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口红利泛指在人口转变过程中死亡率和出生率下降所带来的经济影响。但是,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劳动年龄人口增加,并不一定就有所谓人口红利。实现人口红利,一个简单条件就是这些新增劳动力必须能够就业、创造财富,否则,无所谓红利可谈。  相似文献   

2.
农业人口流动成为人口流动大潮的主力军,大规模的农业人口流动无疑会给村级组织带来种种影响,本文从农业人口流动现状出发,分析了农业人口流动的特点及农业人口流动对村级组织建设带来的系列影响,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历经了自由迁移、计划指令、市场流动、双轮驱动4个阶段的人口布局,人口在城乡、区域、圈层分布方面的特征明显。进入新时代,在区域分化、收入差距、城镇化发展、资源配置效率等因素的影响下,人口流动呈现流向多极化、群体多元化、类型多样化的新趋势,同时,保持了乡城流动、农村人口、经济流动的主流态势不变。对此,应顺时应势、综合施策,引导人口优化布局。  相似文献   

4.
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目前面临的重大难题。对于可持续发展来说,面临着人口数量、人口结构和人口素质等问题。所以,深入研究和探讨人口与可持续发展关系,认清人口问题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积极寻求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苏州市地处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全市现有607万户籍人口,400多万外来暂住人口,总人口突破1000万人。户籍人口中:非农业人口310万人,占总人口的51%;农业人口297万人,占49%;非农业人口从2004年起就超过农业人口。苏州市是全国最早实行城乡统筹就业的地区之一。近年来,苏州市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坚持就业为民生之本,  相似文献   

6.
邢华波 《数据》2012,(10):54-55
人口红利、老龄化、丁克族……也许你对这样的名词并不会感到陌生。直面人口难题,认清当前人口发展的形势尤为重要。笔者所从事的人口计生统计工作,其主要内容便是生产、加工人口和计划生育发展的动态数据,为社会提供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公共性的人口信息资源。  相似文献   

7.
《企业世界》2004,(4):10-10
中国人口信息研究中心主任于学军博士近日在接受《中国改革报》采访时认为,未来我国的人口问题将从以总量矛盾为主逐步过渡为总量和结构矛盾并存的局面。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人口转变的战略机遇期,用经济学家的话讲是现在我国正处于“人口机会窗口”的开启期。这个窗口  相似文献   

8.
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推算表明,2005年11月1日,全省劳动适龄人口(指16岁及以上人口)3560万人,占总人口的84.36%。全省就业率(就业人口与16岁及以上人口之比)为62.69%,失业率(失业人口与经济活动人口之比,就业人口与失业人口之和为经济活动人口)为6.94%,劳动力参与率(经济活动人口与16岁及以上人口之比)为67.37%。其中,城镇人口的就业率53.66%,失业率10.89%,劳动力参与率60.22%。  相似文献   

9.
美云 《民营科技》2005,(4):25-25
人口是构成市场的主要因素之一,人口环境对市场营销具有重要影响。一个市场的形成,首先必须有一个相当数量的购买者群体,也就是说,要有一定的人口规模。如预测食品、保健用品、教育用品等产品的市场潜在销售量,都与人口数量有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60岁及其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数10%或65岁及其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率超过7%的社会便是老龄化社会。2001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已占总人口的7.1%,达到9062万,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2006年,上海市60岁以上的年龄人口达到266万,占全市总人口的19%以上,其中,中心城区老年人口约130万,占全市老年人口的50%左右。[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潘东兴 《数据》2010,(3):51-51
随着近年来经济的发展,人员流动趋势在不断增多,如何提高对外出人口的普查将是第六次人口普查的一大难点和重点。从近几年来人口抽样调查体会到的实际感受,笔者就如何做好外出人口的普查提出以下观点和大家一起探讨。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工业化超前,而城市化不足。就城市化水平而言,中国与相似发展程度的国家,如印度(36%)、印尼(36%)马来西亚(43%)等相比,明显偏低;更是大大低于中等发达国家50%的水平。“民工潮”将大批农村人口推向城市,使他们变为“准城市人口”,进而为中国下一步城市化水平的大幅度提高打下足够的人口基础。  相似文献   

13.
《数据》2004,(1):38-38
2003年底,全市共有常住人口(在京居住半年以上人口)1456.4万人,比上年增加33.2万人,增长2.3%,增幅下降0.6个百分点。全市人口出生率为5.1‰,比上年降低1.5个千分点;死亡率为5.2‰,降低0.5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为-0.1‰,降低1个千分点。据公安部门统计,2003年底,全市户籍人口为1148.8万人,比上年增长1.1%。  相似文献   

14.
中国未来50年人口发展预测研究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本文以中国人口发展为研究对象,为获得较为准确的预测结果,先将统计资料进行一阶差分处理,即以年净增人口值建立灰色动态预测模型,对未来50年中国人口进行预测研究。预测结果显示,到2004年底,中国人口将不超过13亿,2010年为13.31亿,2020年为13.60亿,到2050年约为13.9亿,届时年净增人口不足20万,中国人口将基本实现零增长。  相似文献   

15.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有着明显的差异,自由生育的发展中国家,由于人口过快增长拖累了经济发展,从而无法摆脱贫困,无法摆脱“人口困境”。同样,发达国家的人口落入了另一个困境,每个家庭都从理性出发,都从追求家庭效用最大化出发而陷入了“公用品私人自愿供给”的困境。这种人口困境是一种“纳什陷阱”,运用博弈论的分析方法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只有国家实施“相机抉择”的计划生育政策,才能实现社会最优人口规模。  相似文献   

16.
房地产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一直是投资者选择的主要投资对象。但随着全国房地产业的不景气,房地产开发商开始寻找有潜力的城市进行投资。从地理学的角度出发,基于人口规模预测,选择人口增长率预测法,对西部的四大省会城市、直辖市的人口规模进行预测分析。再结合预测出的城市未来还需要的人口居住需求面积与现有的住房总面积进行供求关系的对比分析,最终得出西部四大省会城市、直辖市的房地产潜力评价。  相似文献   

17.
我国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人口红利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人口红利这一现象也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但是,随着人口转变阶段的变化,人口红利趋于减弱,建立在过度依赖人口红利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是不可持续的。本文采用计量模型、统计分析方法,研究我国人口红利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相关性,并提出了延缓人口红利消失时间,保持经济持续、高速、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我国不仅是一个人口大国,同时也是一个老年人口大国。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1.3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0%以上,且每年正以3%的速度递增,到21世纪中叶,全国老龄人口预计将超过4亿,占全国总人口的四分之一。正确认识老龄化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解决好这一问题,将是本世纪前期我国一项十分紧迫、艰巨的任务,也是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至关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19.
《辽宁经济统计》2005,(5):41-41
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结果表明,2004年我国人口化素质继续提高,6岁及以上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超过8年,盲率持续下降,但城乡人口受教育程度仍存在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20.
查中伟 《价值工程》2011,30(15):302-303
结合中国人口环境,分析了长江三峡库区人口现状与发展趋势。以2004年三峡库区人口总数为初始值求解了揭示三峡库区人口发展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由此预测出长江三峡地区未来人口发展状态。根据我国人口政策,探讨了该地区人口发展模式转变,提出了人口控制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