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5 毫秒
1.
节奏篇     
《英才》1998,(12)
★《知青老歌》←出这盘磁带的时候,一位老知青作家说,“如果我是雕塑家,我将为当年的我们——一代知青凿铸这样一尊雕像——一条腿屹立在大地上,另一条腿长跪不起,一只手托着改天换地的豪情高举过头顶,另一只手攥着‘脱胎换骨’的虔诚扪于胸前。”《沈阳知青小调》歌词:“离别了沈阳来到乡下,盘锦大地把根扎。我为革命修地球呀,成天累得直咬牙,苦熬一年又一年,叫我怎能不想家呀?  相似文献   

2.
"欲说还休"的摸索期1978~1992 从1978年开始,人才流动其实就成为了一股"暗流",大量知青、下放人员等相继回城安置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就已经可以称为"人才流动".  相似文献   

3.
如何在中国这样一个技术欠发达的国家复制硅谷模式,如何打造出世界一流的技术呢?八年前,在硅谷已经取得了成绩的邓中翰和他的创业团队,甚至包括中国政府在内当时也不知道该如何"下手。"他们只能在摸索中前进。让邓中翰津津乐道的是,现在圈内开始谈论的是如何复制"中星微模式"——从硅谷"圈人运动"到"星光中国芯"的研发成功;从当年中关村简易的仓库到正式登陆纳斯达克;从复制硅谷模式到复制"中星微模式"。本刊专访了中星微电子董事长邓中翰,以及当年他背后的创业团队。在这样一个"不是简单花钱就可以做公司的经济爆发时代",或许人们能从这一批海归的技术精英身上,从中国制造的"中星微模式"中,有所感悟和收获。  相似文献   

4.
回顾过去的30多年,我认为中国的企业家大致经历这样几个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之后的头几年,基本上是个“史前阶段”或说“蛮荒阶段”,那时的商人基本上都是一些回城知青、释放后的劳改犯以及农民,一些最没有办法的人。这一代人,其实只要勇敢就可以了,别人不敢干,他敢干,所谓的“倒爷”就是这些人,我把他们叫做“勇敢企业家”。  相似文献   

5.
黄海 《秘书工作》2006,(6):61-62
这封事关千万知青命运的信,是一位工厂秘书的“杰作“.翻开尘封二十多年的档案卷宗,重读这封被誉为千万知青“福音书“的信件,令人感慨万千.信中客观公正地评价了知青在当时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为国家所作出的特殊贡献,痛切肺腑地陈述了知青回城后所遭遇的不公待遇和艰难处境,最后满怀期待地提出了合乎情理而又命运攸关的要求.然而,这封信起草、签名和呈送的过程却充满悬念,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6.
当年,朱镕基曾表示,我只希望在我卸任之后,全国人民能说一句,他是一个清官,不是贪官,我就很满意了。如果他们再慷慨一点,说朱镕基还是办了一点实事,我就谢天谢地了。如今的朱镕基如何生活,他的亲人对他有何评价?最近一期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出版的《党史信息报》披露了朱镕基的生活近况,特摘发以飨读者。为堂兄写寿联2003年9月9日是朱经冶老人九十大寿。这日朱经冶邀请亲朋好友共同做寿,席间他高兴地宣读了嫡堂弟、国务院前总理朱镕基在共和国总理卸任前夕于百忙之中写给他九十生辰的两副贺联,一联为“诚信传家经风雨,廉洁从公冶新人”。…  相似文献   

7.
孔菁 《管理学家》2019,(10):42-43
厂办大集体企业是指由国有企业批准或资助兴办的,以安置回城知青和职工子女就业为目的,主要向主办企业提供配套产品或劳动服务,由主办企业委派人员参与生产经营并在工商行政机关登记注册为集体所有制的企业。作为计划经济的产物,厂办大集体企业在进入市场经济以来,逐渐面临生存困难,大量企业停产、职工失业,从而成为国有企业的负担与“历史遗留问题”。A电网企业结合集体企业现状,多措并举,积极改革,激发集体企业活力,提升企业经营效益。  相似文献   

8.
●如今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有的子女无力或者不愿照顾父母,传统的养儿防老观念已不太现实。"以房养老"既可以保证老人的日常生活花费,又能减轻政府和子女的负担,无疑是一种新式的养老方法,不过在习惯将房产传给下一代的传统思想影响下,又有多少人能真正接受这一新观念?●发达国家由于法制和监管措施比较健全,"以房养老"已经成为一种成熟的融资方式,但这种养老方式在我国还是新生事物,由于缺乏实践经验,这对老人和保险公司来说存在的风险不小。因此,业务能否在中国发展下去,不但是要看国人观念的转变,更要考虑到国情,法律法规以及具体操作层面的完善。●现在许多年轻人买不起房,就指望着继承父母的房产改变窘境了,一旦推出"以房养老",可以促使那些青壮年子女自食其力,这是好事。但是父母将房子抵押给保险公司之后是否会引发亲情矛盾?子女的心态如何平衡?此养老方式的推出是否会导致子女逃避赡养义务的事件多发?  相似文献   

9.
《中国企业家》2004,(2):23-23
美国企业家詹姆斯·斯托尔斯不想把所有的财产都留给自己的子女,因为那样会毁了他们的一生。继承巨额遗产将使子女们不用努力奋斗就可享受荣华富贵,这对他们来说不是好事。这位企业家认为,留给子女的遗产足够他们正常生活就行了。实际上,斯托尔斯是近几年来为慈善事业捐款最多的人之一。因此,最近一期的美国《商业周刊》将他选为美国最慷慨的50位慈善家之一。  相似文献   

10.
你到底是谁     
正在又一批学生临近毕业时,剑桥大学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忽然患了眼疾,自称失明了。学生们纷纷前去探望。他问每一个来看望他的学生:"你是谁?告诉我你究竟是谁?从什么地方来?学什么专业?小时候的梦想是什么?毕业后准备到什么地方去?将来准备做什么?……"同学们觉得老教授失明之后居然还这样关心他们,都很感动,就把各自的具体情况和想法如实地告诉了他。而每当与来看望自己的学生们分别时,他又  相似文献   

11.
2014年彩生活服务集团在香港主板上市,开创性的清脆锣鸣给物业管理行业送来什么?资本的加持,命运的改变,物业人的尊严,以及竞争的加剧?2019年7月12日,和泓服务在港股上市,成为第14家在香港上市的物业服务企业,一度被誉为"黑马"。在和泓服务宽敞的会议室,和泓服务集团执行董事兼CEO王文浩先生对记者娓娓道来:为什么要上市?他看到了哪些背后的本质?上市之后他做了什么?如何看待估值与兼并?他的成长与梦想,如何做一个受尊重的人和做一家受客户青睐的公司……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最早投身商海的一代人,大多已进花甲之年。他们的成功和辉煌,不仅为推动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也为个人和家族积累了财富。这是一个"先富起来"的群体。而他们的子女,则被人们称之为"富二代"。随着岁月的流逝,当年风光无限的"大款"和老板们,现在突然困惑起来:自己辛辛苦苦创下的家业应该如何交接、怎样传承?社会也在关注,这些掌控了社会巨大财富、甚至能够左右国民经济发展百分点的民  相似文献   

13.
种点工=非全日制用工? 老张师傅多年前下乡回城时被安排在一个单位做临时工,一直想转正也没能如愿.<劳动合同法>出台后,老张十分关注自己的临时工身份,他找到单位人事处处长,询问他自己属于哪一类用工形式,是不是现在所说的"钟点工"呢?  相似文献   

14.
你到底是谁     
正在又一批学生临近毕业时,剑桥大学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忽然患了眼疾,自称失明了。学生们纷纷前去探望。他问每一个来看望他的学生:"你是谁?告诉我你究竟是谁?从什么地方来?学什么专业?小时候的梦想是什么?毕业后准备到什么地方去?将来准备做什么?……"同学们觉得老教授失明之后居然还这样关心他们,都很感动,就把各自的具体情况和想法如实地告诉了他。而每当与来看望自己的学生们分别时,他又一一握着学生的手,异常亲切而语重心  相似文献   

15.
一九八九年十月回沪工作的知青子女郑斌,待岗以后想拥有自己的一片“土地”,终于,在从事家政、物业管理的同时,他又冲着废旧物资回收的行当而发展。  相似文献   

16.
雷晓 《中国企业家》2005,(16):110-112
家世和成长环境使她把华丽的生活沉浸在骨子里。任何的历史风云到了她这里都不过是一枪虚晃茨威格是一个“过去的世界充满眷恋”的人。他在自传《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中讲了这么一个故事:当年他寄居巴黎,住在市中心的一栋老房子里,邻居是一位普通的家庭女教师,靠教授钢琴来养活自己和卧病在床的祖母。有一天茨威格偶然拜访,赫然得知这位病怏怏的祖母居然是歌德的教女,当年她的洗礼仪式就是歌德为她做的。茨威格不无感慨,他写道:不想时隔百年,我还能亲眼见到一个被歌德的黑眼睛注视过的活人。  相似文献   

17.
孙瑜 《英才》2011,(12):76-77
这封信有2800字,签名是"你们的带头大哥Jack"。从真正担任UT斯达康CEO之后,卢鹰每个季度会写一封"家书",只不过,这次是一个转折点。坐在《英才》记者对面,UT斯达康CEO卢鹰回忆起当年那个突如其来的"邀约"电话,当时他第一反应是,不去趟这浑水。第二次思索的结论是,算了吧,实在受不了创业的艰苦,能躲一躲吗?  相似文献   

18.
眼镜先生     
在我的家乡,乡亲们尊敬地称教书的老师为"先生"。我七岁那年的一个秋天下午,队里的社员们敲锣打鼓迎来了几个立志扎根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大城市知青。在他们中间,有一个脸色苍白,比我们高不了多少的矮个子,我们几个小伙伴议论的话题是他为什么要在眼睛上罩两块圆圆的玻璃片。后来才知道那是眼镜,知青们都叫他"任眼镜"。那一段时间,知青们自然是村里人的中心话题,诸如精贵的白米饭总是烧焦了却还夹生啦,戴着白纱布口罩挑  相似文献   

19.
去年12月31日《厦门日报》曾刊出一封题为《岁月已流逝,大山未忘情》的慰问信。这封慰问信是福建省上杭县太拔乡党委会、乡政府写给当年在太拔插队的厦门知青的。慰问信介绍了改革的春风给太拔人民带来的生机和活力,欢迎当年厦门知青回山区看一看,盼望他们一如既往地对太拔乡的经济发展给予支持和关心。作为曾是知青一员的我,读完这封慰问信,感触万千。返城十多年来,我一直思念那些在蹉跎岁月中关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兵团小城镇建设的进一步深化,建设好团场的住宅小区已成为当前团场建设的重要工作。如何实现当年开工、当年施工和当年竣工目标?如何使工程质量无"质量通病",这需要施工单位加强管理,努力提高管理人员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