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城市化是于指社会生产关系、人口、生活方式等由农村型向城市转化的过程。城市化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是产业和人口的非农化;二是人口和产业的空间集聚数量;三是社会的发展,城市化客观上要求农民向市民转变,要求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中国“双就地”的农村工业化模式证明,只有产业和人口的非农化而没有人口和产业的空间集聚.就难以实现城市  相似文献   

2.
城市化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人口城市化。我国作为一个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加快城市化建设,提高城市化水平,至关重要的是必须让更多的农民由分散的乡村向城市转移,由农民变成市民,“乡下人”变成“城里人”,即实现农民市民化。所谓农民市民化,简而言之,泛指农民逐步向市民转化的过程。它不仅是指农民由居住在农村转变为居住在城市,从农村户口转变为城市户口,从事农业生产劳动转变为从事非农业劳动,而且更重要的是其思想观念、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社会组织形态等由农村范式向城市范式转变,最终成为一个符合城市文明要求的具有现代市民素质的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居民。实现农民市民化的过程是现代社会结构变迁的必然趋势,它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将产生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3.
城市化中的土地征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从经济学角度看是在空间体系下的一种经济转化过程,人口和经济之所以向城市集中,是积聚经济和规模经济作用的结果。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然而在我国,城市化水平远远落后于工业化发展,这将阻碍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建设。因此,在我国现阶段必须提高城市化发展水平,以全面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和化的发展。城市化主要表现为农业人口的非农业及城市用地规模的向外扩张。在城市化过程中,大量人口及产业向城市集中,城市土地向外扩张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如1996年,我国666个城市建成区面积约有19510平方公里,是1981年233个设立城市建成区面积的7438平方公里的2.62倍。1995年全国171000个建制镇(乡镇以上)占地152800平方公里,是1990年10126个建制镇用地的8250.8平方公里的18.52倍。  相似文献   

4.
孙峻 《国土经济》2004,(1):56-57
城市化(Urbanization)是一个社会经济发展的空间变化过程.其内涵极为丰富,既包括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人口向城市的聚集和城市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地位的提高.也包括了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向城市型的转变。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技术的进步,城市化的进程在逐渐加快。当今城市发展实践已经证明城市化进程是一把“双刃剑”。  相似文献   

5.
《新疆审计》2005,(4):48-48
中国人口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马力在公布《西北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中指出,西北地区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关键是要实现人口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六大转变”,即经济增长模式由资源消耗型向资源节约型转变;人口再生类型由高于更替水平向低生育水平转变;生产方式由粗放分散型向集约集中型转变;农业人口比重大向非农人口比重大的城市化转变;工业化由以低附加值原材料加工的初期阶段向以高附加值原材料深加工的中期阶段转变;农业发展模式由传统农业向特色生态型农业转变。  相似文献   

6.
裴晓黎 《活力》2010,(10):262-262
对于“城市化”的理解.不同的学科各有侧重。总地来说。城市化是人类进入工业社会时代,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农业活动比重逐渐下降、非农业活动比重逐渐上升的发展过程,它不仅是简单的城乡人口结构的转化,更是一种产业结构及空间分布结构的转化,是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化。但是我国很多地方由于盲目追求城市化,片面理解城市化,形成了对城市化认识的种种误区,  相似文献   

7.
开发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产物,通过发挥集聚和扩散效应推动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有力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所谓城市化主要是指三个方面的转变:一是在土地用途和建筑形态上实现从农业用地向城市用地的转变,完成土地开发和”七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由散居的村舍变为集中的居住区等;二是在经济结构上实现从农业经济向工业和服务业经济的转变,由从事农业的农民转变为从事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产业工人;三是在社会结构上实现从传统农业村社向现代市民社会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近代工业的发展,使城市成为人类现代文明的主体和策源地,也使城市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最充分、最典型的标志。城市化最直观的特征就是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和城市地域的变化。伴随着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变,人们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并引起和促进了与农村截然不同的社会关系和经济关系的产生和发展;农村经济不断地_向城市经济转化;第二、第三产业获得较大发展,在国民经济  相似文献   

9.
城市化进程敲响环境警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Urbanization)是一个社会经济发展的空间变化过程,既包括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人口向城市的聚集和城市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地位的提高,也包括了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向城市型的转变。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技术的进步,城市化的进程在逐渐加快。当今城市发展实践已经开始显示,城市化进程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城市化过程推动了区域经济增长,提高文化、教育与科技发展水平,改善居民生活质量与思想观念,促进社会进步。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城市及周边地区资源、环境、生态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以城市为中心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城郊耕地利用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城郊耕地利用问题探讨孟繁华近郊城乡结合部的农村,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最活跃的地区。结合部地区的耕地,多数是地平、水丰、质优的高产菜地与粮田。城市化的进程不仅是农村人口向市镇人口的转变过程,同时也是农村土地向城市土地转移、耕地用途转变的过...  相似文献   

11.
城市化是工业革命对世界文明的重要贡献之一。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和城市文明的普及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表现。城市化就其本质来说是伴随经济增长而发生的不断调整包括劳动力、资金和土地在内的社会资源配置的自然历史过程。劳动力由农业转向非农产业,由农村转向城市;资金伴随劳动力转移而流动;土地由农业用途转向非农用途,城市地域扩大,是这一过程最重要的三个方面。通过劳动力对土地的替代、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劳动力和资金在城市地区的高效率利用而推动经济的进一步增长是这种资源配置的调整和转移的经济理性之所在。  相似文献   

12.
关于城市化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一、城市化的实质是经济发展城市化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 ,涉及的方面很多 ,但城市化首先是一个经济问题。城市化的实质是经济发展 ,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大调整的反映。城市化到底是什么 ?城市化是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 ,它表现为城市人口的增长、城市数量和规模的发展以及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城市化的核心是为农村剩余劳力提供大量非农就业岗位。没有这个前提就无所谓城市化。过去为什么我们的城市化推进得慢 ,就是因为我们的经济发展落后 ,我们是一个农业大国 ,吃饭问题长期没有得到解决。今年全…  相似文献   

13.
师亚红 《现代企业》2009,(11):52-52,57
马克思指出,现代历史是乡村的城市化。城市化是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一、中国城市化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中国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我国城市化的起点很低.1949年我国大陆只有城市69座,县城及建制镇大约为2000个,城市人口5765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0.64%.到1957年,市镇人口达到9949万,年平均增长率为7%.1958年,提出全民大办工业,以钢为纲,使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超高速发展,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的规模迅速扩大.当年全国非农产业劳动力达到11110万人.  相似文献   

15.
金彤 《上海企业》2011,(1):75-77
城市化及其规律城市化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规划术语》的定义,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具体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张庆 《企业经济》2002,(11):14-16
城市化是人口、社会生产力逐渐向城市转移和集中的过程,同时也是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不断高度化的进程.它和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有着非常显著的相关关系,对于解决目前内需不足、产业结构低级、城乡矛盾突出等重大社会经济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小城镇是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十六大报告提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从世界上城镇化的历程来看,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的农业国向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社会转变,是伴随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一种规律性经济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18.
小城镇是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十六大报告提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从世界上城镇化的历程来看,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的农业国向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社会转变,是伴随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一种规律性经济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19.
巴西城市化水平在50年的时间内由36%升至86%.快速城市化使得人口迅速向大城市集聚,也带来了日趋严重的交通、环境、住房等压力和贫穷、暴力等社会问题.其中,"贫民窟"成为巴西大城市困扰的集中代表.21世纪以来,巴西开始转变城市管理理念,设立城市住房管理部门,注重城市规划,改善低收入阶层的生活居住环境,提高城市贫民的生活质量.本文在实地考察和案例研究的基础上,介绍了巴西政府对城市低收入者住房治理改造的做法,并从中得到了我国在快速城市化的关键时期城市解决进城人口住房和城市改造方面的三点启示.  相似文献   

20.
高环  黄清 《活力》2004,(6):41-41
城镇化,又叫城市化或都市化,主要是指18世纪中叶产业革命以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发展而出现的人口和要素在空间上的不断聚集现象。它表现为:一个国家和地区内的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城镇数目不断增加、城镇用地规模不断扩大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