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丽霞 《价值工程》2021,40(28):36-38
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经济以及共享平台的兴盛,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转向自由职业,成为零工劳动者,形成了覆盖互联网、短视频直播平台、音响文娱、餐饮住宿、交通出行等行业的零工经济.零工经济的发展不仅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缓解了就业压力,也便利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是社会进步的标志.然而在零工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劳动者的权益保障和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保障零工劳动者权益、做好零工劳动者的压力管理工作对于保障社会稳定和促进零工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胡丽霞 《价值工程》2021,40(28):36-38
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经济以及共享平台的兴盛,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转向自由职业,成为零工劳动者,形成了覆盖互联网、短视频直播平台、音响文娱、餐饮住宿、交通出行等行业的零工经济.零工经济的发展不仅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缓解了就业压力,也便利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是社会进步的标志.然而在零工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劳动者的权益保障和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保障零工劳动者权益、做好零工劳动者的压力管理工作对于保障社会稳定和促进零工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是维护农民权益、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现实需要;是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提高土地管理和利用水平的客观需要;是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迫切需要。通过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依法确认农民土地权利,才能强化全社会的土地物权意识,有效解决农村集体土地权属纠纷,在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切实维护农民权益。只有加快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依法确认和保障农民的土地物权,进而深化改革,还权赋能,才能最终形成产权清晰、权能明确、权益保障、流转顺畅、分配合理的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为建设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城乡统筹提供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4.
不久前,浙江杭州某服饰公司老板派人殴打侮辱讨薪女工事件引起热议,这是一起典型的恶意欠薪引发的刑事案件.当然这一事件的发生,对该公司社会责任形象的影响也是十分消极的.因此一定意义上讲,保障劳动者工资权益,避免侵害劳动者工资权益风险,不仅是维护企业内部和谐稳定的需要,也是树立企业良好社会责任形象、促进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那么,法律规定劳动者到底享有哪些工资权益,侵害劳动者的工资权益会面临哪些法律后果,通常来讲企业应避免哪些侵害劳动者工资权益的情形发生?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体制的不断变革,法治社会的不断健全,劳动者在试用期中的权益保障得到不断完善,劳动者越来越享受当前社会所带来的福利。但在实际经济生活中,有些企业为了规避责任,逃离法律制裁,寻找法律的"空档口",在用工用人方面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在试用期内存在试用期"陷阱"问题,加上劳动者受知识结构的限制,能够通过法律手段来保障自己权益的劳动者非常少,致使劳动者,只能"任人宰割"。所以,作为法治社会,探讨如何保障试用期中劳动者的合理、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营造公平公正的良好社会环境,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6.
随着各国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对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就业者实行强制退休的措施有了新的发展,自主性选择退休制度存在的价值和意义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它不仅有利于留住老员工的智慧,较好地体现出“退休权”和“工作权”的内涵,消除对就业者的性别与年龄歧视,且有利于保护老年劳动者的基本权益,保障劳动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我国目前的劳动者权益保护依然存在问题,保障监察部门对法律的执行与维护力度不够,执法能力和水平与国家的政策精神相违背,不能适应人民群众的利益呼声。有关劳动者权益的纠纷此起彼伏,仲裁机构人员紧缺,矛盾突出,必须加大对劳动者权益的监察,完善国家法律法规,研究出有利于缓解劳动争议的机制,增强劳动者的维权意识,才能更好的保护劳动者权益。  相似文献   

8.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劳动法律法规,完善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近年来,网约车司机的劳动权益保障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维护网约车司机的劳动权益,不仅有助于网约车司机为乘客提供更好的服务,对于网约车行业长期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来,侵害劳动者权益的事时有发生。尤其是在计划外用工上,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劳动报酬权受到侵害几乎成了一种普遍现象,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关注。一、劳动报酬侵权的表现劳动报酬侵权现象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1、以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比如,  相似文献   

10.
杨晨晓 《企业导报》2012,(6):139-140
平等就业权是保障劳动者的一项基本就业权利,它的实现与否严重影响着劳动者的生存权利,甚至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然而现实生活中劳动者尤其是进城务工人员,难以平等地享有各种就业权利,致使自身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这是由于我国的户籍制度、劳动力市场特点和法律法规的缺失等因素所产生的,因此要改变当今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状况,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一系列措施,改革我国的二元制户籍制度,优化劳动力市场,在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整体素质的培养的同时,还要进一步明确政府责任,充分重视,积极解决,使现阶段的问题能得到妥善的处理,保障好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的进城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1.
曹作宏 《现代企业》2022,(1):121-122
<正>在我国社会经济逐步增长的情况下,许多企业纷纷成立并有序地进行发展,而劳动者和经营者的法律意识也在不断加强,为了企业自身的发展及保障劳动者权益,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必须持续强化其自身的执法水平。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劳动者也更加明确了自己的权益,会利用法律保护自己,但是劳动保障监察局在开展其工作时,还是会面临一些难题,本文就这些难题进行探讨,并且予以实施。  相似文献   

12.
我国经济转型期,劳动力素质提高及权益保护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企业人事劳资管理既是企业管理的基础性管理工作,也是提高劳动力素质与劳动者权益保护的关键。促进企业人事劳资管理在企业中成了一项刻不容缓的艰巨任务。只有正确做好了人事劳资管理工作,每个员工的权益才会得到保障,企业才能稳定的有序的运行。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山西省晋中市以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为目标,坚持民生为本,兼顾企业健康发展和劳动者合法权益,扎实推进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科学发展,促进劳动者权益和企业利益的"双维护",通过更大化地延伸劳动保障监察之力,保障了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4.
一、我国劳动者权益受损现状 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劳动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展,劳动者权益受损现象非常突出。目前,我国各类劳动争议的数量急剧增加.并日趋复杂化.危及到劳动者的人身财产安全乃至社会的稳定。仅2005年,全围各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立案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就有23万余件,涉及劳动者84万多人,呈逐年增长态势。企业职工权益受损的主要表现为:劳动关系难规范.用人单位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未能得到有效落实。特别是个体、私营企业,其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不到40%,即使签订劳动合同的也很不规范;超时劳动成为普遍现象;劳动安全缺乏保障,有的民营企业工作环境恶劣,工伤事故频繁发生;侵犯职工经济权益问题严重,表现为分配不公,  相似文献   

15.
近日,湖北省劳动者权益保障促进会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促进会是由湖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等单位发起,省劳动保障监察总队、省建筑业协会等190家单位和48名个人成为首批会员。促进会的成立旨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使用人单位更好地贯彻落实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引导用人单位建立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协调的用工管理制度,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6.
郜莹 《企业技术开发》2011,30(3):180-180
制定最低工资标准是政府保障劳动者权益的一项举措,目的是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需要,使劳动价值能够得到最低限度的体现。因此,文章就最低工资标准制度的基本含义、影响因素及现实意义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根本保证,而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则是整个社会关系中的重中之重。劳动者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劳动者的劳动权益理应得到有效的维护,但由于种种原因,劳动者的劳动权益常常得不到应有的维护,结果常常演变升级为刑事犯罪案件。  相似文献   

18.
所有者(出资者)、经营者、劳动者、社会管理者(表现为政府的行政行为)、债权人(主要是金融机构)是国有企业经济活动五个基本主体 ,其中后四者的权益都带有刚性或强制性 ,唯有所有者权益没有任何保障 ,当“四马分肥”不够而形成亏损时 ,都由所有者权益弥补 ,造成所有者权益日渐弱化的局面 ,使得经营性国有资产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保值增值。收益权是所有者权能的基本权能。改革后的国有企业产权关系 ,主要表现为出资者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关系。出资者所有权关系表现为对企业的重大投资决策权、经营者选择权和国有资本收益权 ,重大投资决…  相似文献   

19.
鞠雪芹 《活力》2014,(12):36-36
我国现行《劳动法》、《劳动合同法》虽然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但也不能否认,我国现仍有一部分劳动者的权益在法律上正长期处于被遗忘、被忽视状态——他们是处于《劳动法》调整范围之外的劳动者,比如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如果他们与所在单位发生争议,只能通过向上级主管部门反映、申诉等途径解决,而不能得到司法救济。显然,这种状况并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20.
付曦 《企业导报》2011,(9):18-19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养儿防老"的社会保障模式,成为现代人因为年老而失去收入时生活的重要保障途径。然而,现实中的劳动者社会养老保险存在转移接续难等问题,损害了劳动者的社会保障权益,影响了社会经济和养老保险制度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