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7 毫秒
1.
空间生态规划着重于研究城乡土地和空间资源,达到城乡土地和空间资源合理配置.辽宁本溪市南芬区属山地资源型工矿城镇,由于空间用地类型配置不合理,中心城区环境污染严重,而广阔的乡村空间资源未尽其用.为此,有比要对南芬全区城乡空间进行生态规划,本文围绕生态优先、整体优化、经济优效和社会持续等方面探讨了南芬空间生态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2.
基于新型城乡关系社会、经济和空间层面的内涵,分析了新型城乡关系导向下的乡村空间转型的趋向。结合苏南乡村空间转型,探讨了新型城乡关系下乡村生活、生产、生态"三生"空间转型的隐忧,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规划应对策略。认为,新型城乡关系导向下的乡村规划应注重"三生"空间转型的引导:生活空间注重功能更新与公共空间重组;生产空间注重农地集聚与内生增长;生态空间注重生态确权与生态管控。  相似文献   

3.
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阶段,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许昌市城乡统筹发展推进区生态绿地系统规划坚持区域整体发展、可持续发展、田园城市等的规划理念,按照<许昌市城乡统筹发展推进区总体规划>所确定的组团式空间布局和紧凑型节点走廊发展模式,以双向思维的方式,充分利用本土景观空间形态,以农田、河流、花木基地等生态因子为组成要素,对各类资源加以保护、开发,构成城乡空间的绿心、绿带、绿道,形成绿色生态网络,与许昌市中心城区、长葛市区一起,形成连续的连接城乡、形态丰富、功能互补、有机融合的城乡生态绿地系统.在区域层次上进行大地园林化探索,为城市化发展新时期的城乡绿色空间规划建设进行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4.
基于城乡统筹下的乡村规划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正旭 《民营科技》2008,(1):175-175
加强上统规划实现城乡规划的整体统筹,实现城乡联动发展,建立都市型,宜农产业框架,提出了城乡田地依筹发展,指导村屯整体用地,进一步论述了域张空间信筹建设下持续发展的村屯体系。最后介绍了分析指导协调推进新农村建设规模。  相似文献   

5.
作为具有多目标导向和多功能综合的绿色网络体系,绿道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功能逐步成为研究应用的重要方向之一;文化线路作为世界遗产研究的前沿概念,注重背景环境和相关区域的整体价值,以文化线路作为绿道规划选线的基础,增强了绿道的可识别性和历史感.通过对草原丝绸之路(元上都至元中都段)文化线路要素(背景、内容、作为整体的跨文化意义、动态性与环境)、关联区域(空间关联、视觉心理关联、城乡体系及交通关联)、敏感性(地形地貌、水体、植被覆盖、土地利用、遗址缓冲区)分析,提出绿道选线原则、方法及服务设施规划指引.  相似文献   

6.
东西部地区城乡统筹规划模式思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正在推进城乡总体规划的重庆各区县为西部地区代表,通过与东部部分典型地区已开展的相关工作进行对比,试图揭示我国东西部地区不同的城乡统筹规划模式.城乡统筹规划编制的开展,首先要应对规划体制分割的问题,这也是东西部的共性问题;而城乡统筹中的实际发展问题,则属于东西部的差异性问题.西部地区城乡统筹规划在借鉴东部地区经验的同时,要采取"城乡协调"的模式,以寻求规划城乡的全覆盖、相关规划的衔接整合和规划对主要问题的应对.  相似文献   

7.
规划已被公认为各级政府塑造未来、整合资源、调控发展的基本手段,是城乡建设的蓝图、管理的依据、发展的目标。没有好的规划,就不可能有繁荣舒适的城市、美丽富饶的乡村。现立足于国家城乡统筹的大背景,围绕"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心镇(村),首要的重点工作就是立足人口和产业集聚,抓好城乡统筹规划,为镇(村)发展落实空间、做好引领。  相似文献   

8.
通过论述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地下空间规划的地位和作用,认为地下空间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城全要素管控体系中发挥着与地面规划同样重要的作用.同时提出地下空间规划应重视资源评估和空间预留,在与地面规划协同方面应注重空间整体、专业统筹、平战结合、盘活存量,结合已有实践经验与应用创新,形成新时期地下空间开发...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城乡空间利用生态绩效的概念和内涵,总结了城乡空间利用生态绩效下降的具体表现.基于城乡空间利用视角,从土地资源的“总量配比”、景观格局的“过程引导”、规划用地的“管理控制”三个方面认识并分析了生态绩效的内在机理.  相似文献   

10.
西南英格兰乡村规划对我国城乡统筹规划的启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详细剖析英国西南英格兰乡村规划思路与方法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城乡统筹规划存在的问题,认为"空间全覆盖"的理念是城乡统筹规划的前提,功能分析是规划的基础,县域是城乡统筹的最佳空间单元,集镇是城乡统筹规划的焦点.  相似文献   

11.
苏南模式开启了苏南小城镇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局面,但当前乡镇企业发展主导下的城乡混沌空间已开始阻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分析苏南小城镇当前空间发展的困境,提出城乡一体化空间规划应当从建立城乡空间新秩序、实现城乡空间与功能同步转型、积极融入区域发展及全面提升城乡空间品质等四个方面着手,引导城乡空间健康发展,以促进包容性增长。  相似文献   

12.
城乡规划法的价值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规划法本质上与时空发展的状况具有耦合性,其范式是不断演进的.2008版城乡规划法是新时空精神的升华,内容框架和价值取向都有较大的创新.该法体现了利益主体的多元化,表现了从"计划"到"市场"的转型,反映了空间上的城乡统筹导向以及策略上的公共政策属性.同时,2008版城乡规划法在规划协作、规划体系等方面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解决和修正.  相似文献   

13.
城市与乡村是一个有机体,城乡关系是最基本的经济社会关系,也是国家和区域内最重要的相互依赖关系,只有两者均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相互支撑。如何防止“空壳化”及其带来的农村萧条,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这是中央文件首次提出城乡融合发展的概念,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根本保障。因此,将城市和乡村置于“人口—产业—土地”整体性的网络中重新审视两者的逻辑关系,科学分析研判城乡发展的演进过程,系统甄别城乡融合机理特征,有效把握城乡融合发展的趋势规律,构建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这一新型解释框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张翼  吕斌 《城市问题》2008,(3):30-34
传统"苏南模式"促进了苏南地区乡村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但在城镇化加速推进的背景下,制度缺陷使得传统模式面临空间和效率的多重困境,城乡统筹的需求和动力愈发显著.以资源配置效率提升和利益主体能动性发挥为切入点,分析了城乡统筹发展的路径选择及具体思路,并以无锡市滨湖区为例,提出基于统筹城乡产业与空间的现代农村发展策略及其具体的操作模式.  相似文献   

15.
提出在为口岸小城镇做总体规划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并以黑龙江省饶河镇为例分析其规划的立意和主题思路,强调口岸城镇产业化、生态环境、城乡一体化建设在东北地区小城镇总体规划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城市新区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产城融合。在中国城市新区建设中,产业发展与城市发展不能有机融合的现象非常突出,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社会服务的基础薄弱和城市主体功能不强、职住分离严重、进入行业难以达到预期等一系列问题。中国城市新区的产城融合也积累了一些有代表性的成功模式,比如工业园区转型模式、卧城转型模式、平地造城模式等。其他地区的城市新区建设可以借鉴这些模式,制定合理的产业发展战略,实施正确的社会化规划,实现新区各部分的有机成长,构建体系化的新区服务网络来促进产城融合。  相似文献   

17.
城乡物流一体化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基础性环节,文中选取浙江松阳县为实证案例,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对城乡物流一体化各影响因素进行评价,结论表明,城乡物流业产值、城乡公路里程、城乡物流量等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区域经济增长。据此,文中提出了进一步推动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青海省在建设高原美丽城镇示范省的过程中必须走建设复合型产业城镇的道路,把有限的社会资源集中起来,形成城镇产业体系完整、社会服务体系优质高效的城乡产业深度融合的发展模式。这样可以实现城乡居民共同富裕的社会发展目标。这是青海省建设高原美丽城镇示范省、实现青海省城乡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城乡统筹发展的机理与途径——以重庆市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特征显著,科学统筹城乡发展意义重大.分析了相关理论对统筹城乡发展的启示,包括发展经济学中的二元经济理论、城市规划理论、共生理论以及区域经济学中的相关理论,以系统的思维和视角阐释了科学统筹城乡发展的机理.以重庆为例,探讨了科学统筹城乡发展的对策:优化对外空间格局和内部空间结构,降低对外交流成本,建立可持续盈利空闻;土地、户籍、社保制度的整体变迁和创新;加强乡镇与企业、智力机构、金融机构对接和城乡间信息对接的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20.
城乡统筹发展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珂 《城市问题》2011,(8):10-17
在城乡统筹发展进程中,对城乡统筹发展水平进行客观的评价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最近十来年,针对统筹城乡的评价指标体系,已经有不少研究。许多地方政府已经在运用评价指标体系评估本地区的城乡统筹发展情况。从数量特征、指标体系、理想值的设定方式、权重的设置方式以及城乡统筹发展阶段划分五个方面对已有文献进行梳理和评论,并指出值得继续研究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