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集聚经济与劳动生产率:基于中国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基于中国2003~2006年的城市面板数据,通过就业密度、城市相对多样化水平和相对专业化水平等集聚经济因素对城市非农劳动生产率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通过工具变量法解决了关键解释变量的内生性问题,从而得到更加可靠的研究结果.研究发现,在控制住其他影响因素后,一个城市的就业密度和相对专业化水平对其非农劳动生产率存在着显著的正向影响.本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区域城市体系演化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我国区域城市体系发展现状,对该体系的演化过程进行了实证分析,考察了我国城市体系的区域分布特征、区域城市体系的分布密度以及规模结构.研究结论显示,东部省份城市的数量和空间分布密度要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说明东部地区城市体系的发育程度处于领先地位;同时,分析结果也表明,各地区城市体系的规模结构演化趋势较为一致,都经历了一个先分散、后集中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基于湖南省13个地级市1995-2007年的面板数据,利用Arcgis空间分析、变差系数及泰尔指数等方法分析了城市土地经济密度的时空分异特征,并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对内在影响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表明:(1)湖南省城市土地经济密度总体上呈现不断上升趋势,但城市之间差异明显,空间格局上呈现出一定的集聚效应和峰值效应;(2)1995-2007年,湖南省城市土地经济密度总体区域差异呈现出持续非匀速缩小趋势,城市之间土地经济密度的相对发展速度差异明显;(3)从业人口、城市化水平、二三产业结构、交通区住对城市土地经济密度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其与城市土地经济密度的弹性系数分别为0.2582、0.8781、-0.5973和0.1583.研究结论:城市发展应杜绝"以土地换增长"的模式,合理配置土地资源,统筹土地利用与城市人口、产业、科技、交通等要素之间的关系,从增加城市就业、提高城市化水平、调整二三产业结构、改善城市交通等方面提高城市土地经济水平,形成一种土地利用与各要素良性互动的城市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4.
城市中央商务区(CBD)发展的国际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先界定CBD及其对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然后比较国内外CBD发展.通过比较,国际都市如纽约、新加坡、伦敦等的CBD城市密度高、土地利用效率高、基本没有城市绿地.相反,中国许多城市的新建和已经建成的CBD密度低、城市绿地比重大.同国际都市CBD发展模型相比,也正是由于中国城市的CBD绿地的比重大,使CBD内的摩天大楼高度可以相比,但是土地开发密度和强度都显著偏低.中国城市CBD的另外一个特征是就业密度低,从而降低了城市经济的集聚效益.  相似文献   

5.
城市广场规划控制指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城市广场规划控制指标体系 ,以期通过密度控制、用地控制、设施控制 ,使城市广场的规划设计、审批和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2000年深圳市密度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至2006年的全市密度总体演变趋势和结构(特区内外和用地类型)演变趋势.并进一步分析了在空间资源极度短缺的深圳市.城市密度政策受到多重价值取向的叠加影响,其表现出的实际结果往往更具政策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本文归纳形成了城市电网电力负荷预测工作的基本步骤及流程,对电力负荷预测方法进行了详细研究。针对空间负荷预测中的负荷分布计算,建立了负荷小区密度法为主、专家预测法校核与修正的负荷预测模式,提高了预测的准确性。本文采用天津某地区实际的配电网规划项目作为算例,利用负荷小区密度法进行了该地区的负荷预测。预测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反映预测期的实际情况和用电水平,有效提高了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8.
赵旭 《民营科技》2009,(2):180-180
通过分析容积率、建筑密度和绿地率,说明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环境容量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专利强度表征创新产出,首次在中国地级市的空间尺度上使用知识生产函数及空间计量方法,研究就业密度对创新产出的影响程度及空间分布。研究表明,就业密度与创新产出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就业密度越大,创新产出越多;适于创新的最佳城市规模为50万~90万人;产业的集中或分散对创新产出没有显著影响。中国创新产出存在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区域创新的溢出存在邻近地级市误差冲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GB/T5009.2—2003中对于相对密度的修订不够准确,如相对密度引用比重的定义,但定义不够准确;密度与相对密度的表示方式说明得不够清楚;三种测定方法不够协调统一。本文将这些问题提出来分析并加以研究探讨解决方法,供标准修订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