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下的中国货币政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轮全球性大危机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长期持续。美国持续的量化宽松政策对作为生产型经济体的中国将产生长期不利影响。本文分析了美国持续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的对外贸易和资本流动两个层面的不利冲击,得出了人民币对外升值与对内贬值的压力将长期伴随中国经济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指出中国中央银行应谨慎论证和抉择货币政策"币值稳定"目标值:在生产要素价格低估下人民币不宜过快升值,传统的通胀预警指标需要修正和提高;提出了未来货币政策总趋势应该是中性的、应注重总量调控与结构调整并重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应对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次贷危机导致的经济不景气在美国等发达国家不断蔓延,其中的影响也逐渐深化,美国等发达国家纷纷采取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等措施.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本国的经济,但也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本文通过分析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造成的影响推论出我国在这种外部环境下应作出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3.
2008年以来,美国已经实行了两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最近,美国又在酝酿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简称QE3.本文主要指出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的三方面影响,并简要说明了学者们的主要观点。  相似文献   

4.
美联储实施新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试图给美国经济疗伤,但是由于"药方"错误,招致国内外普遍的批评与质疑.中国应及时收紧货币政策,不再为美国的货币政策失当买单.为此,货币政策目标应回归本位,降低货币发行速度,适时加息以抵制热钱的流入.  相似文献   

5.
美国货币政策的国际传递效应及其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实证研究发现美国货币政策对各国产出水平、净出口和物价具有国际传递效应,其中对各国物价的影响还具有同步效应.结构化脉冲响应分析表明,美国货币政策可在基本不损害美国经济增长的情况下改善美国的贸易收支,并对其他国家的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对中国贸易顺差波动影响尤为显著.因此必须关注美国货币政策的道德风险,谨防美国采取损人利己行为所带来的全球性冲击,并从货币政策的角度来挖掘平衡中国贸易收支的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金融危机已使全球经济陷入衰退,为应对危机各国央行不断降息。随着短期利率接近于零,美、日、英等主要国家的央行转而求助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本文主要研究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多我过经济的影响及应对影响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后金融危机时代,美国作为世界头号经济大国,其量化宽松政策使得货币流通量在较短的时间内直接放大,这必将导致全球流动性泛滥,为未来通货膨胀埋下祸根。作为正在经济复苏进程中的且正在面临巨大通货膨胀压力的发展中国家,我国不可避免地会受到量化宽松政策的不利影响。因此,全面地剖析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通货膨胀水平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为决策当局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提供若干有益参考,显然具有较强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后金融危机时代,美国作为世界头号经济大国,其量化宽松政策使得货币流通量在较短的时间内直接放大,这必将导致全球流动性泛滥,为未来通货膨胀埋下祸根。作为正在经济复苏进程中的且正在面临巨大通货膨胀压力的发展中国家,我国不可避免地会受到量化宽松政策的不利影响。因此,全面地剖析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通货膨胀水平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为决策当局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提供若干有益参考,显然具有较强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扩展封闭经济下债券定价框架,从美国货币政策变动的角度来解释中国企业债券的“信用利差之谜”。将实际货币政策变动分解为预期到的货币政策变动和货币政策意外两部分,并使用事件研究方法分析了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的历次货币政策决议对中国下一日企业信用利差的影响。研究发现:美元加息将显著提升中国企业债券的信用风险,进而导致企业债务融资成本增加;相比预期到的货币政策变动,货币政策意外对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更为显著,并且随着信用等级的降低,影响强度出现递增;在经济衰退时中国政策逆周期性调节的可预测性相对较强,这抵消了美国货币政策在不同经济状态下的非对称性传导。综合来看,随着中美经济日益紧密和中国债券市场不断开放,美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效应愈发明显。  相似文献   

10.
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会给新兴市场国家带来什么影响?非常高兴能和大家一起讨论当前国际经济形势、讨论中国在快速平稳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挑战,讨论在从国际经济合作过程中中国经  相似文献   

11.
自2009年3月开始,美联储开始实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这一政策会给新兴经济体带来很大的风险性。本文通过对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研究,来讨论对我国外贸出口以及外汇储备的影响,以及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应对该政策的实施。  相似文献   

12.
作为最重要的国际储备货币,美元的流动性泛滥将推高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以及其他国家货币币值,引发新一轮全球通胀和资产价格泡沫风险。在日前举行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年会上,饱受争议的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再次成为焦点,从新兴市场国家巴西到发达经济体日本都纷纷批评这一政策的低效和负面溢出效应。尽管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伯南克就此作出了辩护,但面对当前的经济现实其"雄辩"仍显苍白。  相似文献   

13.
经济脱轨     
《长三角》2011,(7)
这个月,美国将努力争取两项经济里程碑。美联储的“量化宽松”政策,或QE——通过用新造的货币来购买债券而放宽货币政策——将渐近尾声。策划用来刺激经济的“量化宽松”政策(QE)恢复将达到两周年。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加强,政策间的相互影响也愈发明显。2008年的经济危机席卷全球,也重创了美国经济,为了有效应对危机,美国推出了量化宽松政策。到目前为止,美国一共推出了四轮量化宽松政策,其中第一、二轮宽松政策已经退出,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刚刚退出。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有力刺激了经济的增长,大大降低了国内失业率,同时,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对全球其他国家的经济、金融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文章着重研究了美国退出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对中国宏观经济、人民币国际化和经济改革等方面产生的影响。文章的研究加深了对于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外溢效应的理解,研究结论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为了刺激经济的复苏,美国相继推出了四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uantitative Easing Monetary Policy,简称QE),为美国的金融体系注入了大量的的流动性。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中美两国的贸易往来日益密切,两国贸易摩擦也不断加剧。本文旨在浅析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以期减少两国贸易摩擦,提升我国出口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量化宽松退出预期对新兴经济体的影响已经显现。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在流动性泛滥的国际环境下,新兴市场国家经历了快速复苏的过程,资产价格上涨以及由此带来的财富效应提振了经济。随着美国经济的好转,量化宽松政策的逐渐退出,获利资本流出新兴市场,流向处于技术革新前沿的发达国家将不可避免。近期,美联储已经开始为加紧退出量化宽松政策进行考虑,且美国国内对于加快退出量化宽松的声音也越来越多,外界一致认为耶伦上台后,美联储可能很快会宣布新的措施。美国退出量化宽松不仅影响其自身经济运转,对中国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笔者就将对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量化宽松退出预期对新兴经济体的影响已经显现.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在流动性泛滥的国际环境下,新兴市场国家经历了快速复苏的过程,资产价格上涨以及由此带来的财富效应提振了经济.随着美国经济的好转,量化宽松政策的逐渐退出,获利资本流出新兴市场,流向处于技术革新前沿的发达国家将不可避免.近期,美联储已经开始为加紧退出量化宽松政策进行考虑,且美国国内对于加快退出量化宽松的声音也越来越多,外界一致认为耶伦上台后,美联储可能很快会宣布新的措施.美国退出量化宽松不仅影响其自身经济运转,对中国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笔者就将对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竺印 《财会月刊》2012,(5):29-31
本文以2003~2009年我国民营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借鉴Fama和French(1998)经典企业价值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民营上市公司在国家货币政策宏观调控的背景下多元化经营对现金持有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元化经营对民营企业现金超额持有行为具有溢价效应,尤其在货币政策紧缩时期由于多元化经营形成的内部资本市场可以很好地缓解融资约束,因而相较于货币政策宽松时期,紧缩时期多元化经营对现金持有价值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9.
商业地产的"洼地效应"及强劲的发展后劲正是外资所看重的资本的天性就是逐利。事实上,多年来,外资身影始终出现在一线城市办公楼和高级公寓市场。人民币升值预期以及各国央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导致的流动性泛滥,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外资进入中国市场的动力。货币因素促外资套利为应对次贷危机导致的全球金融危机,各国央行在近几年纷纷执行了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在刺激经济回  相似文献   

20.
中国货币政策效应的区域差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货币政策效应的区域差异影响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本文运用固定效应变系数模型估计了各地区的货币政策敏感系数,并进一步用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和结构方差分解法分析了货币冲击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货币政策效应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主要原因在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差异。建立充分反映区域经济特点的货币政策体系以及发挥货币政策结构性功能,有利于提高货币政策作用和缩小区域间货币政策的不对称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