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配比原则是将某个会计期间或某个会汁对象所取得的收入与为取得该收入所发生的费用、成本相匹配,以正确计算在该会计期间所获得的净损益。配比原则的依据是受益原则,即谁受益,费用归谁负担。受益原则承认得失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2.
黄予川 《企业导报》2013,(10):112-113
2010年新会计准则中对工业企业经营工业生产以外的其他业务所取得的收入,按规定应交的营业税,采用的会计核算方法发生了改变。对会计确认、计量的基本原则——因果配比原则的准确理解和正确运用,是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通过费用的概念、费用成本的关系、费用收入的因果配比关系等基本理论的分析,加深对这一基本原则的认识和把握,能辅助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会计要素确认原则在正确计算当期损益,向企业管理者提供正确的经营管理信息,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有效性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杨晴 《四川会计》2001,(11):12-13
由于会计核算的四大基本前提尤其是持续经营和分期核算前提的存在,使得稳健与配比无疑成为会计核算必须遵循的两条重要的会计原则。稳健性原则(又称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配比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收入与其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从两项原则的目标及制定的出发点来看基本上是一致的,旨在提高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质量,客观真实地反映企业的收益情况。我国的会计准则中不少规则都反映了稳健与配比原则的密切结合,这里就不再一一列举。然而,两者并非总是协调一致…  相似文献   

4.
配比原则是指将收入与对应的费用、成本进行对比,以结出损益。配比原则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因果配比,将收入与对应的成本相配比;二是时间配比,将一定时期的收入与同期的费用相配比。 在实际工作中,配比原则的具体运用还存在一些问题应引起注意: 一、实际业务中,由于财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核算不细,对会计核算制度及会计法规学习理解不够,从而造成费用列帐不够准确。 二、由于目前的管理体制,财会人员不能独立于企业,存在领导授意将费用作为挂帐,导致当期费用不准确,歪曲利润数据,误导会计资料使用者的现象。 二、随着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5.
一、强调的侧重点不同 企业会计的目标是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相关、可靠的信息。为实现此目标,在会计核算中,在采用权责发生制对收入、费用等会计要素确认后,须进一步运用配比原则将一定期问、特定产品或项目、特定部门的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进行配比,以便计算和揭示相应的经营成果。由此可见会计中的配比是以提供相关、可靠信息为主.既强调会计收入与相关成本费用配比,也强调成本费用与相关收入配比(即收入与成本费用之间的双向配比);  相似文献   

6.
财政部于2013年8月16日颁发了《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试行)》,并要求自2014年1月1日起在除金融保险业以外的大中型企业范围内施行。企业进行成本核算时,在会计核算方面需要做到配比原则,将收入和费用正确配比,这是保证产品成本信息质量的必要前提。文章从会计核算的角度研究企业在执行该制度时,怎样正确地配比会计收入和费用、恰当地进行成本核算,以向外界提供真实可靠的产品成本信息。  相似文献   

7.
配比原则要求会计确认收入的同时结转成本及计提税金.本文发现,除酒类产品(不含啤酒、黄酒)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外,其他应税消费品的包装物押金流转税核算均符合配比原则,表现为"会税一致".配比原则要求押金收入与税金不仅在时间上配比,还需在核算科目上配比.流转税中与押金收入"真正"配比的税金是消费税而非增值税.  相似文献   

8.
权责发生制与配比原则之异同江苏淮阴财经学校高允斌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都是对会计对象要素加以确认、计量的基本要求。两个原则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已作明确规定。但在具体运用上既有明显的区别,又有某些联系和共同之处。一、两个原则的共同之处及其联系权责发生...  相似文献   

9.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配比原则,是指同一会计期间的各项收入与其相关联的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合。在实际会计工作中,若把这一原则合理动用到企业筹资和投资决策中是十分有益的。本文对此作些探索。 一、筹资时机与投资计划相配比 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能否准确地把握筹资时机是决定投资计划能否实现或能否取得预期经济效益的关键。这是因为,企业筹资过早,投资计划尚未实施,就要过早的支付筹资费用,加大投资成本。相反,如果筹资过迟,就会影响投资计划的实施,造成投资延期,不能实现预期效益,甚至错过投资时机造成经济损…  相似文献   

10.
李端生 《四川会计》1995,(11):18-19
实行配比原则的探析山西财经学院李端生一配比原则是指一定时期的收入与相关的费用、成本应当相互配合。它既是企业确认收入和费用要素的基本标准,也是准确计算各期损益的保证。如何才能使收入与费用、成本之间的配比关系充分合理?从理论上讲,应当在收入、费用要素的确...  相似文献   

11.
本篇文章首先对配比原则的基本含义进行概述,从收入明确、费用明确两个方面,对配比原则在工程企业会计实务中明确方式进行解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配比原则在工程企业会计实务中的应用对策。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分析当前医院会计在执行收支配比原则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今后医院会计执行收支配比原则提出了具体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一、从收入费用观向资产负债观转移 收入费用观要求准则制定者在准则制定中,首先考虑与某类交易相关的收入费用的直接确认和计量,然后再根据配比原则,将收入和费用按照经济性质联系起来,确定收益,可以得到各种性质的收益明细数据。这些明细数据比一个收益总额更为有用,是收入费用观的最大优点。其缺点是收入和费用都要追溯到原始交易的数据。收入费用观强调收入和费用必须配比,  相似文献   

14.
权责发生制原则是以企业的收益或费用是否已经发生为标准,按照归属期确定本期收益或费用的一种方法。配比原则是以企业根据当期已取得的收入与取得这些收入所发生的费用相配合,通过两者的差额来确定本期利润或亏损数额的一种方法。两者均以持续经营和会计期间为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15.
龚炳洲 《铁道财会》2004,(Z6):40-41
《建造合同》准则是一个特殊的业务准则,它既规定了合同收入的确认和计量,也规定了成本的有关会计处理,可以说,它是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和稳健性原则等多项会计原则综合的结果。在准则的不同情形中,各项原则的作用力是不同的。本文就《建造合同》准则配比方面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利用某国有企业2009年的月度数据,实证检验了收入与费用的配比程度及其对月度盈余质量的影响。经过检验发现,该国有企业12月份的费用异常高,收入与费用的配比程度较差,同时这种较差的配比将提高盈余的波动性,降低盈余的持续性;从这三项指标来看,呼和浩特市要好于内蒙古自治区层面,但低于全国水平。  相似文献   

17.
融资租赁在会计上的处理主要考虑是如何根据配比的原则,将租赁收益合理地分摊于租赁合同中包括的各会计期内,属于收益的递延。配比概念是传统会计理论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经济的发展使收益的地位日趋重要,配比就是为收益计算而服务的,但收入与费用配比的结果,使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项目成为一堆待结转的余额,即被认为是为获取未来期间收入而预付的费用,从而使资产负债表从属于利润表;同时,过分重视利润表(实际上就是配比问题)就会出现递延损益项目,但这一项目的揭示与披露历来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本文拟就上述项目在会…  相似文献   

18.
经济学收益观与全面收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会计学收益观 会计学收益观采用的是“收入费用观”,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实际经济交易的结果是通过会计核算在四大假设的基础上,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和配比原则,运用会计的专业方法确定出来的。其特征为“三位一体”,即遵循历史成本原则、配比原则和谨慎性原则。由于它更具有客观性和可验证性,在受托责任观下,会计学收益观得到了广泛接受。  相似文献   

19.
会计收益与经济收益的计量与审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会计收益与经济收益的概念 (一)会计收益的概念从操作的角度讲,会计收益被定义为本期交易中已经实现的收入和与此相对应的历史成本之间的差额。从该定义中可以看出会计收益的五个特点:一是会计收益是基于企业实际发生的交易(主要是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的收入减去实现这些收入的必要的成本)。从传统意义上讲,会计界是用交易观来计量收益的。二是会计收益是建立在会计分期假设之上的,是指某一期间的财务成果。三是会计收益是建立在收入原则之上的,需要对收入进行定义、计量和确认。四是会计收益需要依据历史成本计量费用,要严格遵守历史成本原则。一项资产按照获得时的成本核算直到被销售,才能确认所有的价值变化。因此,费用是耗费的资产或耗费的获得成本。五是会计收益要求当期实现的收入与适当的或相应的相关成本联系。因此,会计收益是建立在配比原则之上。从本质上讲,某些成本或期间成本被分配或与收入相配比,而其他的成本则结转为资产。  相似文献   

20.
杜俊锁 《企业导报》2011,(5):136-138
新准则体系扩大了谨慎性原则的运用范围,首先新准则体系在会计确认、计量和财务报表结构方面确立了资产负债表观的核心地位,实现了由收入费用观到资产负债表观的回归,其相关的要求从理念上也反映了谨慎性的要求,突出了谨慎性的重要作用;在具体准则中这一原则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贯穿于会计实务的各方面。本文通过对比就谨慎性原则在新准则中新的体现按资产、负债、收入和费用的确认计量分别作以阐述,对如何正确运用这一原则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