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郭颖  董丽英 《财会月刊》2006,(10):54-56
本文对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定位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公司治理不仅应关注股东的利益,而且还应关注社会公众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所有权、风险承担、契约、成本的角度指出民营企业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的依据,并提出了民营企业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的模式。最后指出,民营企业治理不仅要关注股东的利益,还应关注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所有权、风险承担、契约、成本的角度指出民营企业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的依据,并提出了民营企业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的模式。最后指出,民营企业治理不仅要关注股东的利益,还应关注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4.
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理性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多数经济文献认为公司治理的目的主要是指增加股东的利益,在公司治理中有着重要作用的内部审计也是如此。笔者认为公司治理不应该仅关注股东的利益,而应该同时关注全体社会公众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由此提出了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理性定位问题。  相似文献   

5.
传统公司治理理论强调和追求的是股东利益至上,但随着社会本位权利思想的确立,这一观念招致质疑.谋求股东利益不再是公司存在的唯一目的,公司还应该关注和促进其他社会利益,承担相应得社会责任.本文认为,从公司治理结构调整入手促使公司践行其社会责任是可行的.在对国外体现社会责任的公司治理模式的改革实践的进行分析和学习之后,提出了我国应如何基于社会责任理念相应调整公司治理结构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为对象,从公司治理结构安排的角度,探讨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深层次原因,并以此为着眼点,在对危机公司财务表现分析的基础上,引入治理结构变量进行财务危机预警研究。结果表明,将公司治理结构变量引入财务危机预警模型能提高模型的预测能力,在财务危机的不同阶段关注重点应不同,公司治理结构异动对外部利益相关人有着较好的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为对象,从公司治理结构安排的角度,探讨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深层次原因,并以此为着眼点,在对危机公司财务表现分析的基础上,引入治理结构变量进行财务危机预警研究。结果表明,将公司治理结构变量引入财务危机预警模型能提高模型的预测能力,在财务危机的不同阶段关注重点应不同,公司治理结构异动对外部利益相关人有着较好的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8.
公司治理不仅仅是公司董事会、管理层和大股东的事,而且涉及到众多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利益相关者也应参与到公司治理中去.本文就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企业利益相关者财权配置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统的“股东主权”治理关注的是股东利益保护,而公司财务治理主要关注股东和经营者的企业内部财权配置。随着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发展,现代企业的利益相关者都应有平等机会,享有企业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企业的财权配置应不仅是内部财权配置,还应扩展到包括外部利益相关者在内的外部财权配置,以及为保证利益相关者财权配置实现的相机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0.
一、公司治理与日本型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什么是公司治理?在传统的定义中,它被定义为股份制公司的所有者——股东对公司经营者进行行为约束的机制。但是近些年来,从确保经营效率的观点出发,“股份公司不是追求股东的利益最大化,而是应考虑方方面面相关利益体利益”的学说广为流传,相关利益体可以解释为对公司发展有关的利益群体,因此,公司治理又被定义为“公司的相关利益体对经营者进行行为约束的机制”。与以上  相似文献   

11.
利益相关者治理相关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则进一步发展,公司治理理论和实践均得到了拓展,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利益相关者治理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股东利益最大化原则得到了修正和补充.公司利益相关者治理的实践在德日治理模式的国家中早已体现,比如,德国的公司治理结构体现了股东与职工的合作精神,这决定了其目标不仅仅是股东价值原则.  相似文献   

12.
企业的经营活动,受到包括资本提供者在内的全社会的委托,必须在经济社会的协调中最大效率地与各种生产要素结合,不能片面地追求一己利益,而要为整个社会履行社会责任。该文认为:传统的公司治理理论遵循"股东至上"的逻辑,而现代的公司治理中心不仅仅局限于股东,所有利益相关者都应拥有明确的公司控制权和收益权。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是公司长期发展演变的产物,在公司治理机制中引入利益相关者、考虑社会责任是公司治理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3.
对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艳玲 《会计之友》2007,(4S):10-10
公司治理不仅仅是公司董事会、管理层和大股东的事,而且涉及到众多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利益相关者也应参与到公司治理中去。本文就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公司治理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一直被国内外学者关注,从狭义来说,公司治理是指所有者与所有者之间,所有者与经营管理者之间的权利与责任的关系,从广义来说,公司治理是指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制度安排,这些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员工、政府等等。发展至今,公司治理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具体可以归纳为交易成本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这三大理论是公司治理实践的基石。本文偏向于采用利益相关者的理论进行研究。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任何一个公司的发展都离不开各种利益相关者的投入或参与。Freeman在把利益相关者定义为“受企业目标实现过程中所采取的行动影响的组织和个人”。  相似文献   

15.
正一、引言公司治理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一直被国内外学者关注,从狭义来说,公司治理是指所有者与所有者之间,所有者与经营管理者之间的权利与责任的关系,从广义来说,公司治理是指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制度安排,这些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员工、政府等  相似文献   

16.
李翔 《电子财会》2005,(8):24-26
一、问题的提出。公司治理已成为目前理论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当前,公司治理研究较为注重研究具体的公司治理机制,并形成了许多关于公司治理体系应该保护何者利益的争论。具体来说有两种认识,即所有者利益保护说和利益相关者保护说。笔者认为,这种认识上的分歧不仅源于企业组织背景的变化,更是我们研究公司治理视角所带来的必然结果。这是因为,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公司治理结构的不断改进,应正确认识并重视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公司治理内部审计是公司约束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权力安排与利益分配无处不体现着约束机制的要求。因此,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的重要控制措施。完善公司治理,应不断加强内部审计。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上市公司的董事会中引入独立董事,发挥独立董事的制衡和监督作用,对健全董事会功能,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确保董事会考虑所有股东的利益,减少内部人控制和大股东操纵,使中小股东的利益得到有效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引进独立董事制度,不应将其作为引进的目的本身,而应作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一个具体手段或辅助措施,从而引发对完善公司监督机制的关注和尝试。这将会促进我国公司治理结构沿着良性轨道发展,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9.
辛悦 《西部财会》2012,(2):32-35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谋求利润最大化和合理化的同时应承担的维护和增进社会利益的义务。利益相关者理论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提供了理论基础,而公司治理机制是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保护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前提。显然,公司治理机制、企业社会责任与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紧密的内在逻辑和相关性。部分企业在承担和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的缺失,其根源在于不规范的公司治理机制导致企业追求短期经济效益的行为。为此,公司治理与社会责任间的互动关系,并基于公司治理的角度提出了完善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公司治理结构与公司的战略导向密切相关,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增强企业经济活力、提高经济效益的基本手段。在目前公司的治理结构中,普遍存在两种模式:“股东至上”治理模式和多方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模式。其中“共同治理说”认为,公司的目标不能仅仅局限于股东利益最大化,应同时考虑企业其他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员工、客户、公共利益集团、政府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