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中国城市集聚区的演化过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国以来,中国大陆城市集聚区空间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根据城市人口分布Kernel密度对中国城市集聚区的空间分布和演化过程进行分析.中国城市集聚区自1949年的京津、辽中和长三角3个城市集聚区开始发育,到2003年其空间格局已形成"长三角-山东半岛-苏鲁皖边界"、"京津冀-中原-晋中"和珠三角等三大城市连绵区、11个城市集聚区和9个城市集聚发育区.从中国城市密集区的空间演变过程可以推测,中国在未来几十年内发育新的城市集聚区的可能性和数量都较为有限,城市密集区的演变趋势主要表现为:原有处于发育阶段的城市集聚区的进一步形成;原有城市密集区之间通过空间拓展出现空间衔接,并形成地域范围更大的城市连绵带.  相似文献   

2.
基于1996~2010年城市夜间灯光数据,运用城市位序规模法则、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加权标准差椭圆等分析方法,对长江经济带城市体系空间结构及其变动特征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城市体系总体呈现东部相对密集、中西部相对稀疏的条形核心—边缘结构,1996~2010年间,城市体系集中度始终较高且经历了由"数量增长"向"规模扩张"转变的演化过程;城市体系空间增长表现为明显的先扩张后收缩、先向西南方向移动再向东北方向移动、沿海、沿江、沿沪昆线及南北交通通道轴线的动态演进特征;受地理条件、空间距离和发展阶段等因素的影响,长江经济带城市空间分布呈现明显的非连续性和片段化特征,区域内各城市群空间演化特征差异化显著,江浙沪地区已进入都市连绵化阶段,形成较为成熟的跨区域城市群,而长江经济带广大内陆城市群则基本处于以都市郊区化和多中心化为主导的发展阶段,尚不具备形成跨区域城市群的条件,各城市群边界和空间结构也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3.
京津冀都市区空间演化轨迹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文在对都市区中心市划分标准进行界定的基础上,运用2000年和2005年分省统计数据,以县域为数据分析单元,借助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建立数字地图,发现2000年-2005年间京津冀都市区的数目增多,人口和经济聚集程度加强,且都市区之间表现出连接的趋势,京津大都市连绵区已经成型.但同时也存在着都市区空间分布不均衡,整体优势不显著的问题.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工业和服务业发展水平、农业劳动生产率、人均耕地面积、城镇化水平等是影响京津冀都市区发育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中期以来,随着交通运输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城市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城际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逐渐形成了都市区、城市群和城市连绵带等新的城市形态。这种新的城市形态的出现,既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基本趋势,也是一个城市或地区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其中,都市区的发展如何,又直接关系到城市群或者城市连绵带在参与经济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都市区的规划建设既是中心城市自身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建立国土开发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城市群作为人口经济活动高度密集的区域,随着人口和经济活动的进一步聚集,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矛盾将日益突出,必须通过加强空间管制,进一步优化城市群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结构,有效协调城市间空间拓展冲突,促进以生产空间为主导的国土开发方式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协调的国土开发方式转变,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  相似文献   

6.
国内外关于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就业空间转换、就业空间转换的相关研究,以及城市"就业—居住"平衡与错位相关问题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但现有研究主要从单一城市的角度展开分析,并且"就业—居住"平衡与错位问题的研究是从针对全部城市人口或者部分弱势人群展开分析的,没有专门针对城市群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就业—居住"模式选择问题开展探讨。未来从系统视角,考虑经济、社会、资源多系统综合因素对城市群农民工"就业—居住"模式选择、演变规律影响等,是较好的研究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7.
科学判定大都市连绵区与边缘城市之间的空间关联度对准确界定都市连绵带的空间范围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合理地判断都市连绵带的圈层结构也能提供理论依据.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目前最大的都市连绵带,由于缺乏空间规模判断的科学方法,学界和决策者在确定空间范围时都是基于经验和行政管理的需要.金华市是长江三角洲重要的边缘城市之一,我们以此为例,通过计算空间关联度的方法确定边缘城市的空间归属.  相似文献   

8.
20世纪中期以来,随着交通运输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城市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城际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逐渐形成了都市区、城市群和城市连绵带等新的城市形态.这种新的城市形态的出现,既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基本趋势,也是一个城市或地区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范玉凤  马宇博  刘倩 《价值工程》2019,38(16):152-154
城市群发展模式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新模式,而城市群空间布局在一定程度上对城市群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实现城市群的有序发展需要从优化城市群空间布局着手。本文以京津冀城市群为研究对象,从城市群空间集聚状态、城市群经济集聚状态、城市群城市关联程度等角度构建网络化空间模型,从而探析京津冀城市空间布局结构及特点,并以此为依据,依托"一核、双城、三轴、四区、多节点"的空间结构,提出空间布局优化方案,以期为京津冀城市群发展助力。  相似文献   

10.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产城融合"是地区人口、产业与城市空间协调发展的集中体现。以2000-2014年中原城市群地级城市的人口、产业、空间发展数据为基础,通过综合指标体系构建以揭示城市人口—产业—空间三者之间协调发展的空间格局及变化态势。结果显示,2000-2014年中原城市群人口—产业—城市空间综合发展水平呈现出波动变化,但整体波动范围相对较小。人口、产业、空间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人口发展高水平地区集中于中原城市群西部和南部,产业发展高水平地区分布在中原城市群东北—西南轴线左上方,空间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地区多分布在河南、河北部分城市。耦合协调分析发现,中原城市群耦合协调度明显低于长三角城市群,且协调程度相对较高的城市空间分布态势逐渐由中原城市群东北—西南轴线左上方向西北—东南轴线左下方转移。改变中原城市群低水平协调发展状态,应以产促城,发挥区域人口规模优势,优化人口空间布局和资源配置,加强区际联系,推动城市产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长江三角洲城市连绵区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近年来,长江三角洲除保持中国最大的经济核心区地位外,城市发展也呈现新的趋势和特点,即以上海为中心,形成了一批经济实力强、社会发展水平高、投资环境优越的城市群,并向巨型大都市连绵发展。本文概要论述了长江三角洲大都市连绵区的形成,发展过程和现状特征,概括了长江三角洲城市连绵区形成的动力机制及其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提出了一系列实施长江三角洲城市绵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市场一体化引发生产要素的空间聚集与集中,为我国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长期较快增长提供了十分难得的机遇.依据我国市场一体化进程确定我国未来可能出现的大规模空间聚集与集中的区域.以城市间平均交通距离300km为标准,利用基于平均距离的空间网络聚类方法和城市消费市场数据,确定我国未来可能出现的10个规模比城市群更大的巨型区.这些巨型区是我国一体化程度和竞争力最强的地区,是我国扩大内需最有潜力的地区.建议我国实施面向2030年巨型区发展战略,优化和调整我国的城市化格局.  相似文献   

13.
中国城市群将成为未来中国城镇化的主要空间载体,也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而城市网络外部性是挖掘城市群经济增长潜力的关键途径。本文基于城市网络外部性的理论构建城市群城市经济增长的模型,运用空间计量的实证方法,利用2003—2019年中国12个城市群17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中国城市群城市经济增长的网络外部性及其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相比城市群外的城市网络外部性,城市群内的劳动力和技术产生更强的正向城市网络外部性,且城市群内部的高铁可达性可以强化劳动力的正向城市网络外部性,城市群内部的产业关联度可以强化技术的正向城市网络外部性。根据本文结论,加强城市群内城市间联系,完善城市群内交通基础设施,促进城市群内城市间产业关联,是中国城市群未来实现城市经济协同增长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城市化是以分散为特征的农村经济转变为城市经济的过程。城市依托两个前提即农业剩余财富前提和农业剩余人口析出前提得以产生。在城市体的产生过程中,聚集作用扮演着重要角色并有着双重影响:聚集经济造成城市的集中化发展,聚集不经济造成城市的分散化发展,这为城市群的产生奠定了基础。聚集产生二重乘数效应:由"聚集"作用导致城市"成长";由"成长"引致城市成长并进一步引发"聚集",城市规模是聚集经济与聚集不经济的均衡发展结果。  相似文献   

15.
任媛 《城市发展研究》2017,(12):129-132
使用北京市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分乡镇、街道年龄数据,基于空间统计标准差椭圆方法,研究了2000~2010年北京市老年人口分布及老龄化程度的空间聚集特征及其演化趋势。研究结果显示:北京市老年人口的空间分布格局正处于重塑的关键时期,这主要表现在,北京市老年人口分布及老龄化程度的中心保持不变,仍然向功能核心区和部分拓展区集中化聚集,向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扩散则比较缓慢,逐渐向西南方向的王佐、西红门、南苑等街道延伸。老年人口分布范围有扁平化的南—北收缩趋势,形成"中心高、外围低、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老龄化程度则有垂直化的南—北扩张趋势,形成"中心低、外围高,北高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16.
选取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城市群,利用多个指标模型综合评判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特征与发展规律。研究认为,三大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总体呈现经济上的分异和空间上的趋同。2003-2014年间,京津冀、长三角城市群内城市生产性服务业平均相对专业化程度均有增加,并主要表现为外围地区拉动;京津冀、珠三角中心城市的相对多样化程度有不同程度提高,城市职能趋向综合化,外向生产性服务能力增强。进而三大城市群形成了"专业化中心+专业化外围"和"多样化中心+专业化外围"两种不同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模式。空间集聚特征测度的结果显示,生产性服务业在三大城市群内部集聚均呈不均衡的极化发展趋势。受城镇化和工业化所处阶段影响,十余年间,京津冀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幅度最大,相对于其他产业的区位吸引力最强;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平均集中率最高;珠三角生产性服务业相对于其他产业的集中程度,相对于全国的平均占有率均较低,行业发展的相对优势有所减弱。  相似文献   

17.
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动态识别三大典型城市群空间范围,探讨中国城市群空间扩展的驱动机制,建立城市群空间演化的一般过程模型。研究发现:2010年,长三角城市群不仅扩展到苏北和浙南地区,而且沿长江扩展到安徽的沿江区县,江淮城市群已经成为长三角城市群的组成部分,区域性、网络化的城市群正在形成;在行政分割的制约下,成渝城市群实际上是由相互分割的成都城市群和重庆都市区组成;武汉城市群受到更多的政策性引导,正以武汉、宜昌、襄阳为支点形成初具规模的城市群。尽管经济力量是城市群空间扩展的核心驱动力,但制度因素、自然条件等对于中国城市群空间扩展的影响同样极其重要,在城市群发育的不同阶段,城市群空间扩展的主要影响因子也在发生变化。基于城市群空间扩展模式建立了城市群空间演化过程的五阶段模型。  相似文献   

18.
现代西方城市规划的起源,在于解决因城市人口快速增长而带来的公共卫生问题。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城市已经从单一的人口聚集单元向复合化、多元化的城市群演变。城市群的超大规模和高密集度,更易诱发突发事件发生后的次生灾害,城市群在面对各类突发事件时体现的防御举措值得我们思考。笔者对国内外韧性城市建设发展的经验和历程着手,提出从自检韧性、空间韧性、信息韧性、经济韧性和治理韧性五个维度来加强超大城市群的韧性建设。  相似文献   

19.
辽宁中部城市群高等级公路网络发育程度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级公路是城市群城际联系的快速通道,对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22个入网城市的最短路径矩阵为基础,选取通达指数、伸展指数、趋中指数等指标,对辽中城市群高等级公路网络的发育程度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辽中城市群高等级公路网络的发育程度在空间格局上呈现明显的"核心-外围"模式,通达指数最高的城市集中在中部地区(沈阳周围),较低的城市分布在外围地区;趋中指数排序与通达指数排序相吻合;作为城市群重要门户城市———营口的通达性丞待提高,城市群南北向高等级公路网络建设也需要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20.
借助于经济地理学的理论视角,使用城市引力模型对十大城市群"圈层"结构进行测度,然后对城市群"圈层"结构降低能源强度的影响程度及其时空差异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成熟的城市群和适度的"圈层"结构更容易降低能源强度。从空间维度上看,东部城市群"圈层"结构显著降低了能源强度,但在0.45边界标准之后,降低能源强度程度明显变小。中西部城市群"圈层"结构降低能源强度程度小于东部城市群,大部分结果仅在10%水平上显著。从时间维度上看,相机抉择使得政府节能减排战略未能实现预期目标,短期内弱化了"圈层"结构降低能源强度效果。控制行政分割等变量发现,政府干预更容易凸显拥挤效应的约束作用,借助市场和空间的力量更有利于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