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以1994-2003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系统考察了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对地方政府资源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与能否获得补贴的可能性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地方政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识别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并因此改变资源配置的方向。在将上市公司按照补贴前净资产收益率分为五个区间后,发现在不同区间,盈余管理在对地方政府资源配置的影响不同:在一般和绩优区间,盈余管理指标显著为负,但在其他区间,盈余管理的影响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我国2010年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截面修正Jones模型,从盈余管理程度、正向盈余管理与负向盈余管理三个角度系统研究了终极控制权、股权制衡度、终极控股股东性质与盈余管理的影响关系。研究发现,终极控制人控制权比例越高,盈余管理幅度越大;股权制衡度越高,正向盈余管理幅度越小;国有上市公司由于受到政府的"照顾",正向盈余管理动机显著小于非国有上市公司,负向盈余管理两者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3.
基于审计署对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审计的案例,实证检验政府审计对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研究发现,与审计前相比,接受政府审计后的公司盈余管理程度降低;与未接受政府审计的央企上市公司相比,接受审计的公司盈余管理程度较轻。这表明政府审计有效抑制了公司盈余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4.
手工搜集了2004年-2008年民营上市公司的关键高管(董事长和总经理)的政府官员类政治联系和参政议政的相关经验数据,实证研究了政府官员类政治联系和参政议政对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官员类政治联系和参政议政对民营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具有"不对称性":民营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与关键高管的政府官员类政治联系边际显著负相关,而民营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与关键高管的参政议政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盈余管理现象,本文选择大股东控制程度与盈余管理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进而了解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产生的深层次原因。以我国A股市场2002-2006年的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分别从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和独立董事制衡度三个方面衡量大股东控制程度。研究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大,盈余管理程度越高;股权制衡度越大,盈余管理程度越小;没有发现独立董事的制衡与盈余管理之间在统计意义上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秦学斌 《财会通讯》2009,(4):26-28,32
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盈余管理现象,本文选择大股东控制程度与盈余管理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进而了解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产生的深层次原因。以我国A股市场2002—2006年的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分别从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和独立董事制衡度三个方面衡量大股东控制程度。研究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大,盈余管理程度越高;股权制衡度越大,盈余管理程度越小;没有发现独立董事的制衡与盈余管理之间在统计意义上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陈丽蓉  周曙光 《财会通讯》2010,(10):42-44,47
本文以2008年度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内部控制效率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盈余管理(|DA)|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程度显著负相关;与内控部门是否定期提交监督报告和内部控制缺陷显著正相关。由此表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效率的高低是影响盈余管理程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以2007—2012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投资机会集、内部控制以及两者交互作用对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投资机会集的增加,上市公司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动机将显著减弱;加入内部控制治理机制之后,随着投资机会集的增加,高质量的内部控制使得上市公司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动机更弱;在进一步加入市场化进程和产权属性之后,投资机会集与内部控制的交互作用对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动机的影响只在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显著,并且这一效应只在国有上市公司中显著存在。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2007年至2011年我国上市公司的数据,对上市公司风险承受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盈余波动性越强,其盈余管理程度越高,盈余波动性与盈余管理正相关;上市公司资产专用性越强,其盈余管理程度越低,资产专用性与盈余管理负相关。盈余波动性和资产专用性是衡量风险承受水平的指标。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风险承受水平与盈余管理程度正相关,即当上市公司风险承受水平越高时,其盈余管理程度越强。  相似文献   

10.
审计定价的高低与审计成本及审计风险有关。企业内部控制水平和盈余管理程度的不同会影响审计过程中人力、物力投入的多少以及审计风险的大小,从而影响审计定价。通过研究2014年深沪两市2300家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考察内部控制、盈余管理与审计定价之间的关系发现:内部控制程度与审计定价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盈余管理程度对审计定价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不同的内部控制水平下,盈余管理程度对审计定价的正向影响具有不同的显著性,内部控制水平越低的企业,盈余管理程度与审计定价之间的正相关关系的显著性越强。  相似文献   

11.
吴腊 《财会通讯》2014,(11):7-10
本文以我国2003年-2010年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为样本,从操控性应计利润的角度对比新准则实施前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并考察公允价值计量对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研究发现:新准则实施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显著提高,同时,公允价值计量下,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和资产减值很有可能已成为管理者进行盈余管理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12.
与以往单纯从内部控制这一规则治理机制出发研究盈余管理的文献不同,引入关系型交易这一关系治理机制,探讨两种不同的治理机制及其交互作用对上市公司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检验结果表明,随着供应商/客户关系交易比例的增加,上市公司进行正向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的程度越严重;进一步研究发现,高质量内部控制有助于抑制供应商关系型交易诱发的正向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但是对客户关系型交易诱发的应计/真实盈余管理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正逐步完善,但公司内部控制是否对盈余管理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目前尚缺乏必要的实证证据。文章以"迪博·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作为内部控制质量的度量标准,以我国2009年至2011年深市沪市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内部控制对应计盈余和真实盈余的影响,并进一步分为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可以有效抑制上市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的抑制效应在非国有企业中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4.
刘莎  田莹莹 《财会通讯》2021,(18):89-93
文章以2009—2018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并对其影响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第一,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提高会使企业倾向于向下盈余管理,同时显著降低企业盈余管理程度,提高盈利质量和财务报告质量;第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主要通过政府补贴带来的政府监督机制与社会监督机制影响企业盈余管理.一方面,在政府监督机制作用下,企业为了顺利获取政府补贴,将提高盈利质量和财务报告质量,另一方面,政府补贴带来高度的社会关注,将监督企业经营,削弱盈余管理动机.  相似文献   

15.
欧群芳 《企业经济》2012,(8):156-159
自上市公司的审计费用成为要求公布的信息以来,大量的学者开始研究审计收费的影响因素问题,以试图为我国审计收费的合理定价提供理论依据。审计费用的影响因素有很多,本文主要基于盈余管理对审计费用的影响方面进行研究。在控制相关影响审计收费变量的基础上,通过利用统计分析软件对2010年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的程度与审计费用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盈余管理的程度越高,审计收费就越高。  相似文献   

16.
使用我国上市公司2007—2012年数据,就产品市场竞争和竞争地位对经理人盈余管理行为(具体包括应计盈余管理行为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进行研究,发现产品市场竞争和竞争地位对上市公司经理人的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都具有重要影响。具体而言,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上市公司所处行业的集中度越低,产品市场竞争越激烈,其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程度都越高;上市公司在行业内所处的竞争地位(定价力量和市场份额)对其盈余管理的影响则较为复杂,在行业内拥有较强定价力量的上市公司,更倾向于通过应计盈余管理调高利润,而在行业内所占市场份额较高的上市公司,更倾向于通过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来操纵利润。  相似文献   

17.
基于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对风险投资机构参与及其特征对我国上市公司IPO前的盈余管理影响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风险投资机构参与对上市公司IPO前的盈余管理起到了积极的认证和监督作用。在我国,政府性资本占主要地位的风险投资机构更多地发挥了正面认证和监督作用。风险投资机构的声誉和数量对上市公司IPO前的盈余管理发挥了较大作用,风险投资机构的声誉越高、数量越多,上市公司IPO前一年的盈余管理程度越低。风险投资机构总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无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2004-2008年上市公司为对象,通过统计方法对新政府补助准则实施前后上市公司利用政府补助进行盈余管理的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上市公司在遇到上市危机时,就会主动寻求政府会主动伸出支援之手;在新准则颁布前后,上市公司利用政府补助实现摘星、摘帽的现象仍然存在。这说明新准则对于限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遏制地方政府操作上市公司盈余、影响证劵市场法规运行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因此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证监会2006年颁布实施了半强制分红政策,对有再融资需求的上市公司的分红比例做了硬性规定。通过PSM(倾向得分匹配)方法研究半强制分红政策的实施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半强制分红政策的实施导致了再融资上市公司为了达到相应分红比例的监管门槛而进行更多的盈余管理。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在再融资上市公司中,国有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高于非国有企业,其应计盈余管理程度和真实盈余管理程度都较高;而非国有企业盈余管理的程度显著低于国有企业,并且其盈余管理主要是依靠较为隐蔽的真实盈余管理,尤其是依靠真实盈余管理方式中的产品成本来进行操纵。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选取2006年沪深1204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对盈余管理程度和董事会特征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公司董事会规模越大,盈余管理程度越小;独立董事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之间由于我国的某些强制性规定而呈现不确定关系;未领取薪金董事人数比例与盈余管理之间并无明显相关关系;董事会年度会议次数的增多会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盈余管理行为;董事长总经理两职合一时,上市公司更容易也更倾向于盈余管理;独立董事工作地点与公司盈余管理程度不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