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开始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本文以阿里巴巴为例,分析阿里巴巴的股权激励计划;并且比较BAT及国外股权激励计划的差异;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尝试性地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提倡自主创新的背景下,股权激励计划越来越受到关注.但是自2005年我国上市公司实施真正意义上的股权激励计划以来,有超过1/3的股权激励计划已停止实施.本文通过对这些停止实施的股权激励计划的原因和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我国上市公司以及试点企业有效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赵文佳 《英才》2015,(3):84-85
已经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其股权激励方案值得其他公司关注和借鉴。去年在国内A股一路向牛的同时,不少上市公司正在通过各种途径实施股权激励。据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研究中心今年1月23日发布的2014年A股市值管理行为年度报告显示,2014年披露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多达154家。员工持股计划吸引了  相似文献   

4.
继股权分置改革以后,我国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实施了股权激励计划,与此同时,也有一部分公司宣告终止股权激励计划.股权激励计划是否有效?上市公司该如何选择具体的股权激励方式?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和综述,归纳出国内外研究的特点和局限性,得知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作为两种主要的股权激励方式,需要我们站在更微观的角度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股权激励政策法规的逐渐发展成熟,我国上市公司宣布实施股权激励的计划也逐渐的完善起来,股权激励在我国走向了一个全新发展时期。本文通过对宣告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进行统计分析,对我国股权激励的现状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6.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自股权分置改革以来,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整体状况,揭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监管层和上市公司在制定股权激励计划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院实施股权激励的目的在于提高公司业绩,截至2012 年底我国已经有307 家公司推出了股权激励计划.对于股权激励的实施效果如何,以往的研究尚存在争议.文章使用我国上市公司2006 年~2012 年的数据,对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采用PSM 方法对初始样本配对.结果表明,从长期分析,实施股权激励有助于提升公司业绩;从短期分析,市场对于推出股权激励计划持积极态度,并且激励的强度越大,市场反应越积极.  相似文献   

8.
宋倩  郭超 《西部财会》2007,(2):55-57
股权激励在国内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企业都实施了股权激励计划。从企业股权激励的现实意义入手,分析股权激励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提高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颁布后的2006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沪深两市公告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为对象,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研究了股权激励与现金股利分配政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对现金股利的支付水平有正向影响。从股权激励计划公告的前一年起,股权激励公司的现金股利支付水平开始明显升高。虽然之后有小幅波动,但相较之前仍有很大幅度的上升。管理层在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股东之前,通过采取高现金股利支付政策,尽可能的降低了行权价格,为将来获得非努力性股权激励收益做好了准备。  相似文献   

10.
以257家中小板制造业上市公司2005—2011年财务数据为样本,检验实行股权激励计划能否减少上市公司过度投资行为以及能否显著地降低经理人代理成本。研究发现,实行股权激励计划的中小板制造业上市公司相对来说更容易出现过度投资行为,其过度投资比例与自由现金流正相关;研究还发现,实行股权激励计划后并没有显著降低中小板上市公司的代理成本。  相似文献   

11.
利用2006年《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实施以来首次宣布股权激励计划上市公司2006~2009年的面板数据,本文研究我国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的终极所有权结构及其对股权激励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我国实施股权激励制度的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终极所有者控制的现象,终极所有者的现金流权与股权激励绩效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其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的分离度与股权激励绩效显著负相关,当终极所有者为国有身份时,公司取得的股权激励绩效更好,验证了国有终极所有者的支持效应。  相似文献   

12.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颁布后,上市公司纷纷推出了自己的股权激励方案。股权激励计划一出炉,引起了来自各方的质疑声。比如,G万科股票激励计划的基本操作模式是,采用预提方式提取激励基金(在公司成本费用中开支)奖励给激励对象,激励对象授权G万科委托信托机构采用  相似文献   

13.
由于限制性股票股权激励计划行权条件、股票来源、解锁期限和激励对象获授股票方式等的不同,导致实务中限制性股票股权激励计划会计计量、记录和披露方法呈现多样化。本文通过对实施限制性股票股权激励计划上市公司披露的财务报告和计划实施方案等信息的研究,探讨了限制性股票股权激励计划的会计核算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朱冬 《价值工程》2015,(4):178-179
股权激励是一种薪酬激励制度,管理层股权激励计划可以使管理层兼具企业管理者和所有者的角色,管理层为了保证企业长期经营和保证股东利益最大化而对企业尽职尽责。针对当前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出现的问题,探讨了其出现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期对管理层的股权激励计划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得到良好运用,发挥提高企业绩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2006年的第一个工作日,中国证监会在其官方网站公布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这则办法为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实施正式铺平了道路,股权激励在政策和相应的市场环境成熟的情况下,开始了破冰之旅。早就希望能够更充分地调动核心员工积极性的各家公司,于是就纷纷把目光投向了股权激励计划。自然地,设计并实施有效的股权激励计划,就成了众多企业的共同课题。  相似文献   

16.
王瑶瑶  章雁 《现代企业》2020,(2):120-121
2005年12月31日,中国证监会颁布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由此,股权激励在我国上市企业管理中拉开序幕。此后证监会对《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进行了多次修订,股权激励作为稳定和激励公司高管及员工的激励机制,在我国上市公司管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2014年6月20日,为规范市场上参差不齐的激励机制,证监会发布了第33号公告《关于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试点的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7.
股权激励计划作为一种重要的公司治理手段在国外已有几十年的历史。股权激励通常被视为解决现代企业“委托——代理”问题的重要途径,能够促使公司的管理层与股东形成利益共同体。在我国,2006年1月中国证监会正式颁布《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允许已经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实行股权激励。几年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实施了股权激励,苏宁、国美便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8.
2006年1月《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后,中捷股份成为首家依据该办法推行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同年9月,国资委和财政部下发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本文探讨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中权益结算股份支付会计在理论与实务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9.
巩娜 《财会月刊》2013,(6):67-70
本文以两家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为例,分析比较了资产负债表日后取消股权激励计划以及股权激励计划自然失效两种情形下的会计处理及其经济后果,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会计准则的漏洞,并结合国外相关规定提出了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20.
自2006年1月1日《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实施以来,沪深两市已有青岛海尔、美的电器、苏泊尔等近50家上市公司提出股权激励方案,其中部分公司已经进入了实施阶段,还有一百多家公司纷纷表示将推出股权激励计划。2008年年初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伊利股份”)发布了2007年年度业绩预亏公告,亏损原因是公司实施了股权激励计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