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高薇 《城市经济》2004,(6):25-27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同时强调”五统筹”观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新阶段发展规律认识上的重要升华,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与发展,完整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是党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一次飞跃。科学发展观对城建事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具有直接的、具体的、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是衡量建设事业的新坐标、新尺度。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重要升华,也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次飞跃,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当前,郴州正处于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工业化发展的关键时期,要实现“经济强市、生态大市、旅游名市”的发展目标,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从政策和理论的高度对我党过去几十年的发展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并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下面结合三狮的实际,就科学发展观在三狮的实践作如下描述。  相似文献   

6.
马占江 《活力》2006,(10):11-1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这样完整地提出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的理论创新。但实践看,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和体制转换的过渡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部分地区还是把经济增长,特别是GDP增长作为发展的核心,仍然延续着传统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重发展速度轻发展质量,重经济效益轻环境资源,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利益,特别是一些经济落后地区,为了经济发展不惜一切代价,为了现实发展不惜祸及子孙后代。所有这些,都是现实的发展观念与科学发展观不相适应,而这种不适应的核心恰是领导班子和干部自身与科学发展观的不适应,由于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思维理念和决策目标上的偏差,  相似文献   

7.
《审计与理财》2005,(2):62-62
1、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就是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科学发展观成为2004年指导我国全局工作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8.
付永发 《活力》2006,(6):195-195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把它的基本内涵概括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科学精神是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它与人文精神一道共同构成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容。所以,我们要在科学发展、科学执政,以及全部工作中,让科学精神通过倡导来传播,通过实践来推进,通过坚持来强化,以科学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9.
蔡昉 《中国就业》2006,(6):9-11
一、科学发展要求统筹城乡就业 科学发展观主要表述是“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而统筹城乡就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五个统筹”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10.
张明池 《新远见》2011,(4):82-84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做到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动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这就是我们通常所指的科学发展观。做好食品安全工作,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加快推进改革和发展。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一、现阶段经济增长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经济增长方式是指推动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及其组合的方式,也是发展观的具体表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发展,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总量已…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经济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4.
早在2003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把它的基本内涵概括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关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发展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近年来又相继作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和要求,以及以“五个统筹”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这标志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社会保障作为促进社会经济事业发展的重要杠杆和“稳定器”,是其中的核心内容,在维护社会安全,保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科学、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应当看到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发展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问题和困难与发展和机遇并存。  相似文献   

16.
《湖南房地产》2004,(7):1-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这就是完整的科学发展观,这一发展观。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同样,对于我们加快住宅与房地产业发展具有明确的指导性。  相似文献   

17.
《企业与市场》2006,(9):61-63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提出了“五个统筹”的新要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从“发展是硬道理”到“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再到“科学发展观”,是贯穿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一根红线,不断反映了我们党和国家对发展问题与时俱进的新认识。提出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也是我们充分…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从科学发展的高度提出了“五个统筹”的概念,并把“统筹城乡发展”放在了“五个统筹”的首要位置。统筹城乡就业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它关系到农民的生存出路和农村的发展取向,是决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以城镇劳动者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劳动就业服务体系,其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已经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统筹城乡发展,是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的促进我国经济与社会全面、快速、均衡发展的新理念和新要求。兴城作为一个农业人口占80%的欠发达市,如何发挥好城市在经济、文化、技术和市场等方面的优势,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