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财政本质是什么,已经形成了初步的认识,即我国的财政是公共财政。公共财政,也就是通过国家的经济活动,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市场失灵是我国公共财政存在的理论基础。也正是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决定了政府的服务方向。为了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政府应该为公  相似文献   

2.
公共财政始终是与市场经济紧密相伴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财政存在和发展的主要依据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所以 ,在市场经济国家称财政为政府财政、国家财政或公共财政。从这个意义上理解 ,公共财政就是国家以社会和经济管理者的身份取得收入并用于政府公共活动支出 ,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 ,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水平 ,实现经济均衡发展 ,促进社会公平与进步。按照公共产品理论 ,整个社会产品分为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两大类。公共产品是指政府为维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和社会经济稳定发展所提供的各种产品和服务 ,具体划分为纯公共产品(包括政权…  相似文献   

3.
公共财政,亦即市场经济财政,其基本职能就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充分体现“公共性”。社会保障是与市场经济相伴而生的产物,是政府出资举办的一种公共计划,是政府提供的一种公共产品,是社会公共需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促进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保证社会保障资金需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的一项重要职能。那么,财政应该拿多少财力来用于社会保障?  相似文献   

4.
周亚  周燕 《审计月刊》2007,(2):22-23
公共财政,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宗旨进行的政府收支或财政运行机制模式。我国财政体制向公共财政体制转变,标志着我国财政审计的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对财政审计将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公共财政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进行的政府财政收支活动模式,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并弥补市场失效的国家财政。市场经济要求和呼唤着公共财政,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财税部门推行新的财政管理模式,积极建立公共财政框架体系。  相似文献   

6.
<正>公共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通过政府的收支活动,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履行政府职能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经济活动。建立、健全公共财政,既是转变财政职能的内在需要,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一、公共财政的职能  相似文献   

7.
一、围绕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树立同级预算执行审计“创新意识”。公共财政是国家或政府为市场提供服务,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一种分配活动或经济活动,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种财政模式。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公共财政体制框架,是现阶段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8.
公共财政是指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进行的政府财政收支活动模式。建立和健全公共财政框架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也是转变财政职能的内在需要,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财政体制改革与发展的目标取向。顺应这种改革和发展趋势,在公共财政框架下财政审计该如何定位,向什么方向发展,本文就此提出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9.
公共财政是指以国家为主体,通过政府的收支活动,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履行政府职能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经济活动。公共财政体制的核心就是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政府将不再承担应由市场解决的事项,使财政资金的使用逐步转移到满足政府履行职能和社会公共需要上来,突出财政的公共性特点。政府财政资金在投资领域的投入方向主要是非经营性、非竞争性以及对国家经济发展有战略影响的项目。公共财政体制下,  相似文献   

10.
深化财政审计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围绕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寻求财政审计的突破口公共财政,是指以国家为主体,通过政府的收支活动,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履行政府职能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经济活动。它是建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产品”和“市场缺陷”上的政府收支活动,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种特有财政模式。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公共财政体制框架,是现阶段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根据公共财政框架的基本要求,将逐步加快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力度,进一步规范财政资金支出范围,创新财政支出方式,建立公共财政的支出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1.
曹智 《新远见》2010,(8):80-83
公共财政是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以政府为主体进行的分配活动,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制度安排。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是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稳定经济和监督管理。与计划经济时期的生产建设型财政相  相似文献   

12.
公共财政体制的财政审计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财政,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宗旨进行的政府收支活动或财政运行机制模式。我国财政体制向公共财政体制转变,标志着我国财政审计的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对财政审计将产生深远影响,正确把握今后财政审计的取向是十分重要的。一、适应政府职能转变,调整财政审计目标财政体制与政府职能密切相关,建立公共财政,是转变政府职能的需要。我国过去实行计划经济,形成一种“全能政府”观念,忽视了市场和社会功能。在这种政府职能观念的支配下,长期以来我国财政预算支出除维持必要的国家政权机构的正常经费外,把大量的财政资金…  相似文献   

13.
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公共财政体制框架,是我国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一项基本任务。所谓公共财政,就是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宗旨而进行的政府收支活动或财政运行机制模式,它是与市场经济特点和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一种财政类型,主要包括政权建设、国家安全事项、公共事业发展、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及对经济运行调控等。  相似文献   

14.
公共财政就是要解决社会公益问题,让大家都受益。比如教育方面,该免费就免费,要让大家有上学的机会。——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程法光所谓公共财政,指的是为市场经济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分配行为,它是国家财政的一种具体存在形态,即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类型.其本质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主要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进行的政府收支活动模式或财政运行机制模式;是国家以社会和经济管理者的身份从市场上取得收入,并将这些收入用于政府的公  相似文献   

15.
公共财政是市场经济的产物 ,它是建立在市场失灵基础上的 ,是解决政府如何最有效地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问题。构筑公共财政基本框架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转变的客观需要 ;是完善财政管理体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的重要前提。它必然会引起财政运行机制、预算管理和财政支出方式等一系列变革。构建新框架、建立新机制 ,正是当前转变财政职能、深化支出改革的迫切要求。公共财政框架的基本特征 :一是 ,着眼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二是 ,立足于非盈利性 ;三是 ,政府收支行为规范化。它主要包括公共收入制度、公共支出规范和公…  相似文献   

16.
公共财政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主要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进行的政府收支活动模式或财政运行机制模式,是国家以社会和经济管理的身份参与社会分配。并将收入用于政府的公共活动支出,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分,以允分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保障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  相似文献   

17.
一、公共财政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所谓公共财政,是指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通过政府的收支活动,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履行政府职能,提供公共产品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经济活动。公共财政的主要职责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农村公共财政是公共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是公共财政必须重点支持的产业,农民应该是公共财政的重点服务对象,加大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的力度,完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需要完成的任务十分艰巨。财政不可能在构建和谐社会上包打天下,但应当积极地有所作为。(一)民主法治。财政工作对民主法治建设的促进作用一般而言是间接的,但实际意义非常重大。比如公共财政建设,不仅要求政府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而且要求政府构建规范的公共选择机制,这个机制实际上就是要形成一套法制化、民主化的理财制度。公共财政要求预算管理科学化、民主化,预算资金要有完整性和透明度,财政信息要尽可能给公众一个可见的全景图和结构图。参与政府…  相似文献   

19.
公共财政 ,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目标 ,具有明显的“公共性”特征 ,它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界流行的财政理论 ,也是现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财政实践所普遍采用的。在西方财政学界 ,财政即公共经济 ,公共财政与公共经济的含义是一样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公共财政通常具有三个方面职能 ,即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和稳定经济职能。资源配置职能 ,是指运用财税手段将一部分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集中进来 ,通过财政资金的再分配 ,为各种社会公共需要提供资金保障。包括为国家机关正常运转和市场资源配置所不能解决的科学、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  相似文献   

20.
《国有资产研究》2008,(4):35-36
公共财政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国家为主体,通过政府的收支活动,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履行政府职能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经济活动。市场经济、公共需要、政府职能是形成公共财政的基本前提。公共财政,一方面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为政府履行职能和满足公共需要提供财力;另一方面又通过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政府职能,调节社会关系,维护市场秩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