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业绩补偿承诺作为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中的重要契约安排,旨在促进交易的公平公正,维护交易双方的利益。但是现今市场上,过于乐观的业绩补偿承诺、过高的估值溢价以及巨额商誉等问题频现。业绩补偿承诺究竟是促进并购交易的公平,还是高估值、高溢价的幕后推手。本文在对业绩补偿承诺含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其产生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并据此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并购重组中为了平衡信息不对称风险和保障上市公司收益,业绩补偿条款在投资协议中被经常用到。但业绩补偿条款的会计处理方式却没有统一规定,不利于并购重组的继续推进。本文通过上市公司案例研究,探讨业绩补偿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3.
在非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中,为保护自身利益,不少上市公司选择与交易对方签订业绩承诺协议,但是由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还有待明确,实务中对业绩承诺补偿的会计处理也存在诸多分歧。通过梳理和解读具体准则,本文提出购买方应将业绩承诺补偿视为资产性的或有对价,按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进行计量,以期对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中业绩承诺补偿的会计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使用2011年—2013年间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市场的并购事件作为样本,研究了并购交易中的业绩补偿承诺对并购协同效应的影响,以及协同效应在并购双方之间的利益分配。文章结果表明,并购交易中引入业绩补偿承诺,可以显著提升并购的协同效应水平,这种协同效应的提升主要来自于业绩补偿承诺的信号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业绩补偿承诺在显著提高并购溢价的同时,也会提高收购方股东的收益。积极有效地运用业绩补偿承诺这一契约工具,能够有效地提高并购效率,促进并购交易双方达到“双赢”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2008—2016年有业绩承诺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并购中业绩补偿承诺条款的设置与兑现对并购业绩的影响,以及并购业绩未达预期产生的经济后果。研究发现,设定高增长率的业绩目标对并购业绩完成具有负面作用,采用股份补偿、非累计补偿、减值测试补偿以及双向业绩对赌对并购业绩实现具有积极作用。在承诺兑现过程中,承诺后期业绩目标压力更大,业绩完成率更低。在业绩承诺完成的经济后果方面,本文发现,未完成业绩承诺的并购相对于完成承诺的并购具有更高的股价崩盘风险,进行盈余管理的并购相对于未进行盈余管理的并购具有更高的股价崩盘风险。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并购重组市场中标的公司业绩承诺频繁落空的现象引发了资本市场各参与方的关注.利用2009~2019年间A股上市公司的并购交易及其业绩承诺协议履行情况数据,本文研究发现:(1)相比非关联并购,与控股股东存在关联的并购交易中,标的公司业绩承诺可靠性更低,即业绩承诺不达标的可能性更大;(2)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关联并购与业绩承诺可靠性的负相关关系越弱;(3)相比国有上市公司,关联并购与业绩承诺可靠性的负相关关系在非国有上市公司中表现得更强.进一步地,本文发现关联并购中标的公司倾向于做出更加激进的业绩承诺;相比非关联并购,关联并购活动中并购方控股股东更可能收购盈利能力差的标的资产;并购支付方式中股份支付占比越高,关联并购对标的公司业绩承诺可靠性的负向影响越弱.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并购重组市场业绩承诺频繁落空的现象提供了一个合理的理论解释,给资本市场各参与方更好地识别和监督关联并购活动中控股股东的机会主义行为提供了有价值的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标:研究中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现状、特征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研究方法:运用2005~2020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实际数据,结合已有的理论研究成果及政策着力方向,以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并重的方式深入研究中国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研究发现:近年来中国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无论是交易金额还是交易笔数都呈现整体上升的态势,尤其是在化解产能过剩,促进产业升级,服务国企改革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此同时,并购重组活动也面临着发展的桎梏,突出表现在:主并公司为推高股价发起并购,部分交易长期绩效难以为继,业绩承诺引致商誉集中减值,并购支付手段单一致使杠杆高企等。研究创新:较为全面系统地分析了中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发展脉络、新变化以及新问题。考虑横截面差异及纵向时间发展的框架有助于统一此前没有形成一致结论的理论研究。研究价值:拓宽和加深了学界、实务界以及政策制定者对并购重组的认识和理解;此外,还基于研究发现从内部治理、外部治理、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等维度就并购重组市场的健康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中小股东利益受到侵害的现象在企业并购重组行为中频频发生。为了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免受侵害,证监会出台了并购重组双方要签订业绩补偿协议的规定,规定要求被并购方要对业绩产生的差异进行补偿。然而,随着业绩补偿协议的广泛应用,其初衷并没有体现,中小股东的利益依然被控股股东以各种方式侵害。标的公司高估值、高溢价、高承诺是并购重组交易的"标配"。然而,众多研究表明,"三高"的背后往往伴随着承诺期标的公司完不成业绩目标、承诺期大幅亏损以及承诺方利用各种掏空手段进行利益输送的行为。本文首先梳理了关于中小股东利益保护和业绩补偿承诺的研究文献,指出现有文献研究的不足之处,以表明本文的研究意义。接着以奥瑞德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签订业绩补偿协议从市场反应和财务状况两个方面对中小股东利益的影响。最后提出了业绩补偿协议中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胡政  胡凯 《财会通讯》2021,(16):116-119
近年来,在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快速推进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包括股票非常规停盘、调节利润、标的资产控制权失控和高业绩承诺等,导致我国资本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降低,不利于产业结构升级和企业竞争能力的提升.基于此,文章分析了深市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交易数据,研究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特征、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现有监管政策体系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金执翰 《会计之友》2021,(4):114-119
实务中,上市公司对并购交易对方业绩补偿事项的会计处理较为随意,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质量。文章梳理了目前相关事项会计处理的有关规定,并以13家上市公司的并购案例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对比总结分析。研究发现,虽然目前对该事项的会计处理原则规定已比较明确,但实务应用中还普遍存在资产与收益确认时点不准确、交易性质界定不明确、列报方式随意、计量金额的确认方法未能做充分披露等问题。文章旨在帮助会计实务工作者理解并购交易对方业绩补偿的经济实质及会计处理规定、选择正确的会计处理方式,同时建议监管部门提高对相关问题的监管重视程度,并出台专门的文件对该事项的会计处理予以规范。  相似文献   

11.
《价值工程》2016,(4):28-30
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产业升级正稳步推进,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交易不断涌现。本文首先阐述了并购重组在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之后分析了并购重组过程中采用的估值方法和支付方式,最后对上市公司的并购绩效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并购重组类型分为关联交易与非关联交易,利用2009—2013年沪深两市主板A股制造业发生并购重组的200家上市公司的非平衡面板数据,研究检验了股权结构对这两种不同并购重组类型的绩效影响。结果表明,在非关联交易中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与并购重组短期绩效呈正相关,与并购重组长期绩效呈负相关,在非关联交易中,股权制衡度与短期并购重组绩效呈正相关与长期绩效呈负相关,在关联与非关联交易中,上市公司的控制人属性与并购重组绩效无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上市公司通过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实现重大资产重组,交易对方需要对售出的资产未来业绩实现情况作出承诺。若承诺业绩未实现,交易对方需要对承诺收益与实际收益的差异进行补偿,形成所谓的"业绩承诺补偿"。上市公司收到的"业绩承诺补偿"是作为"权益性交易",还是"损益性交易"进行会计处理?文章认为,上市公司应对"业绩承诺补偿"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并作出相应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14.
并购对上市公司业绩提升以及业务转型越来越重要,但并购重组形成的大额商誉,给上市公司未来业绩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商誉减值成为上市公司的主要风险。因此,防范与研究商誉减值风险是上市公司面临的重要任务。文章对近年来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形成的商誉进行分析,发现上市公司并购"轻"资产公司形成巨额商誉已成为普遍现象,资产质量风险问题突出。在剖析商誉构成及实质、现行商誉存在减值风险的基础上,提出了净化商誉确认、改进估值方法、对并购重组差额后续计量采用"在一定年限内摊销+减值测试"等相关设想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并购重组是上市公司借助资本市场盘活资产,实现外延式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北京辖区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典型失败案例入手,深入分析交易筹划、执行、管理等环节导致交易不达预期的风险因素,分别对上市公司和监管机构提出建议:上市公司要认清形势、明确目标、科学决策、提高整合监管能力,监管机构要保持定力、发挥监管合力、强化信息披露要求、优化并购重组市场环境,以期提示上市公司理性并购重组,推动我国并购重组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以我国2008—2016年A股上市公司发起的并购重组交易事件为样本,研究了管理层过度自信的上市公司在并购和重大资产重组交易中是否具有更低的目标企业业绩承诺可靠性,以及选聘独立财务顾问是否有助于抑制管理层过度自信对于目标企业业绩承诺可靠性的不利影响。同时,进一步探究了不同特征独立财务顾问的差异及经济后果。研究结论显示:管理层过度自信的上市公司更大可能会对目标企业虚高的业绩承诺水平和盈利能力过于乐观,因而在并购交易完成后更容易面临业绩承诺不可靠的风险;整体而言,上市公司聘请独立财务顾问并没有使目标企业的业绩承诺不可靠问题得到有效缓解,独立财务顾问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风险过滤职能;选聘独立财务顾问确实能显著提高存在管理层过度自信上市公司的业绩承诺可靠性,说明独立财务顾问确实能有效抑制管理层过度自信对目标企业业绩承诺可靠性的不利影响;进一步区分独立财务顾问的特征后发现,选聘目标企业所在地的独立财务顾问能更有效地缓解业绩承诺不可靠问题,但高声誉的独立财务顾问并没有呈现出更大的优势,表明上市公司在选聘独立财务顾问时,更注重地域特征,而非高声誉的独立财务顾问。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2011—2017年沪深两市发生并购重组事件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短期经营绩效和长期经营绩效两个层面利用实证分析法对中小投资者保护视角下业绩补偿承诺与经营绩效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业绩补偿承诺的实施与短期经营绩效显著正相关,与长期经营绩效显著负相关,同时业绩补偿承诺采用股份补偿方式时比现金方式更能对经营绩效产生促进作用;中下投资者保护对业绩补偿承诺与经营绩效的关系起到较好的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刘小刚 《财会通讯》2022,(4):108-113
在并购重组过程中,上市公司或其实际控制人总是处于主导地位,而中小投资者处于弱势地位.因此,为维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监管机构强制要求参与并购重组的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必须进行业绩承诺,并在业绩未实现时给予补偿.这样的措施能否真正起到保护中小投资者的作用呢?特别是并购双方处于同一控制下,资产置入方如果通过资产置换实现了借壳上市,其行为会对中小投资者造成较大影响.因此,文章以佳电股份为案例,分析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在净资产估值、业绩承诺、财务操纵、赔偿投资者等环节与投资者保护问题.并提出了针对同一控制下借壳上市、业绩承诺与中小投资者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中内幕交易法规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逐步深入和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我国产业格局面临着深度调整,客观上促使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活动日趋活跃。然而在我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进程中,内幕交易行为甚至股价操纵行为却常常如影相伴,不仅侵害了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而且给上市公司的重组造成很大困扰,严重妨碍了资本市场的公平与效益。有效控制和减少上市公司重组中的内幕交易行为,对于完善资本市场功能和保护广大投资者权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业绩承诺制度在保障上市公司收益的同时,也成为利益输送、内幕交易、盈余管理等问题滋生的温床,业绩承诺是降低还是加剧了收购方风险?基于这一研究视角,以2009~2017年实施并购并签订业绩承诺协议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业绩承诺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业绩承诺越高,股价崩盘风险越大;在目标公司采用非纯股权补偿方式、交易规模更大以及制度环境更差的地区,业绩承诺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关系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高溢价所蕴含的预期业绩并未整体实现导致股价存在高估,这是业绩承诺加剧股价崩盘风险的传导机制;并购后业绩下滑可视为股价高估的信号,此时业绩承诺与股价崩盘风险的关系更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