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奇迹得益于地方经济的繁荣,创建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学既有客观基础,也与中国更加有效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相契合。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抓住区域发展和协调、协同发展的主线,明确以人民为中心的区域发展目标,以五大理念、四大板块构建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学内容框架,通过"五个一"工程推进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学建设。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奇迹得益于地方经济的繁荣,创建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学既有客观基础,也与中国更加有效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相契合。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抓住区域发展和协调、协同发展的主线,明确以人民为中心的区域发展目标,以五大理念、四大板块构建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学内容框架,通过"五个一"工程推进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学建设。  相似文献   

3.
区域文化指的是一个区域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带有区域特色的思想意识的总和。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区域文化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区域文化的内涵、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所能产生的具体影响。  相似文献   

4.
<正>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初步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在这些区域特色经济形成的过程中,由外来资本的进入而发展起来的嵌入型特色经济区域具有相当大的普遍性。弄清楚这类区域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思路,对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根据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间序列,中国学者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些具有原创性、时代性的概念和理论,可以归纳和总结为生产力均衡布局理论、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区域经济协调与协同发展理论、城乡统筹理论以及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平衡充分发展理论,这些理论将构成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基本骨架。  相似文献   

6.
目前,全国共有53家国家级高新区,鞍山是其中之一。经过近13年的努力,鞍山高新区的区域建设和产业发展都取得了较好的成就。然而,拟培育和发展的新材料和环保两个特色主导产业并没有发展起来。因此,必须对鞍山高新区的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冷静、客观的分析,重新确立自己的特色主导产业,制定远景发展目标,与其他经济区域错位发展。  相似文献   

7.
根据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间序列,中国学者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些具有原创性、时代性的概念和理论,可以归纳和总结为生产力均衡布局理论、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区域经济协调与协同发展理论、城乡统筹理论以及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平衡充分发展理论,这些理论将构成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基本骨架.  相似文献   

8.
工业经济作为区域发展的重头戏,越来越引起各地的重视和关注,纷纷实施“工业立市”战略,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协调发展。如何认识和推进工业立市,加速区域工业膨胀壮大,成为各地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工业发展的重要课题。山东省乳山市按照“凝聚共识、注重实际、强化特色、重点突破”的思路,全面实施了“工业立市”战略,  相似文献   

9.
区域特色经济形成与发展的先决条件和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及乡镇企业的巨大贡献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但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乡镇企业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区域特色经济形成与发展的先决条件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认为区域特色经济是在一定外部条件下,内生自发的经济发展模式,是提高国家经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和乡镇企业发展兴衰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0.
王银肖 《价值工程》2005,24(8):125-128
我国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及乡镇企业的巨大贡献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但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乡镇企业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乡镇企业和区域特色经济发展历程的回顾,着重研究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区域特色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对我省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分析环渤海区域在资源、经济、文化、科技四方面的显著特色与比较优势,结合该区域旅游发展的梯度格局,阐释了建立环渤海区域旅游竞一合发展模式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坚持循序渐进的发展方式、建立生态学视角、形成信息技术支撑的三大建议,以更好地促进环渤海区域旅游的规划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区域经济是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产生发展的,作为一种尝试,一国经济体制改革引发区域变更产生不同特色区域经济是无可非议的,探究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对推动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不同区域经济协调,平衡地区发展、合理配置资源、缩小贫富差距、构建和谐社会,以避免地方盲目攀比竞争、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和恶化环境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青岛的历史风貌区与时代风貌区有着各自鲜明的特色,也是城市面貌中最具代表性的两个方面。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从区域的角度对景观进行塑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立足历史风貌区和时代风貌区的不同侧重点,并从整体上进行把握。  相似文献   

14.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新型的产业组织形式,其内在的低成本竞争优势、技术创新优势、自增长优势是其他产业组织形式所无法比拟的,它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区域竞争力的提高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发展集群经济应结合区域资源特色,从政府、企业、社会多方面入手,通过提高区域集聚效应,加快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5.
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关系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22  
华蕊 《物流科技》2004,27(9):78-79
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是相互依存的统一体。区域物流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物流的发展会给区域经济提供良好的实体移动平台,而区域经济的发展又会促进区域物流的集约性、规模性,二者相互促进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区域物流和区域经济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并且他们的经济增长方式呈现出一定协同性。本文就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协同性进行阐述,提出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协同性的测度,以正确处理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经历了从区域不均衡到区域均衡发展的转型。区域经济实现高速增长,区域发展差距由扩大逐渐演变为缩小,区域经济格局实现历史性演变。然而,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区域协调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国区域政策的重心仍是进一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为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经历了从区域不均衡到区域均衡发展的转型。区域经济实现高速增长,区域发展差距由扩大逐渐演变为缩小,区域经济格局实现历史性演变。然而,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区域协调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国区域政策的重心仍是进一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为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9.
区域物流发展模式作为区域物流发展总体规划的核心,其科学、合理与否,无疑将对整个规划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如何从区域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充分识别区域所拥有的各类资源前提下,探索一条切合区域实际需求、有区域特色的物流产业发展之路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西江区域物流发展思路的理论研究,站在政府的层面,形成针对狭义西江区域的物流发展规划与管理方式探索。  相似文献   

20.
俞校明 《财会月刊》2012,(32):74-76
审计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所处阶段密切相关并相互影响。本文认为,随着国内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处阶段的不同和存在的差距,当前应该加强区域特色审计实践,从审计比较指标设计、标准值取得、可比性等多角度探索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审计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可行性,从而促进区域产业集群发展,为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审计只有具有这样的特色才有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