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政府公关是将维护社会稳定、公众利益最大化作为自己的最高伦理标准,以追求社会(公共利益、整体利益的)和谐一致为目的的。在这样一个危机不断出现的全球背景下,公共危机管理是否有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公关决策及其良好的执行。因此,在对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进行反思的时候,如何提高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破解金融危机的影响,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摆在政府管理者面前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难题。要在构建运转有效的公共危机管理体系,加强公共危机的预警管理,构建政府科学的危机决策机制,增强危机管理的透明度,充分发挥传播沟通职能,提高政府危机公关效能等多方面,提升政府危机公关能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立足于我国现有的政府公共关系,以上海地铁10号线列车追尾事故为例,分析政府公共关系中公共危机不确定性的情况,从而强调危机管理的重要性,并且根据我国危机管理的具体实施问题和笔者单位的实际状况,试图从实践上探索我国政府有效处理并改善政府公共关系的举措:应当尽快树立危机意识,建立危机预警机制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构建政府危机管理体系,以真正提高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为避免公共危机的发生,降低公共危机爆发后给社会公众造成的影响,公共危机预警机制已成为我国政府进行公共危机管理的重要研究内容。本文阐述了我国目前政府公共危机预警机制的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政府公共危机预警机制的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4.
当今社会发展,评价一个政府的善治和管理能力,不仅要看它在社会生活正常情况下的表现,更要看它在出现灾难和危机时候的表现,即政府的危机管理水平的高低。由于危机事件具有突发性、破坏性等特点,从而增加了对其管理的难度。在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与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完善政府危机管理体系,健全危机预警机制,提升危机应对能力,已成为我国政府管理工作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以极快的传播速度由武汉蔓延至全国各地,对我国的经济社会等各方面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虽然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这次疫情在全国范围内的传播揭露出地方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缺乏公共危机意识、公共危机管理预警机制不健全、公共危机管理制度不完善等。对此,应该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以提高地方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前,应对公共危机,减少公共危机风险俨然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话题。企业作为社会主体的重要一元,其参与公共危机治理能力水平,是我国公共危机治理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本文认为企业参与公共危机治理中由于观念转变不及时、法律法规不完善、治理机制尚未形成、组织建设尚不规范等原因导致企业参与公共危机治理意愿有待加强、治理协调度需提升、治理反应滞后等问题。通过转变企业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思想观念、构建企业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法律保障体系、增强企业公共危机治理中的预警能力、提升企业公共危机治理水平、完善企业公共危机治理反馈制度来提高企业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王梦婷 《企业技术开发》2005,24(9):55-56,96
文章指出传统的公共危机管理是以政府为主体,而目前的危机管理则要寻求一种整合模式,构建一个危机管理的多边合作体系,同时政府要注意处理好多边合作中较易产生的问题,切实提升危机管理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转型速度的加快,我国社会生活中的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各类危机事件不断发生,要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就必须加强政府危机管理。然而,当前我国政府的危机管理还存在许多困境,与和谐社会要求的政府危机管理能力有一定差距。因此,迫切需要提升政府危机管理能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随经济全球化、 社会复杂化,公共危机已经由偶发转变成了常态化的频发,当前我国公共危机管理,对政府所属部门的力量太过依赖,忽略了企业可以发挥的作用.文章对我国政府与企业参与公共危机管理进行阐述与分析,立足我国国情,对如何充分构建我国政府与企业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合作机制提出一些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0.
周冬 《企业技术开发》2014,(14):126-127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以网络为载体的新媒体在公共危机传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与之对应的由网络传播引发的群体事件也呈现上升态势。网络尤其是移动互联凭借其简洁快速多元的传播特点对社会舆论的引导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继续依靠传统的社会管理思维和公共沟通方式来进行危机管理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更新危机传播管理理念,有效应对网络群体事件,提升舆论引导能力成为当前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的重要课题,同时也是衡量各级政府及传统媒体应对公共危机能力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1.
罗惠娜 《价值工程》2011,30(32):312-313
处于经济转型期的中国,近年来频频发生重大公共危机事件,其实质是缺乏有效的质量管理。运用质量标准加强应对危机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是加强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有效途径,包括运用制度化强化危机意识,完善公共危机管理机制,加强官员问责制度,健全危机管理法律规制体制,完善信息沟通机制,建立公民参与危机管理机制等方式。  相似文献   

12.
建立财务预警系统,及时发现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向经营者预先发出警报,有效防范与化解财务危机,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文章就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的功能、模型的构建及对策建议进行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3.
企业管理者防范危机的措施主要有建立危机预警系统、制定危机管理预案、强化员工危机培训;企业危机公关的策略包括直面危机、快速反应、透明公开、媒体支持等。  相似文献   

14.
财务预警是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发现潜在的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的有效途径。进行财务预警分析,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当前,众多危机事件已严重影响我国旅游业的稳定发展,也给旅游企业的经营造成巨大冲击。旅游上市公司只有找到精确合适的财务预警指标才能迅速捕捉因各类危机引发的财务风险,有效规避企业财务危机。  相似文献   

15.
田雪峰  赵文保 《价值工程》2010,29(26):55-57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政府贪污腐败问题也日益突出。公共部门贪污腐败问题的日益严重,与我国公共财务管理不善有着直接关系。改善我国公共财务管理的最重要的措施就是加快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现在实行的政府会计体系在会计准则和具体核算等多方面出现了很严重的与现实脱节的状况,存在着大量棘手的问题。我国的公共财务管理与政府会计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以公共财务管理学和政府会计学为基本理论,进行了公共财务与政府会计的理论分析,接着详尽地指出我国公共财务与政府会计的问题,最后从宏观与微观两方面提出了改进公共财务与政府会计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浅谈经济危机下中小企业的内部风险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金融危机仍在蔓延,并且已经导致了国内大批中小企业的倒闭,中小企业只有加快建立内部风险控制机制,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抗击金融危机冲击的能力,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企业风险的形成主要有外部环境和内部风险因素构成。内部风险控制系统主要包括:市场风险控制,投资风险控制,存货风险控制,融资风险控制,资金回收风险控制和技术风险控制。这些系统的建立对中小企业尤其重要。市场风险控制包括市场营运能力,生产控制能力,技术创新能力。投资风险控制主要是指选好项目,做好评估和储备财力。不良存货风险预控,存货价格风险预控,存货规模风险预控则是构成存货风险控制的主要部分。融资风险控制包括完善自身治理能力,增强银行融资能力;创造条件争取从社会募资;处理好中长期贷款的结构;多利用商业信用和折扣等。资金回收风险控制主要关注客户档案的建立管理和信用的管理。技术风险的控制主要通过一是参与科技保险或项目保险,二是在技术创新项目中吸收技术风险投资,使技术风险的损失得到合理分摊。中小企业只有通过不断完善对自己内部风险的管理控制,全面提升风险应对能力,就能呈现出更强的活力。  相似文献   

17.
危机管理的研究越来越关注群体层面,加之"新公共管理"运动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使得"公众满意度"成为衡量公共部门绩效的重要价值取向。本文从公众满意度的角度出发,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建构了适用于中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评价的新型满意度测评指标模型GCMSI(政府危机管理满意度指数),旨在找出政府危机管理过程中影响公众满意度的关键因素,探究模型的作用机理,从而从实践层面上对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的改进提供指导性的参考与建议,并从理论层面上填补该领域研究的空白。  相似文献   

18.
刘永良 《价值工程》2012,31(18):284-285
建立法制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改革开放以来提出的重要战略决策,同时又强调要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政府管理效率,完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这是我们党建国以来首次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这对我们国家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自主创新是关系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大局的问题,自主创新能力直接决定国家经济竞争力。政府可以采取多种政策措施促进自主创新,政府采购以其独特的优势在理论上和实践上被证明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政策手段。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对政府采购促进自主创新的机理进行分析,试从理论上说明政府采购是促进自主创新的较好的政策手段,并从公共管理理论、政府干预理论、技术创新理论追溯了政府采购促进自主创新的理论渊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