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毛俊红 《物流技术》2014,(13):441-442,463
通过介绍社区养老物资配送体系发展状况,分析了物联网技术在社区养老物资配送体系中的运行模式,构建物联网技术下的社区养老物资配送系统,实现对社区养老物资配送体系的可视化和追溯性管理,帮助构建新型的社区养老物资配送流程管理体系,丰富了社区养老物资配送模式的理论研究成果,拓宽了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范围,为实现一体化管理社区养老物资配送系统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基站物资配送具有种类多、配送地域分散、设备体量大、物资种类多等特点,历来是通信运营商物资管理的难点。本文通过对基站物资两种常用的配送模式的分析,提出了针对不同基站设备采用不同的配送模式,整体优化基站物资配送方式,以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电力物资配送作为物资管理重要环节,物资配送管理得当与否,不仅关系着库存的周转率、仓储费用、物资供应成本,还直接影响着电力企业经济效益,决定着电力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对此,电力企业加大物资配送管理力度,探究电力物资配送现状,分析配送管理不合理现象,并制定电力物资配送合理化管理措施具有重大意义,急需解决。本文在掌握物资配送概念、作用、模式等基础上,分析电力物资配送不合理现状及探讨电力物资配送合理化管理措施,以推动电力企业健康长效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日益紧缺,资源的优化配置逐渐受到全球的重视,物资配送作为资源优化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电力物资配送管理不仅关系着库存周转率、物资的供应成本、客户的需求,还直接关系到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发展前景。在此背景下,很多电力企业制定科学合理的物资配管理措施,研究电力物资配送现状,打破了传统的流通分割和封锁的格局。然而,现代的电力物资配送体系仍然存在着很多管理上的不足,本文简单介绍了物资配送的概念与模式,挖掘了电力物资配送的不合理现状,并针对其不合理之处给予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国有大型煤炭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所需的物资品种繁多,库存量大,配套性强,管理要求高.这些物资的合理库存量、在企业内部的流通.以及企业生产所需的各种原材料的储存、管理.构成了企业物资配送的基本内容。因此,优化企业内部物资配送管理.降低物资配送成本,提高物资配送效率,已成为推动国有煤炭企业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文中通过对物流配送和工程物资基本属性特点等基本理论的探讨,分析工程物资配送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点逐一分析影响因素,从而为我国的工程建设企业寻找到不同情况下适合自己的最佳配送模式。  相似文献   

7.
物联网技术作为信息技术的代表,为诸多行业的管理和发展注入了全新的活力。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物联网与电力物资配送的融合应用成为一种全新的趋势。本文首先分析了物联网和电力物资配送的概念和特点,探讨了物联网技术在电力物资配送中的应用,包括物资追踪与监控、自动化仓储管理、智能调度等方面,接着,详细介绍了物联网与电力物资配送融合应用的关键技术,旨在为物联网与电力物资配送工作的融合与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赵建萍 《企业研究》2011,(12):30-30
加强合同和配送管理,构建现代物流网络体系是国家电网现阶段物资集约化管理建设需重点做好工作之一,所以推进精确配送是落实国家电网公司物资集约化管理的要求,也是公司物资集约化管理的一种提升。  相似文献   

9.
利用动态规划和整数规划,将最短路问题以及指派问题应用于应急物资配送,建立了非受灾区应急物资发送点与受灾区应急物资接收点之间的配送网络,将灾区急需的物资以尽量短的时间运送到灾区,提高了物资配送效率,降低了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同时保证了物资配送的有序进行,避免了无效配送.  相似文献   

10.
当前,社区末端物流配送遇到很多问题,线下实体店关闭,配送人力资源缺乏,社区管理经验不足等。面对困境,各地纷纷推出各种物流模式来加以解决,具有代表性的有某物流公司“酒仙桥模式”、某生鲜公司“流动超市”模式、智能设备配送模式。本文在总结原有的基础上为应急状态下的社区末端物流配送模式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文化民生视野下的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萍 《城市发展研究》2011,18(11):115-118
城市社区文化作为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最基层,与群众联系最为紧密,最能体现文化民生的价值理念.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不能单靠政府自上而下的推动,而应该对社区居民公共观念的培养等“内在公共性”给予更多的关注,提高社区居民文化主体意识和参与合作能力,增加社会资本存量,促进社区文化内生机制的建立,从而使社区文化建设真正回归到民生本...  相似文献   

12.
指出网络货运作为一种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新型物流运作模式,对整合社会零散运力、实现信息高效共享、促进物流行业降本增效作用显著。基于对网络货运平台业务流程的深入分析,从平台、货主、司机三者之间的关系,对国内三家典型同城网络货运平台的运作流程进行调查分析。针对监管不到位、市场竞争激烈、服务功能单一等常见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以促进新业态下城市货运配送行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城市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是发展现代物流业的主要内容,是适应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提高城市配送率和降低配送成本、减少城市拥堵、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手段。城市物流配送作为门到门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已经成为各大中城市物流产业链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城市物流配送关系到城市人民的菜篮子和米袋子,关乎民生问题,是一项惠民工程;城市配送关乎城市交通拥堵治理,是一项畅通工程;同时,城市配送管理涉及多个部门、诸多领域,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应积极加快促进和优化城市物流配送组织和运作模式,建立布局合理、运行高效、通行便利、绿色环保的城市配送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14.
新零售模式下社区生鲜“最后500m”的冲刺已成为生鲜农产品快速配送的关键问题。基于目前已有的配送模式:“社区+便利店”模式、第三方配送以及众包模式,通过层次分析法从服务水平、配送成本、客户体验三个方面对三种配送模式进行量化分析,得出每种配送模式在各层次的权重。研究结果表明配送中降低配送成本是关键,减少货物赔损率、提高客户满意度才能实现有效率的配送。  相似文献   

15.
方亚琴 《城市发展研究》2012,19(7):98-102,111
居民社区参与是当前社区研究中的一个热点。但对于居民社区参与的意涵到底是什么,是社会控制体制在社区这一日常生活场域中的延伸,还是公民社会与公民自治的发轫,不同的理论模式、不同的理论视角、不同的解释路径对此莫衷一是。本文对国家—社会关系模式下的公民社会视角和社会控制视角以及行动制度模式下的制度制约视角和理性选择视角下的居民社区参与研究进行了梳理和评述,并把社会互构论作为一种理解和阐述居民社区参与的新视角,试图在社会与国家以及行动与制度的相互建构、相互型塑的关系中理解居民社区参与的社会意涵。  相似文献   

16.
社区管理:由政府一统到多元自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管理模式是社区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我国当前社区组织管理是典型的政府管理模式,这种模式排斥了社区建设中主要的参与者社区居民与非政府组织等民间机构的参与权,对社区建设与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我国社区组织管理模式应当由政府管理向多元合作的自治管理模式转化,成立由政府、公民与非政府组织等民间机构的代表组成社区自治管理委员会,来保障社区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时,积极创造社区组织管理发展的良好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17.
杨益  冯海军 《价值工程》2011,30(5):140-141
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事关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合理的收入分配局面是国家长治久安的保证,也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本文在详细分析了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和影响的基础上,抽象概括出了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原因,并对如何解决我国收入分配差距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目前正进入城镇化时期,城市配送物流体系的建设是满足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生活消费需要的系统工程,通过建设城市配送物流体系可以推进城市经济现代化进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解完善产业结构,优化统筹市场资源配置,对打造经济升级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房价问题既是经济问题又是民生问题。确定房价收入比合理区间、探究居民住房支付能力对于政府制定住房政策,提高居民居住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南宁市为例,通过测算2006—2010年南宁市城镇居民房价收入比合理区间,研究不同收入群体对各户型住宅的购房支付能力。研究表明,南宁市居民购房支付能力呈梯级状分布,普通购房者面临购房困难、住房供给结构不合理,因此政府在调控房地产市场时要更具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20.
We analyze a model where the government has to decide whether to impose a lockdown in a country to prevent the spread of a possibly virulent disease. If the government decides to impose a lockdown, it has to determine its intensity, timing and duration. We find that there are two competing effects that push the decision in opposite directions. An early lockdown is beneficial not only to slow down the spread of the disease, but creates beneficial habit formation (such as social distancing, developing hygienic habits) that persists even after the lockdown is lifted. Against this benefit of an early lockdown, there is a cost from loss of information about the virulence and spread of the disease in the population in addition to a direct cost to the economy. Based on the prior probability of the disease being virulent, we characterize the timing, intensity and duration of a lockdown with the above mentioned tradeoffs. Specifically, we show that as the precision of learning goes up, a government tends to delay the imposition of lockdown. Conversely, if the habit formation parameter is very strong, a government is likely to impose an early lockdow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