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商业地产是指用于各种零售、餐饮、娱乐、健身服务、休闲等经营用途的商业类房地产,主要包括购物中心、专业市场、物流仓储中心、直销店、娱乐类商业地产、商务写字楼、住宅的底层商铺等。商业地产转让作为商业地产交易的主要形式,是指通过销售或其他合法方式将其房地产转移给他人的行为。商业地产转让与住宅地产转让的显著区别在于,住宅地产的转让对象一般是个人,而商业地产的转让对象一般是企业。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商业地产开发己成为房地产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商业地产转让的纳税筹划,对做好房地产开发企业商业地产经营管理,提高商业地产运营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商业地产发展模式述评与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军 《上海房地》2011,(3):19-21
我国商业地产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并出现了一批以万达为代表的行业领军企业。商业地产的开发和经营远较住宅复杂,对于企业的开发实力、资金、品牌、人力及经验积累等方面的要求更高。商业地产的利润一般高于住宅,持有的收租型物业还能形成长期稳定的现金流收益,能享有物业未来的增值收益,商业地产受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影响一般也较住宅为小。受市场竞争、政策调控、企业战略等因素的作用,国内已有越来越多的房地产企业转向兼营商业地产或以商业地产为主。分析商业地产行业领先企业的发展模式及成功经验,对于国内众多中小商业地产企业的发展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3.
上半年房地产市场出人意外地持续回暖。然而,占房地产固定投资1/3、房地产销售面积近10%的商业地产却在上半年表现差强人意,与住宅类产品相比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从微观上来看,部分同区域的办公楼与住宅甚至出现了价格倒挂的非正常现象。商业地产未能顺势回升,更说明了商业地产与住宅类产品在几个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上海房地》2008,(9):35-35
进入21世纪以来,每次国家调控房地产市场,商业地产总是成为房产开发商的投资避风港。但商业地产是一个具有地产、商业和投资三重特性的综合性行业,这三重特性使它既区别于单纯的投资和商业,又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房地产行业。为了让房地产行业熟悉住宅类产品开发的从业人员顺利地完成向商业地产开发的转型。上海交大推出了商业地产培训项目。  相似文献   

5.
《东南置业》2013,(12):27-27
上海红星美凯龙房地产有限公司系红星集团的全资企业,1986年创立,是建立在红星集团的战略支撑下,依托房地产市场发展规律下应运而生的璀璨地产之星。红星地产依据房地产市场发展规律,建立以自持商业+可售商业+住宅开发(BSH)和以独立开发住宅(BS)相结合的二元开发模式,形成以房地产开发为核心,以公寓住宅、产权酒店、高层商务楼、商业地产等城市综合体相关行业为配套的专业房地产集团公司。截至目前,集团已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90多个城市开办了124家商场,连续5年跻身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前50位。  相似文献   

6.
回顾房地产近20年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房地产开发企业一直以来是以开发住宅为主,只有到了2002~2003年,商业地产出现了跳跃式的增长。北京、天津、深圳几大城市的商业物业开工面积指数都在2002年达到历史最高峰,2004~2005年则形成了供应放量的高峰,之后将快速回落。短期的商业地产热,暴露出许多问题,以开发住宅的方式运作开发商业地产,开发企业融资难,成为业内议论最多的话题。  相似文献   

7.
李琳 《北京房地产》2006,(6):106-107
对众多房地产开发商而言,商业地产既是天堂,也是炼狱。自住宅开发步入调控期以来,商业地产正成为开发商们迫切寻求突破的新领域。而在美国最大的商业地产开发商西蒙身上,我们或许可以发现众多可资借鉴的商业地产开发及运营的规律。  相似文献   

8.
在北京的潘石屹最近公开宣布:未来几年将不做住宅产品,专心商业地产。潘石屹认为,目前商业地产的开发成本只比住宅高60%-80%,回报却是住宅的两三倍,租金上升态势也较明显。因此商业地产市场前景看好。这显然不是个别现象。总括来说,2005年的楼市有点冷,尤其是下半年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愈收愈紧后,而商业地产在2005年被激活了,越来越多的资金从住宅用房转移到商业房地产领域,商业地产全国飘红。  相似文献   

9.
正商业地产是在传统房地产(住宅为代表)蓬勃发展后的新一轮房地产增长热点。然而,众多半路出家的投资者和开发商,其实对商业地产认知有限,以为商业地产不过是在项目里加入所谓的商业概念罢了——这就大错特错了。商业地产本质是提供商业机会究其缘由,最直接的就是投资者和发展商把商业地产等同于传统房地产来对待和处理,而没有根据商业地产的实际采取独特的处理和运作手法。简单说,传统住宅房地产归根结底就  相似文献   

10.
当前,许多房地产开发商纷纷转型或涉足商业地产,由于商业地产是商业和地产紧密结合的产物,其复杂程度远远高于住宅地产。因此,项目开发的风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深入整理分析商业地产只售不租、租售结合、只租不售、地产金融四种开发模式,认为商业地产开发商应结合自身情况灵活选用四种不同开发模式;进一步阐释商业地产开发项目精准定位的内涵。并尝试运用零售饱和指数理论解决商业地产开发项目体量确定等问题。最后利用2012年我国35个大中城市商业地产相关数据,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聚合商业地产市场规模因子、城市宏观经济因子、市场吸纳因子、市场增长因子这四个因子,并计算出35个大中城市商业地产开发潜力得分,在此基础上,建议开发商开发时注意各城市之间商业地产开发环境与开发潜力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准确的项目定位是商业地产成功开发的关键。本文通过对商业地产项目定位内容以及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结合文献资料,从项目定位的可实施性、项目定位的全面性、项目定位的独特性、项目定位的社会效益等方面构建了商业地产项目定位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建立的指标体系进行检验,验证了该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龚兴华  王乾坤 《价值工程》2012,31(31):153-155
以房地产的价值评估体系为基础,针对商业地产前期开发提出基于实物期权的价值评估方法,通过构建模型提出有效的价值评估指标,并阐述了指标如何操作,以及指标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4.
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取消福利分房后,住房的市场化制度得以完善,我国房地产业迅速跃入了商品住宅时代,并在有利的政治、经济环境下得以迅速发展。但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期,且市场本身发展时间较短,市场体系很不健全,配套的法律、制度、机制有待完善,科学规范的宏观调控体系尚未形成,加之房地产产品的不可移动性、产品差异性等市场要素特有属性,房地产市场在供求总量、供求结构、区域化等方面呈现出非均衡发展状态。可以通过探索我国房地产市场的非均衡现象,以求针对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问题,为宏观调控政策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AHP与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商业房地产项目融资风险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旭 《基建优化》2005,26(6):69-71
项目融资作为一种重要的国际金融工具,应用与商业房地产领域,是一种全新的探索。本文采用AHP与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商业房地产项目融资风险进行评价,建立了商业房地产项目融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确定各因素相对于目标层的权重,从而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对风险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6.
王艺瑶 《价值工程》2011,30(17):76-76
地铁周边地产开发商业建筑不仅是建筑师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载体,更是满足商业地产项目需求之手段。本文从我国轨道交通发展的现状出发,借鉴香港地铁地产开发与建筑设计模式的经验,分析地铁建设发展中所遇到的和未来可能遇到的区域性的各种因素,为我国地铁未来的发展提供理论性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房地产项目投资是指将一定的资金投入到房地产项目投资活动中,以期将来获得更大收益的行为。由于房地产投资规模大、周期长,受经济、环境的诸多因素制约,本文构建了房地产项目投资决策指标集,在此基础上构建房地产投资指标评价体系,并运用熵权系数法建立指标体系权重模型,利用TOPSIS方法对房地产投资决策方案进行综合评价,以达到客观、准确评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李娟 《价值工程》2012,31(34):165-166
随着房地产业的迅速发展,房地产全程营销策划也随之快速发展起来,被越来越多的策划人所认同,本文首先介绍了商业房地产营销策划理论模式的发展历程,然后运用"全程为提高楼盘的顾客让渡价值服务"的策划思路,阐述了商业房地产全程营销增值策划模式(以下简称增值策划模式)的理论核心与增值途径,并提出了应用模式的注意事项,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实战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朱萤  刘云 《价值工程》2012,31(23):165-167
文章在阐述昆明近郊旅游与旅游地产相互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建立了近郊旅游业系统———旅游地产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指标体系,并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及计算方法,以星河温泉小镇为例,对其近期旅游业及旅游地产的耦合协调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星河温泉小镇的旅游业及旅游地产处于高度耦合中级协调阶段,其旅游业及旅游地产都具备广阔的发展空间,且旅游业相对于旅游地产发展较为落后,文章藉此提出了星河温泉小镇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房地产的快速发展过程中,房地产行业的风险问题日益突出。用科学的方法反映房地产价格的变化,从而提供给市场主体正确的引导信息已变得十分迫切。本文在分析了发达国家关于住房指数理论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目前住房指数的现状及其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住房价格指数方案,作为对于现有上海住房指数系统的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