经济未来一段时间将逐步企稳,未来30年仍会有较大的上涨空间;悲观的观点则认为中国经济增长有可能持续减慢,更有甚者认为,中国经济有可能出现"硬着陆"。为此,本文将详细剖析中国宏观经济的近期走势及长短期影响因素,分析当前经济面临的挑战及未来的增长潜力,最后探讨中国实现经济转型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8.
"小政府能不能成就大企业?小政府首先要成就的是大市场"改革攻坚提了很多年,但重大改革不到位、甚至严重滞后仍是个客观现实。当前,市场化改革能不能取得一些突破的决定性因素在于政府的转型改革,转型改革不彻底,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就很难捋顺。所以说,政府转型是中国改革的重点和关键,并且成为改革顶层设计的重点和主题。"十八大"以后的改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转型改革。"政府转型取决于高层的决心"从现实来看,政府的转型与改革面临的矛盾、问题很突出。首先,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尤其是增长主义政府的特点在这些年尤为突出。其次,经济总量导向,使中央和地方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一些经济学专家抛出了"中等收入陷阱"论。是否已经遭遇"中等收入陷阱"虽没有显著的特征,但"改革陷阱"、"转型陷阱"却潜伏于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之中。和中国经济发展形势相类似,质检机构的发展在经历了快速增长的同时,也面临着"成长陷阱"、"发展陷阱",事业发展随时会出现减速、停滞甚至倒退的风险。福建省质检机构在近几年内业务增长较快,以福建省质检院为例,近三年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获得巨大增长和显现,特别是经济效益,由年平均9%快速增长到年平均30%。纵观全国质检机构,也都保持在20%以上的增  相似文献   

10.
周林洁 《物流技术》2011,(15):14-18
简要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发展历程;介绍了两种经济增长理论,即平衡增长理论和非均衡增长理论;阐述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对政府作用的三种理论:亲善市场理论、国家推动发展论,市场增进论进行了探讨与分析;最后提出了政策建议。通过对经济增长模式、金融发展的衡量指标,以及传统的政府职能理论方面的分析,为中国转型阶段的政府职能导向提出一些初步的见解。  相似文献   

11.
简要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发展历程;介绍了两种经济增长理论,即平衡增长理论和非均衡增长理论;阐述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对政府作用的三种理论:亲善市场理论、国家推动发展论,市场增进论进行了探讨与分析;最后提出了政策建议.通过对经济增长模式、金融发展的衡量指标,以及传统的政府职能理论方面的分析,为中国转型阶段的政府职能导向提出一些初步的见解.  相似文献   

12.
建设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在于开创"农村转变城市"的新路径,形成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机结合,走出一条以城市群为载体,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道路。而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首要任务是重新界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同时,尽管城镇化被视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但需要理性看待城镇化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能过分夸大城镇化对拉动经济所起的作用。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不能脱离市场选择的原则,应当尊重基本经济规律,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13.
比较优势理论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国际贸易起因以及贸易方向,但不能解释世界经济增长分化、"中等收入陷阱"等现实问题。产品空间与比较优势演化理论基于出口产品数据,把反映生产要素禀赋信息的产品看作一国知识和能力的载体,可视化呈现一国结构转型的过程。该理论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出口结构如何影响结构转型和经济增长,是对比较优势理论的有益补充,且因其考虑产品空间异质、产品空间不连续等因素,对现实问题的解释力和指导性更强。未来研究可在理论基础的拓展、测量指标的增加和测度方法的改进以及比较研究的推进等方向继续开展。  相似文献   

14.
既然民间非法融资案件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就不能单纯归咎于某些人有问题了。"中国正步入一个艰难的转型期,既要降低经济增速,又要改变增长模式。此外,这可能既是一种经济转型,又是一种政治转型,这两种转型还将以复杂的方式互相作用。"这是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事务评论员马丁·沃尔夫参加完"2012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得出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财经热点     
正亚行维持对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亚洲开发银行发布的最新一期报告称,平稳的消费和不断增长的外部需求将支持今年中国的经济增长。尽管中国面临房地产行业持续放缓、以及今年早些时候的信贷增长紧缩以及劳动力减少等压力,但亚行维持其对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预测,即2014年为7.5%,2015年为7.4%。亚行首席经济学家魏尚进表示:"在中国转型的关键时期,政府提出的结构性改革措施比完成经济增长目标更为重要。即使经济增长率低于预期,只要就业情况良好,就没有必要惊慌。"受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在进入中等收入国家以后,配套的经济转型没有完成,从而使后期经济增长的创新驱动严重乏力;而且由于转轨时期分配制度的失衡,导致近十年来居民收入严重两极分化,堕入拉美化陷阱的风险在日益积累。另一方面,在"低收入"向"中等收入"阶段转化完成后,体制性障碍越来越成为制约中国迈过中等收入陷阱的主要瓶颈。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开发区以及各类新城、新区、特区已经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开发区"体制也成为地方政府治理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区模式创造了显著的经济绩效,但同样也面临土地供应、公共服务、廉政风险等多方面压力,随着中国经济调速换挡,开发区治理模式继续转型。浙江省"特色小镇"创建中的诸多做法则能够对于开发区治理模式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进行很好的回应,一定程度上是开发区治理模式在经济社会发展达到一定高度之后的突围转型,其经验可以作为未来开发区模式转型升级之借鉴。  相似文献   

18.
近年,中国、俄罗斯等多数国家的转型经济均步入了快速增长通道,速度已经不再成为困扰中俄经济的迫切问题.然而快速增长的转型经济又陷入了均衡增长陷阱,这使得解决经济结构扭曲,实现经济均衡、稳健发展成为重要的问题.从中俄实践看,消除经济结构扭曲、优化结构、均衡发展是比获得高速增长更为重要而艰巨的任务.与市场经济机制正常的国家相比,转型经济均衡增长面临更多的挑战.笔者从中俄两国经济增长过程中面临的结构扭曲问题着手,探索促进转型经济均衡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9.
经过30多年的高速增长,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在新发展阶段,如何调整现有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保证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使中国由中等收入国家转变为发达国家,避免落入中等国家陷阱意义重大.基于此,文章在重新考察比较东亚—拉美模式和苏南—温州—珠江模式等典型国内外区域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总结提炼了几点关于在新的历史阶段创新中国现有区域发展模式的政策启示,即,经济增长须内需与外需均衡拉动,利用外资的同时应注意资本的内化,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意社会公平,政府与市场的作用要动态调整和有效结合,产业调整应本土化、专业化、多元化、国际化,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推动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20.
<正>"十二五"时期的一条鲜明主线:转变发展方式贯通始终。"转型"将在未来五年,成为中国经济和企业的关键词。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中国企业面对"转型"的时代主题面临新的挑战。中国企业及在华的跨国企业如何"转型",如何重塑企业价值,如何重构竞争力,这些必将成为未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