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迎来中国"入世"20周年之际,本文基于简要回顾,总结"入世"对于中国推进现代化事业形成的创新驱动,框架式和突出重点地考察概括相关两方面值得重视的进步:一是"入世"对中国税收改革的催化和与之相关联的制度与政策配套——从实施关税改革到统一内外税制,从推进增值税改革到构建支持创新的税收政策体系;二是"入世"对中国税收法治和管理现代化的促进——完善税收立法,提高税收立法级次,增强税法透明度;积极运用信息革命新技术成果,大力发展数字化金税工程等.今后深化直接税改革、优化国际税收协调等重大事项,仍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2.
计量是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的技术基础和管理基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以后,计量工作愈来愈显示出它的重要性.那么,作为一个企业,其计量工作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和"入世"后的形势发展需要呢?本文拟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有关国际标准对计量的要求,以及当前我国企业计量工作与之存在的差距谈淡对"入世"后企业计量工作的浅见.  相似文献   

3.
从现在社会发展关系来讲,法制和经济是密不可分的,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也就是说,如果离开了法制的保护,任何经济活动的实现就必须付出高昂的代价."入世"对中国企业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要求"规则意识".科技的日益进步以及经济全球化,都要求企业执行通行的国际规则,遵守国际规则.要做到遵守国际规则就必须要认识、学习国际规则,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熟练掌握运用的目的.入世可以说是对国内企业的经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法律要求.  相似文献   

4.
《经营者》2002,(7)
<正> 亮点 "老板缺位"仍是障碍在国内企业界最早呼吁"国有企业老板缺位"的青岛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日前在展望入世以后中国国有企业发展趋势时提出,加快产权制度改革是中国入世以后国有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国企应对入世需先治"机制病"。周厚健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确实给中国企业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进入国际市场的环境会发生很大变化,关税壁垒和一些不符合WTO原则的歧视性作法将会明显减少,这为中国企业和产品参与全球竞争,更多地走向国际市场提供了  相似文献   

5.
钟东标 《广东质量》2001,(12):80-80
近年来许多跨国石化公司将投资与销售转向亚太地区.特别是将中国作为重点目标市场,这使我国石化市场竞争更为激烈。加入世贸组织,对石化企业来讲,是挑战与机遇并存。我们只有以过硬的品牌和产品质量参与竞争。才能赢得生存空间。茂名石油化工公司是特大型国有企业,以加工国外原油为主,受国际经济波动影响大,入世的冲击首当其冲。为此,我们应强化质量管理工作,走质量效益型道路,作好“入世”应对准备,增强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2006年11月,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5年过渡期结束,也就意味着保护期正式结束。根据WTO的原则.我国过渡期结束后的改革开放将进一步向全方位、多层面、宽领域的格局推进,加快与全球化经济接轨。下面就“入世”过渡期结束后我国企业质量管理的新概念、新领域及质量管理创新等问题作一分析和探索。  相似文献   

7.
入世这一谈了多年的话题终于变成了现实,但对于如何应对"入世",一方面作为战略考虑在许多企业领导心目中还十分模糊,另一方面,在实战中,许多企业对经营作出了调整,以期将国内与国际经营打通,更好地实现互补整合.  相似文献   

8.
"十·五"以来,由于受到入世后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动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影响,广大冶金企业和全国企业界一样,掀起了企业文化建设热潮.经过五年来的发展,目前冶金行业的企业文化建设,与"九·五"末期相比,已取得很大进步.  相似文献   

9.
基于经济国际化的必然趋势,中国会计准则如何与国际会计准则实现"商业语言"之间的"统一",一直是入世前后中国有关方面努力探索的课题.十年前,中国会计一直致力于主动投入到国际准则的"怀抱",在向国际准则靠拢的路上快速奔跑着,与国际准则"接轨"成为会计学术界与实务界的"口头禅".围绕着这种"接轨",关于会计的国家化与国际化之间谁主沉浮的争论和辨析一直没有停止.  相似文献   

10.
西方的管理学者以浓厚的兴趣一直在研究文化和管理之间的关系,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埃里克·弗兰霍尔兹撰文"企业文化与企业最终利润盈亏".该文讨论了企业文化、诚信与公司利润盈亏的关系,研究了企业文化对财务运作的影响.欧洲学者斯狄芬·拉格罗森撰写的论文题目是"从文化看欧洲质量管理",研究的课题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质量管理工作方法存在哪些差异?为便于研究,作者将重点集中在欧洲,因为欧洲国家文化之间有很大差异.本文对这两篇论文作一综述.我们希望通过介绍、翻译,学习和吸取他们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经验;经过创新和实践,建设现代质量文化,推进中国市场经济,实现中国经济和社会快速、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