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存在着各种各样不成熟现象,在这样特殊的历史备件下我国企业需要找到一个正确的管理方向。“稳定论”把美国提倡的“流动”,日本提倡的“长久用人”原则的优点结合起来形成中国式管理理念。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企业的管理实现由重视企业员工生活、非正式组织、企业文化、企业员工之间关系等稳定条件转变为即使企业条件有限企业员工也能自己争取长期稳定的工作,最终使企业员工自觉和企业一起解决问题,达到“要求流动人不动”目的.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知识型员工因为拥有知识和勇于创新,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的核心部分,是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者长期关注的焦点问题。但由于知识型员工过于频繁地流动,给企业造成大量知识型员工的流失,从而影响企业员工队伍的稳定和企业的长远发展。本文从人才流失风险管理的角度对企业知识型员工流失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  相似文献   

3.
邵玮怡 《中外企业家》2013,(10):197-198
随着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的日益发展,工作机会越来越多,人才加速流动的大环境已经形成,企业员工流失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对企业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文章透过企业中员工流失现象分析员工流动的原因,并提出应对员工流动的对策,以帮助企业更好的留住优秀人才,减少员工流动现象。  相似文献   

4.
刘丽莎  张力 《物流技术》2008,27(1):31-33
介绍了管理人员素质模型的建立,将物流企业员工流动管理中员工流入、内部流动和员工流出管理各环节有机地联系在了一起,可以有效地解决我国物流企业员工流动管理的困境.  相似文献   

5.
金融危机下知识型员工流动的风险与管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优秀的人才和科学的管理。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迅速蔓延全球,企业面临着极为严峻的考验。本文阐述了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企业知识型员工流动管理的意义与风险,并给予企业相应对策以便及时调整和完善知识型员工的流动管理。  相似文献   

6.
陈建有  韩西钰 《价值工程》2012,31(33):147-150
随着人才竞争的不断加剧,知识型员工的流动越来越频繁,严重影响着把知识型员工作为核心竞争力的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如何加强高科技企业知识型员工的管理已成为企业领导者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本项目立足于企业组织内部影响因素,综合运用文献的分析、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构建了九个项目三十一个具体指标描述的问卷调查表,以西安市高科技企业知识型员工为主要样本对象,对影响员工流动的因素状况进行调查。通过SPSS软件比较不同类型企业知识型员工流动影响因素的差异,并通过企业最高层管理者对知识型员工流动影响因素的评估,找出企业对核心员工管理存在的误区,并以实证研究为依据提出高科技企业知识型员工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7.
市场经济中企业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竞争。企业要生存发展就需要拥有足够稳定的人才储备。当今时代的发展日新月异,为个人提供了广阔的谋求自身价值和发展的机会。企业的迅速发展、人才竞争的日益激烈和用人机制的灵活性导致了人员频繁流动.形成了频繁的员工离职现象。员工的离职就是员工自发地实现劳动力从组织内部向组织外部转移.而员工频繁的离职会影响到企业的稳定与发展.员工的离职对企业来讲就意味着损失。俗话讲“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员工流动是正常现象.是遏止不住的。而企业所要做的就是要对员工进行离职管理。通过员工离职管理使企业保持合理的离职率,不会因员工的离职特别是关键员工的离职而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造成较大的影响。那么如何做好员工离职管理呢?  相似文献   

8.
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存在着各种各样不成熟现象,在这样特殊的历史条件下我国企业需要找到一个正确的管理方向。稳定论把美国提倡的流动,日本提倡的长久用人原则的优点结合起来形成中国式管理理念。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企业的管理实现由重视企业员工生活、非正式组织、企业文化、企业员工之间关系等稳定条件转变为即使企业条件有限企业员工也能自己争取长期稳定的工作,最终使企业员工自觉和企业一起解决问题,达到要求流动人不动目的,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员工流动,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经常发生的。如何对员工流动进行有效控制,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基本课题。员工流动有多种形式,最基本的有三种:外部人员进入企业、企业员工离开企业、员工在企业内部流动。本文重点分析第三种情况,即员工在企业内部不同部门、不同岗位之间  相似文献   

10.
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存在着各种各样不成熟现象,在这样特殊的历史条件下我国企业需要找到一个正确的管理方向。"稳定论"把美国提倡的"流动",日本提倡的"长久用人"原则的优点结合起来形成中国式管理理念。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企业的管理实现由重视企业员工生活、非正式组织、企业文化、企业员工之间关系等稳定条件转变为即使企业条件有限企业员工也能自己争取长期稳定的工作,最终使企业员工自觉和企业一起解决问题,达到"要求流动人不动"目的,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企业知识型员工流失风险管理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型员工因为拥有知识和勇于创新,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的核心部分,是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者长期关注的焦点问题.但由于知识型员工过于频繁地流动,给企业造成大量知识型员工的流失,从而影响企业员工队伍的稳定和企业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2.
员工流动的有效性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企业.员工的留用与离去往往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而优秀员工的离去,甚至会影响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但是.并非任何一名员工的离去都会形成负面的影响。有相当一部分的企业经营管理者,对员工流动与流失还存在着模糊认识,只要有一定资历的员工离开企业,就认为是员工流失。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深化对员工流动和流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张迎春 《企业研究》2011,(4):123-123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人才梯队,因此青年员工对于企业具有重要意义。适度的员工流动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但是近年来青年员工尤其是职业适应期大学生流动过于频繁,提高了企业的用人成本。文章介绍了职业适应期的概念并分析导致职业适应期员工流失的主要原因,试探性地提出工作思路,为企业降低流失率及减少损失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民营企业员工流动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民营企业这类具有特殊机制的企业在员工流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从员工流失的原因、人力资源管理成本、管理对策等方面展开探讨,使我们对企业员工流动管理有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多元价值观的冲击,各行各业出现了员工流动增加等现象,其中以关键员工流失最为显著。员工流动频繁,尤其是关键员工的流失,除了增加企业成本,还可能导致工作延续性变差、工作效率降低、成果质量下降和技术机密外泄等问题,并且人员频繁流动,必然导致员工的忠诚度和士气的降低,这对于企业非常不利。本文以企业科研人员为例,从企业管理理念更新、激励制度建设和科研文化培育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以达到提高企业科研人员忠诚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有序而合理的人力资源流动能保证组织的健康发展。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主体的多元化,国有企业员工的流动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本文简述了国企员工流动的现状,并从国有企业自身制度建设等方面提出了解决员工流动问题的一些建议。强调国有企业要正确认识员工流动问题,加强人力资源流动动态管理,从而保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有计划地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通过对企业员工的招聘、培训、使用、考核、激励和调整等一系列过程,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员工的潜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给企业带来效益,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是企业的一系列人力资源政策以及相应的管理活动。这些活动主要包括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的制定,员工的招募、选拔、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员工流动管理,员工关系管理,员工安全与健康管理等。本文主要就人力资源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8.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员工作为知识的流动载体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良好的企业文化以及员工关系的管理对于充分发挥企业人力资源的优势与价值从而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应当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以及员工关系管理的重要性,并结合各个企业自身的环境因素以及资源条件加强自身的企业文化建设以及员工关系管理。企业文化与员工关系管理概述企业文化的内涵。企业文化是指在  相似文献   

19.
王双 《活力》2006,(6):54-54
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对员工流动的效应不仅会影响单个企业在员工培训上的投入,而且会影响整个社会的人力资本形成和技能供给。因此,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对员工流动的效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利用最近的调查数据,从员工和企业两个层面来分析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对员工流动的效应,以期从新的角度对问题做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一家民营企业M公司为例,分析该公司中的非正式群体对员工流动率的影响。结果发现,非正式群体一方面通过影响资源争夺优势影响新员工流动,另一方面通过核心人物影响老员工流动。以此探讨民营企业非正式群体的管理机制,同时为企业的管理实践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