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如何界定劳动关系与劳动合同的关系 《劳动法》第十六条明确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也就是说,劳动关系与劳动合同同时发生,没有劳动合同就没有劳动关系,劳动关系的建立以劳动合同为标志。这一界定,为近些年来一些用人单位规避订立劳动合同,以达到规避劳动法上规定的责任和义务提供了前提。  相似文献   

2.
一、如何界定劳动关系与劳动合同的关系 <劳动法>第十六条明确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也就是说,劳动关系与劳动合同同时发生,没有劳动合同就没有劳动关系,劳动关系的建立以劳动合同为标志.这一界定,为近些年来一些用人单位规避订立劳动合同,以达到规避劳动法上规定的责任和义务提供了前提.一些用人单位表示,既然劳动关系的建立以订立劳动合同为标志,那么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就没有劳动关系,也就不需要承担劳动法上规定的责任和义务,导致近些年来劳动合同签订率很不理想.  相似文献   

3.
<正>《劳动法》第十条明确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定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也就是说,劳动关系和劳动合同同时发生,没有劳动合同就没有劳动关系,劳动关系的建立以劳动合同为标志。这一界定,为有些单位规避订立劳动合同,以达到规避劳动法上  相似文献   

4.
《劳动合同法》第10条是关于建立劳动关系、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规定,这些规定与《劳动法》第16条的规定相比较,强调了书面劳动合同的法律地位,明确了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法定义务,使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更具有可操作性。一、书面劳动合同是全日制用工的唯一合法形式劳动合同是确认劳动关系建立、明确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权利义务的协议,  相似文献   

5.
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重要性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签订,因为它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6.
目前,劳动合同在劳动保障管理领域的重要作用已经显现出来,但不容忽视的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对劳动合同的重视程度远不及经济合同,这是劳动保障工作应当关注的一个问题。《劳动法》的实施,使劳动合同有了明确的“法律定位”,在劳动关系的确立、变更、终止、解除等环节有了比较明确的表述和规定,各省、市陆续制定了有关劳动合同方面的规定,为劳动关系的协调和劳动合同意识的强化奠定了基础。笔者认为,劳动合同管理还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对劳动合同意识的形成过程进行“全程监督”,以进一步强化劳动合同意识。  相似文献   

7.
《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相互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自1995年实施《劳动法》、推行劳动合同制以来,劳动合同为劳动制度改革、稳定劳动关系,使劳动关系走向法制化轨道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笔者在调查中发现,  相似文献   

8.
我国《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都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这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法定义务,任何一方都不得违反。之所以作出如此规定,主要有以下几个理由:一是证明作用。书面劳动合同将劳动关系双方的权利义务作了如实记录,如果双方就劳动合同发生纠纷,便于劳动仲裁机构和人民法院分清是非、明确责任,公正、及时地处理纠纷,也有利于执法部门对劳动合同的订立和履行进行监督。二是调整作用。在我国法律体系尚不健全的情况下,劳动合同在劳动权利和义务体系中起着非  相似文献   

9.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签订劳动合同。组织调动是通过行政工作程序实现职工的工作变更。组织调动分为:一是用人单位的内部调动,这属于劳动合同变更性质二是单位之间的调动,这属于劳动关系变更性质。本文结合案例分析就处理组织调动与劳动合同的关系,提出自己的看法。案例一:女青年曹某,1999年4月与某宾馆签订了为期2年的劳动合同从事商品部售货员工作,劳动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新时代》2010,(7):102-103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依据《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而建立的劳动关系的书面法律凭证。劳动合同也是稳定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强化劳动管理、劳动者保障自身权益、处理劳动争议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笔者结合齐鲁石化公司国企改革重组改制的实际,围绕减员增效,规范劳动合同管理,搞好重组改制谈点探索性意见。一、规范劳动合同管理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搞好国企改革的保障(一)劳动合同的签订是劳动关系确立的体现和标志,也是我们依法进行劳动用工管理的依据。企业与职工的合法权益,要通过劳动合同的具体条款来保障,劳动合同是依法进行劳动用工管理的根本依据。(二)劳动用工主体的变化和职工队伍成份的复杂,要求用工单位必须规范劳动合同管理。从用工主体方来看,中石化集团公司整体重组改制后,企业劳动组织和劳动工资管理体制构架发生了深刻变化。集团公司重组后分为上市部分和非上市部分,齐鲁石化公司分为子公司、分公司、非上市公司三部分。按照  相似文献   

12.
正评析劳动合同的成立需经过要约、承诺、签约三个步骤。录用通知书只是公司希望与胡先生建立劳动关系的要约,胡先生对此可以接受或要求修改相关内容,甚至可以拒绝接受。接受则意味着承诺,双方应据此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正因为本案所缺少的恰恰是最后一步,决定了只能说双方具有签订劳动合同的意向和过程,不能表明产生了签订劳动合同的结果。《劳动合同法》第十条明确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  相似文献   

13.
一、可以制订农民工简易合同文本 《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现实中常常发生农民工不愿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劳动合同文本太复杂,十几二十页的劳动合同文本,农民工说“一看就烦”,更谈不上理解和掌握,所以干脆不跟企业签订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14.
劳动合同又称劳动契约或劳动协议,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为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关系,依法经协商而达成的书面协议。所谓劳动合同终止指劳动合同约定的期限届满或者双方当事人约定的终止条件成就,或者劳动合同一方的主体资格消灭,无法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依法订立劳动合同及其产生的劳动法律关系归于消灭。《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23条规定:“劳动合同期满或者当事人约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条件出现,劳动合同即行终止。”  相似文献   

15.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建立劳动关系,应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最近,通过调研发现,"劳动者不愿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现象时有发生,使新建立的劳动关系处于不稳定状态,埋下了劳动纠纷的隐患。  相似文献   

16.
来言去语     
解除劳动合同与终止劳动合同意义不同编辑同志:我们在处理劳动争议案件时,经常会碰到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关于劳动合同“解除”与“终止”的纷争。请问这两者有何区别?李学松李学松同志:解除劳动合同与终止劳动合同的主要区别如下:一、法律概念不同(一)劳动合同的解除是指劳动合同订立后,尚未全部履行以前,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劳动合同一方或双方当事人提前解除劳动关系的法律行为。(二)劳动合同的终止是指劳动合同的双方当事人按照合同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已经完全履行,劳动合同关系自然失效,且任何一方当事人均未提出继续保持劳动关系的法律行为。二、形成的法律依据不同  相似文献   

17.
2000年11月30日,汕头市召开理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劳动关系工作会议,对全省理顺劳动关系政策和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实施意见,进行全面部署。该实施意见共11条,明确规定下岗职工是指离开工作岗位但仍与原企业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从去年起.国有企业的职工下岗不再安排进中心,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原已进中心且协议期满的。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劳动合同期满(含期满后没有及时终止)的,依法终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尚未到期的,依法解除劳动合同;没有订立劳动合同的,按解除劳动合同理顺。依法终止和解除劳动合同,应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已于今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与《劳动法》相比,《劳动合同法》在立法宗旨、制度设计等方面有许多变化,特别是对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试用期、违约金、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经济补偿金等劳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已于今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与《劳动法》相比,《劳动合同法》在立法宗旨、制度设计等方面有许多变化,特别是对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试用期、违约金、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经济补偿金等劳  相似文献   

20.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社会主义劳动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劳资矛盾显得日益突出,劳资纠纷也逐年增多,因此,大力实施劳动合同鉴证,加强用人单位用工管理,维护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是当前劳动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务之急。实践证明,在当前企业和用人单位劳动合同意识和法制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