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企业交叉上市由于面临着更为严苛的信息披露与法律监管,能改善公司内部治理水平与外部治理环境。通过2008—2012年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发现:交叉上市能抑制企业的非效率投资行为。进一步从股权结构的视角考察交叉上市对非效率投资的治理作用发现:企业的股权性质与股权集中度均能对交叉上市的治理效应产生影响。与国有企业相比,交叉上市对非国有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的影响更为显著;与国有相对控股企业相比,交叉上市对国有绝对控股企业投资不足行为的缓解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以2010—2017年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私募股权投资、内部控制和会计稳健性的关系。研究发现,有私募股权投资参与的上市公司其会计稳健性普遍高于无私募股权投资参与的上市公司,且私募股权投资持股比例越高,被投资公司的会计稳健性越好,因此私募股权投资在我国发挥了一定的公司治理作用,提高了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此外,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能显著降低私募股权投资对会计稳健性的正向作用,即内控较好的上市公司,私募股权投资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会削弱,因此私募股权投资和内部控制两者在提高会计稳健性方面存在替代效应。研究结论进一步补充了私募股权投资与内部控制公司治理作用的文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企业过度投资行为主要源于委托代理冲突,股权结构又是重要的公司治理机制。本文从股权集中度、股权性质、股权制衡、股权流动性和股权激励等方面,分析了我国特殊股权结构对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股权越集中和第一大股东为国家股时,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现象越严重,而增强股权制衡、加大股权流动性和增加股权激励,可以有效地缓解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  相似文献   

4.
宋薇  林艳 《财会通讯》2014,(11):61-63
本文运用我国2007到2011年间新公开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了私募股权投资对目标企业IPO的影响。结果表明,私募股权投资并不能对目标企业上市当天的股票表现产生积极影响,有私募股权投资机参与的公司首发当天的抑价度并没有低于无私募股权投资的公司。但私募股权投资却能对上市目标企业当年的经营表现产生积极影响,有私募股权投资支持的公司相较于无私募股权投资支持的公司IPO当年的净资产收益率要高。  相似文献   

5.
邱美凤 《财会通讯》2021,(14):76-80
文章选用制造业上市公司2007—2017年季度数据,分析投资者非理性高涨、非理性低落对企业显性财务迎合、隐性财务迎合行为的影响,并进一步观察企业管理者与所有者之间的代理冲突对二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投资者非理性高涨对研发投资存在负影响,对股权投资和盈余管理存在正影响,投资者非理性低落对研发投资和股权投资存在正影响,对盈余管理存在负影响.在投资者情绪高涨期,代理成本对企业财务行为迎合投资者非理性有促进作用,而在投资者情绪低落期,代理成本对财务盈余管理迎合投资者情绪不产生调节作用,对研发投资迎合存在逆向调节作用,对股权投资迎合存在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公司在资本市场上公开上市为背景,以是否具有私募股权融资背景为标准,选取了384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使用索洛余值法、随机前沿分析模型等方法,实证分析私募股权投资对改善企业生产效率的作用。研究结果发现,无论是否有私募股权投资,企业上市后的全要素生产率均高于上市前;有私募股权投资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在上市前要低于无私募股权投资的企业,但是上市后则超过了无私募股权投资的企业。  相似文献   

7.
学界认为公司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可以通过高质量的财务报告和及时的信息披露缓解,会计稳健性具有提升企业投资决策,降低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的治理价值。文章通过2009—2016年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研究发现,会计稳健性与投资过度、投资不足都呈负相关关系,即会计稳健性越高,越能有效抑制创业板上市公司的非效率投资行为,提高投资效率。进一步从股权性质角度出发研究表明,非国有上市公司的会计稳健性对投资不足行为和投资过度行为的抑制作用强于国有上市公司。  相似文献   

8.
股权分置试点对上市公司高管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股权分置试点方案的颁布对上市公司高管行为的影响不可小视。中国上市公司高管行为理论上应该受政治、法律和社会道德规范的约束,实际上,上市公司高管行为缺乏相应的约束已经成为影响上市公司社会形象的主要因素。因此,当整个社会将上市公司缺乏诚信,以及其资产被非法占有等一系列违法行为归咎于股权分置时,证券市场上,股权分置成为造成股市低迷的罪魁祸首。当社会将市场的注意力归向上市公司高管的薪酬,甚至认为上市公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第一大股东性质、股权制衡对投资的影响。结果发现:中国上市公司投资对现金流敏感的原因是投资过度;相对控股公司的股权制衡对过度投资行为起到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该文以我国金融类之外的A股上市公司2006-2009年存在大股东"掏空"行为的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对研发投资、股权制衡与上市公司"掏空"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存在大股东"掏空"行为的公司披露了研发投资情况的比未披露研发投资情况的公司"掏空"程度要大。另外通过进一步的实证研究发现:存在大股东"掏空"行为的公司其研发强度与该上市公司"掏空"程度显著正相关,而存在大股东"掏空"行为的公司股权制衡与大股东"掏空"程度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袁玲 《财会通讯》2010,(1):67-69,85
本文研究了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第一大股东性质、股权制衡对投资的影响。结果发现:中国上市公司投资对现金流敏感的原因是投资过度;相对控股公司的股权制衡对过度投资行为起到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上市公司更偏好股权融资,且大多存在委托代理问题,这就为投资者投资行为非效率提供了优良的土壤。本文就我国上市公司过度投资行为产生原因及其存在的现实基础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13.
我国国有企业有着特殊的制度背景,其投资行为有异于民营和其他类型的企业.文章以国有企业为研究对象,用上市公司数据证明国有企业股权特征、自由现金流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并对国有上市公司的改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以257家中小板制造业上市公司2005—2011年财务数据为样本,检验实行股权激励计划能否减少上市公司过度投资行为以及能否显著地降低经理人代理成本。研究发现,实行股权激励计划的中小板制造业上市公司相对来说更容易出现过度投资行为,其过度投资比例与自由现金流正相关;研究还发现,实行股权激励计划后并没有显著降低中小板上市公司的代理成本。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2000--2010年A股市场分配现金股利与未分配股利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Logit回归模型,实证考察股权结构(包括股权集中度与股权属性)对现金股利支付倾向(即是否支付现金股利)的影响.研究发现:现金股利支付倾向与股权集中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但当上市公司进入全流通后,这种正相关显著降低;从股权属性来看,相比国有上市公司,非国有上市公司更加倾向于支付现金股利,但这种差异并不显著,而进入全流通后,国有上市及非国有上市公司均显著降低了现金股利支付倾向程度.此外,当民营上市公司负债水平较高或面临较多投资机会时更有现金股利支付倾向;盈利能力较差的上市公司相比其他公司更有现金股利支付倾向.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我国制度背景,利用国有企业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实证检验了股权结构对我国国有企业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行为的治理效应.研究表明:股权结构在国有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治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国有股控股股东对国有企业的非效率投资行为治理效果不显著,国有法人股控股股东对非效率投资行为具有明显的治理作用.在股权高度集中和股权高度分散时,国有控股股东对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的治理效果较弱,相对控股股权结构对国有企业上市公司的非效率投资行为具有最优的治理效率.  相似文献   

17.
赵冰梅  吴会敏 《价值工程》2013,(19):148-150
在现在这个激烈竞争的时代,高管对上市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越来越大。高管是公司投资决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但是已有关于高管特征的研究仅涉及年龄、教育、任期、职业背景、社会经济地位等几个方面,较少涉及高管性别差异对上市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而高管性别差异又可能是影响上市公司投资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关于高管性别差异对上市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分析是必不可少的。本文从固定资产投资、无形资产投资、长期股权投资这三个方面进行考察,计算、分析由于高管性别差异对这三个方面投资比率的影响。从而得出优秀的女性高管和男性高管一样,可以为上市公司做出正确的、适当的投资决策。所以在任用高管时不应有性别歧视,应提高女性在上市公司高管中的比例,从而有利于高管做出对上市公司有利的投资决策、投资行为。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2001~2007年我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A股的非平衡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存在过度投资行为。大股东控制引发的利益协同效应与壕沟效应先后出现,导致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先减少后增加。股权分置改革之后,大股东通过过度投资谋取私利的持股比例临界值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9.
目前股改已近尾声,上市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所持有的被投资单位的股票将进入全流通时代,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具备上市交易变现的能力。这些限售股股东当中,有部分为上市公司,因参股其他上市公司获得良好收益而受到证券市场的关注。这部分上市公司在长期股权投资会计科目下持有的非流通股,因会计政策变更将在2006年年报中加以披露,证券市场也将会依据新的会计准则对这些股票进行价值重估,投资者可以从中挖掘出一些因持有巨大股权投资而价值被市场低估的上市公司进行投资,以取得较好的投资收益。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过度投资行为,信息不对称并不是主要原因,控制权收益才是关键所在。本文从我国上市公司的所有权结构出发,分析我国上市公司在股权融资偏好下过度投资行为普遍发生的形成机制,进而分析股权融资资金配置效率低下的成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