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公民的单位角色失落后,社区空间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而目前城市社区研究多关注于社区自治、社区机制体制创新、社区参与、社区权力、社区服务等方面内容,对社区公共空间这种物质基础与社区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很少有人做研究.社区成员是社区发展的主体,只有社区成员充分参与到社区活动中来社区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公共空间则是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一个重要渠道,在一定意义上说公共空间开辟的程度决定了社区成员对社区事务的参与,进而影响到社区发展.  相似文献   

2.
影响网络社区用户参与的社会因素及其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普及,网络社区在中国迅速发展,网络用户的社区参与是网络社区成功的关键。文章通过对影响网络社区参与的社会关系因素进行研究,发现用户的“社区认同感”和“社区义务感”对于社区参与有着显著影响。而社区中“共同愿景”、信任和领导一成员交互全部或部分地对社区认同和义务的产生发生作用。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社区营造在台北市的操作经验为主轴,从"地区环境改造计划"、"社区规划师制度"、"地区发展计划"等政策推动,说明民众参与都市公共空间营造机制的建立:台北市社区总体营造的机制重组、社区规划师资深与养成制度的建立、研订"台北市社区总体营造条例"、社区服务资源网络的串联与社区规划教育的普及与深化等等.  相似文献   

4.
社区是实现城市低碳化的重要空间载体和行动单元,调动各方力量参与低碳社区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行动者网络理论为我们观察社区治理主体和结构提供了有益视角,结合武汉市D社区案例,探讨了低碳社区建设中党建引领多元主体构筑合作网络的过程,研究发现社区党委作为低碳社区建设的关键行动者,利用开放性的党建网络和包容性的协商平台,通过组织整合来重塑治理结构、制度嵌入来联结内外资源、价值导向来强化情感支撑的方式,成功融合行政、市场、社会等多方主体和资源,构建起了共建共治共享的低碳社区治理格局。  相似文献   

5.
网络社区的营销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社区是一群拥有特别兴趣、喜好、经验的人,或是学有所精的专业人士,透过各种形式的电子网络以及电子邮件、新闻群组、聊天室或论坛等方式组成一个社区,让参与该社区的会员彼此之间能借此进行沟通、交流、分享信息.  相似文献   

6.
社会资本视角下的社区治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微观基础,构建和谐社会应该从社区治理入手.社区居民之间普遍的信任、互惠的规范和通过社区组织所建立起来的致密的社会参与网络构成了社区社会资本,它们既是社区治理的基础,也是实现社区发展和社会和谐的社会资源.因而我们有必要培育作为社会资本的认同感、人际互信、平等交换规范和公民参与网络,以推进社区治理与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7.
《价值工程》2018,(12):80-81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社会需求日益多元化,人民对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要求逐渐提高,传统的自上而下的单一政府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目前的社会发展,政府职能开始发生转变,社会治理逐渐走向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网络式结构。本文基于网络治理的研究视角,通过对台湾重建区社区营造中各参与主体如社区行政组织、社区居民、地方政府、非营利组织、专家学者等之间的互动关系分析,探究不同主体彼此之间如何进行协商合作,以期从中借鉴社区治理中多主体协作的经验模式,对我国现阶段社区治理有所指导。  相似文献   

8.
本文旨在从规划师的视域初步探讨城市规划层面的城市社会学研究内容,包括社区发展规划、城市复兴与更新、社区物质环境整治、规划的公众参与、老龄化与社区养老研究以及城市公共空间研究等.同时以北京西单文化广场使用模式调查殚为案例,透视城市社会学在城市规划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如何保护历史街区形态,延续城市记忆是目前中国城市规划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以南通寺街—西南营片区为例,首先针对街区中开放空间进行功能、结构等方面的研究,并进行问卷调研,发现街区中开放空间存在的问题,了解居民对传统街区的发展要求。然后,以街区形态再生为目的,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接下来,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再生策略,如社区参与策划、人性化设计、功能多样性、街区文化网络等,使街区形态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再生。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了解当前学校参与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研究现状,分析相关研究的主要特征。对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牡丹江市三个城市的24所学校和18个社区就学校参与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现状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校参与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情况并对殷行街道学校参与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情况进行典型案例分析。研究认为:学校体育分管领导、教师和学生以及社区管理人员和居民对学校参与社区体育文化建设都持肯定与支持的态度,学校利用物力资源和人力资源都积极参与社区体育文化建设,主要表现在:学校体育场馆向社区居民开放,学校体育教师、学生及其他人员作为志愿者参与社区体育文化活动、作为社会体育指导员参与健身指导、参与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管理、帮助社区进行体质监测、到社区宣传体育文化健康知识等。学校参与社区体育文化建设,一方面有利于弥补社区体育文化建设中人力物力资源的不足、促进全民健身,另一方面学校在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与社区共享同时也丰富了学校课程资源、提高师生员工素质,为学校自身获得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对推动和促进学校体育事业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周华伟  沈伟雄 《价值工程》2013,(30):326-328
社区参与是公众参与的一种表现形式。探讨了社区参与的概念,认为社区参与有两个理论渊源即社区发展和员工参与,其中社区发展最初应用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计划,后被发达国家所认可并被广泛应用,而员工参与源于企业调动员工生产积极性、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需要;最后探讨社区参与的应用情况和指出今后社区参与要注重理论的创新,使社区参与理论更加完善和成熟。  相似文献   

12.
社会化商务环境中,虚拟社区成为越来越多企业进行价值共创的平台。本文从共创体验视角出发,整合权变理论、社会网络理论、价值共创理论,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分析虚拟社区环境对价值共创行为的作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研究访问频率的调节作用和顾客体验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虚拟社区环境对价值共创行为具有正向影响;顾客体验在虚拟社区环境与价值共创行为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访问频率负向调节虚拟社区环境与顾客体验之间关系。依据研究结论,提出积极培育虚拟社区环境、关注顾客体验与感受、基于顾客参与现状作出合理决策等启示建议,旨在促进企业与顾客之间形成稳定的互动关系,对可持续的价值共创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发生,对我国城镇化及人居环境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这场事关人民健康和社会安全的疫情防控战"疫"中,城市社区是整体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堡垒,是阻断疫情蔓延的重要空间。以安徽省Y县城C社区疫情防控实践为例,分析了大规模城镇化推动的城市空间重组给疫情防控带来的挑战,认为物理空间重组加大了疫情扩散与异地传播的风险,社会空间重组凸显了疫情联控与人口结构的矛盾,心理空间重组加深了疫情恐惧与社会心态危机,网络空间重组促使疫情防控与信息管理更加复杂。基于此,提出城市社区疫情防控的基本策略,即建章立制辅以精细化管理,严控物理空间的越轨行为;协同适应,营造社区共同体,筑牢群防群治的社会基础;扩展心理空间,释放情绪压力;净化网络空间,维护舆情健康与信息透明。  相似文献   

14.
方亚琴 《城市发展研究》2012,19(7):98-102,111
居民社区参与是当前社区研究中的一个热点。但对于居民社区参与的意涵到底是什么,是社会控制体制在社区这一日常生活场域中的延伸,还是公民社会与公民自治的发轫,不同的理论模式、不同的理论视角、不同的解释路径对此莫衷一是。本文对国家—社会关系模式下的公民社会视角和社会控制视角以及行动制度模式下的制度制约视角和理性选择视角下的居民社区参与研究进行了梳理和评述,并把社会互构论作为一种理解和阐述居民社区参与的新视角,试图在社会与国家以及行动与制度的相互建构、相互型塑的关系中理解居民社区参与的社会意涵。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meaning and scope of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the potential benefits for actors involved, practical obstacles, the shared responsibilities and related questions. It tries to explore the nature of participation in many contexts and attempts to analyze the concepts of "influence" and "power" in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Various appropriate questions are asked, and a number of answers offered.  相似文献   

16.
彭文峰 《城市发展研究》2011,18(12):134-136
社区参与是社区建设的关键环节,在社区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我国城市的社区参与存在总体参与率低、参与被动、渠道不畅通等问题,严重制约着社区建设工作的开展.只有增强居民的社区参与意识,完善社区管理体制和相关法律法规,才能进一步促进社区参与,进而实现社区自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社区的本原应归属社会学意义,在于居民的参与.当前,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如火如荼地展开,但居民参与环节却十分薄弱.美国学者梅尔霍夫的《社区设计》一书给了我们较大启迪.我们应当借鉴《社区设计》,使城市社区真正成为居民参与的场域.  相似文献   

18.
Building on three years of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and 30 life‐history interviews with activists in the Los Angeles community of Venice,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an ecological perspective to examine neighborhood participation and the reproduction of political conflict. As the official local space of community politics, the city‐funded Venice Neighborhood Council has experienced dramatic conflict. Observers have framed the conflict as occurring between liberal and conservative groups. Despite the history of conflict between so‐called ‘groups', the individuals involved are in flux. Venice is a complex arrangement of different neighborhoods and multiple interests. Tensions between long‐term neighborhood affiliations, formal bureaucracy and grassroots organizations affect how activists weigh competing associations embedded in the spatial landscape. The ecology of neighborhood participation underscores that conflict is not an outcome of stable substantive positions, but rather it occurs as the reassembling of overlapping and competing interests over time.  相似文献   

19.
The microcredit program has emerged as an important poverty alleviation strategy over the last three decades, and several studies have examined its economic impacts on the community well-being. However, far too littl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effects of micro credits on community social connection and solidarity. This paper aims to examine the application of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SNA)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the rural microcredit fund on community social capitals. In doing so, the data on interactions of four rural development groups' members before and after the microcredit project implementation were collected using participatory workshops in Neyzar village of Qom province in Iran. The data were analyzed by Ucinet software, and the socio-graphs were produced by the NetDraw applic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more people have been involved in the social interactions after the project implementation and ther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density and decrease in centralization of cooperation network. Furthermore, there were no important distinctions in centrality of people with various educational levels before and after the project implementation. Overall,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microfinance initiative considerably promotes the community social capital and participation in the rural development activities. Moreover, the SNA techniques are applicable as an impact assessment tool to investigate changes in community social capital.  相似文献   

20.
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的目的不仅在于保护其历史建成环境,保护其所代表的传统文化、民俗、社会关系等方面的原真性,更在于改善当地居民的居住环境,保持地区发展活力,以及促进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文中分析了现有历史文化村镇保护模式和途径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将传统城市规划和社区规划有效结合,建议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应采用基于居民参与、社区自治和自助的参与式社区规划新途径,并详细阐述了参与式社区规划在历史文化村镇保护中的适用性、工作过程和路线以及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