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讲到企业利益我们听到最多的是股东利益,仿佛股东利益代表了企业利益。但在实际价值链中.企业利益中不但包涵了股东利益。还包涵了社会政府利益、顾客(销售商)利益、配体供应商的利益、员工利益,显然企业利益代表一个经济群体的共同利益。企业与其他四方的利益:即价值关系如果中断了的话,整个经济利益共同体将无法运转,各方利益难以实现。企业存在也就毫无意义。  相似文献   

2.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张维迎教授最近在该院举办的一次研讨会上提出了新论:“改革的基本前提既得利益(用词不当,应是维护利益)。改革必须补偿下游利益群体”,“改革使相对利益受损最大的应是领导干部。其次是工人,接下来是农民”。他还提出:“正确的观点是不需要投票的.否则就谈不上尊重科学。”  相似文献   

3.
肖进中  张建 《民营科技》2007,(5):67-67,2
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区分是公法学上的一个基本任务。介绍了德国学者对利益的界定,给出了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关系,并着重总结出区分二者的相关标准。  相似文献   

4.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集团内部,存在着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不同的经济利益关系,如:作为出资人的股东利益、作为代理人的经营利益以及作为劳动的职工利益等。这种不同的经济利益关系改变了原计划经济体制下单纯以维护国家利益为主的企业经营形式,形成了以满足股东利益最大化同时又必须顾及经营和劳动利益的企业经营目标。  相似文献   

5.
谈企业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借鉴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将股东、经营者、职工、债权人、政府、供应商和消费者七个主体界定为企业的主要利益相关者,从显性契约利益及隐性契约利益两个角度分别分析了他们在企业中的利益要求,并指明了各种显性利益的保障契约:  相似文献   

6.
迟忠波 《中外管理》2014,(1):113-113
公司与公司股东的利益是一致的吗?其实,二者看似有相同的利益,但当公司实际运作起来后,人们会发现,有时候股东利益与公司利益是冲突的。甚至个别股东会为了自身利益,损害公司利益。  相似文献   

7.
企业财务目标是公司财务管理理论框架研究的逻辑起点,也是公司财务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企业财务目标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企业制度的变迁而不断发展变化。从历史上看,企业目标经历了由股东利益至上到利益相关者利益至上的过程,与之相对应的企业财务目标也由股东利益最大化发展到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企业拥有众多的利益主体,  相似文献   

8.
现在许多文章都在探讨消费者利益和企业利益的对立性,认为企业从自身的经济利益出发,必将尽可能地扩大其超额利润,在市场上体现为追求更高的价格;而消费者也从自身的利益出发,期望以尽可能低的支出,获取尽可能多的使用效能。在市场上则体现为追求尽可能低的价格。实际上,理性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交易行为是以合理价格实现的.这一价格体现了消费者和生产者利益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9.
刘琳 《西部财会》2012,(6):67-7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进行合理的利益协调,而中国社会利益关系失衡的现状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及其本质要求出发,分析我国利益失衡的现状后,从而提出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下利益协调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0.
倪娅 《审计月刊》2006,(12):36-36
形成虚假财务报告的根源在于内在利益的驱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报告的提供者和使用者之间的利益关系错综复杂,在有些情况下相互利益一致,有些情况下存在利益的冲突甚至相互对立,因此,利益各方对财务报告的要求不同。财务报告的制造者为了满足各方的不同需求,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弄虚作假,形成虚假的财务报告来欺骗某些或全部的财务报告使用者。  相似文献   

11.
由于财务决策的过程是相关利益各方博弈的过程,不同利益相关者出于不同的利益诉求左右着企业的财务决策。本文对此问题进行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12.
所谓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不能仅仅以最大限度地为股东们营利或赚钱作为自己的唯一存在目的,而应当最大限度地增加股东利益之外的其他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这种利益包括员工利益、消费者利益、债权人利益、中小竞争者利益、当地社区利益、环境利益等内容,既包括自然人的各种权利和利益,也包括自然人之外的法人和非法人组织的权利和利益。  相似文献   

13.
他是百姓利益的忠诚守护者;他是标准化工作的先进工作者;他没有官儿架子,有的只是一颗对人民高度负责的赤诚之心。在三年的时间里他顶住各方面的压力,查处了17起关系到本溪市人民身体健康和经济利益的特大案件。如果您要问他是谁?本溪市民会给您一个铿锵有力的回答:“樊希武”。初见樊希武,这位已是不惑之年的男人脸上透露出独有的刚毅和顽强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23年的工作生涯里,樊希武正是凭着这种顽强的精神,为全体本溪市民的生活和健康付出了自己的火热青春和辛勤汗水。  相似文献   

14.
修玮 《财会月刊》2006,(3):26-27
公司财务战略具有全局性、长期性和重大性等特点。公司各利益主体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动机,会积极参与财务战略的制定,并且各利益主体之间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各种冲突。本文分析了股东、债权人和经理人的利益动机.以及各利益主体是如何影响公司财务战略制定的。  相似文献   

15.
第一“高”:高瞻远瞩 企业做品牌必须眼光远大,在确保短期利益的基础上放眼未来。简而言之就是,品牌要经得起短期利益、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三重考验。  相似文献   

16.
第一“高”:高瞻远瞩 企业做品牌必须眼光远大,在确保短期利益的基础上放眼未来。简而言之就是,品牌要经得起短期利益、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三重考验。  相似文献   

17.
诚信问题不能简单从道义上进行谴责,需要从根本上探讨,需要从制度上、从分配制度上研究,在“2002中国信誉论坛”上,国家经贸委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忠明的观点得到了与会者的热烈反响。谈信誉不能从表面上探讨,信誉与利益分配机制有重要的关系,创造财富的人如果不能享受相应的财富,就很难保证他讲究信誉。一个合理收入分配机制和完善的法律制度设计,才是讲求信誉的保证。  相似文献   

18.
成功的客户关系管理需要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妍 《中外管理》2005,(2):15-16
对于是否上CRM,国内企业考虑最多的是股东利益而非客户利益,更少人将它与员工利益联系起来。然而,IBM的调查表明:当CRM的目标与员工目标一致时成功率才最高,而股东利益最大化对成功的正面影响只有1%!  相似文献   

19.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公司不能仅以最大限度地为股东营利或赚钱作为唯一存在目的,还应最大限度地增进除股东利益外的其他社会利益。其他社会利益主要包括员工、顾客、消费者、社区、客户、政府等在内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从这一意义上讲,企业社会责任是与利益相关者理论相一致的。按照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目标要从股东价值最大化转变为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当然,股东也是利益相关者的一部分。国际上对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表述目前还未形成统一的定义,一般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区别于商业责任,是指企业除了对股东负责,即创造财富外,还应对社会承担责任,  相似文献   

20.
最近几个月,中央、国务院十分强调处理好收入分配方面的利益关系,市委、市政府出台了许多保障民生关心群众的政策措施,这充分表明,协调并解决好各类社会群体的利益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中心环节。由此,协调并解决好企业内部群体利益,是构建和谐企业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