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试论低碳城市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在对低碳城市相关文献梳理把握的基础上,以中新天津生态城为例,深入研究了低碳城市的含义、构成低碳城市系统的基本空间单元、支撑低碳城市运转的体系、低碳城市的生态系统及社会系统等内容,并基于案例分析的结论,提出我国建设低碳城市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2.
低碳生态城市:三维目标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低碳生态城市不仅以低碳发展为主要特征,更加注重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基于这个思想,构造了自然生态、经济低碳、社会幸福三维的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空间结构模型,并依此建立了包含生态指数、低碳指数、幸福指数三维目标的多层指标体系.最后,借助空间向量思想提出了一种在度量生态指数、低碳指数、幸福指数和发展度、持续度...  相似文献   

3.
建立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是指导生态城市建设的主要方法.作者在参考中新天津生态城规划、总结已有生态城指标体系编制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潍坊滨海所处的区域发展要求和自身发展特色与条件,介绍了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中的技术方法,提出了潍坊滨海生态城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4.
中新天津生态城的建设是实现滨海新区开发区生态城区和天津市建设生态城市目标的重要举措,对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意义重大。为规范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态城市正在从概念走向实践。生态城市建设和管理与传统的城市管理模式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一个多中心治理过程。中新天津生态城在建设与管理过程中探索了多元共治的治理模式并积累了相关经验,为其他地区建设生态城市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6.
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战略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17  
未来20年,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持续快速推进将成为影响中国乃至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事件。发展低碳生态城市应该研究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战略,确定低碳生态城市发展任务,遵循城市功能和低碳生态城市发展要求,合理发展城市工业;科学规划、合理引导低碳生态城市发展,完善规划指标体系,推行规划环评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同时以全方位的可持续交通系统引导城市高效节能运转,构建可持续城市交通系统;研究推广节能技术,推广绿色建筑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为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提供技术保障;推进体制创新,改革财税体制和考核体系,为发展低碳生态城市营造制度环境,改革城市政府行政管理体制,转变和优化城市政府职能,促进低碳生态城市发展。  相似文献   

7.
低碳生态城市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标志的节能、环保型城市,是一种在生态环境综合平衡制约下的全新城市发展模式.本文在低碳生态城市信息监管现状和原因分析的基础上,依据低碳生态城市监管系统的监管功能,构建“三合一”的低碳生态城市信息监管平台,并提出相应的管理与发展对策推进低碳生态城市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系统学、区域经济学和演化经济学视角,探讨了城市低碳竞争力的内涵和形成机制,并以济南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根据系统论,城市低碳竞争力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城市低碳发展相对独立运作产生的低碳竞争力和城市与外部区域之间低碳发展相互作用形成的城市低碳竞争力。根据区域经济学理论,低碳经济生产要素供给的城市差异、集聚低碳经济、低碳经济转移成本、城市动态比较低碳经济优势、低碳需求的城市差异、城市低碳经济结构、城市低碳文化和城市低碳公平是城市低碳竞争力的主要影响因素。根据演化经济学理论,以上任何形成因素的创新均影响城市低碳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基于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现状,在低碳生态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结合现有部分低碳生态城市的控制性详细规划,运用案例分析、文献分析、专家访谈等方法,提出并构建低碳生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指标体系,以此为基础对已有低碳生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在传统控规基础上提出增补指标,并对增补指标运用问卷调查、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研究方法,简化得到最终的低碳生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增补指标体系,包括4大类,9中类,共28个指标。最后将增补指标结合传统控制性详细规划已有指标,构建出以41个指标为主的低碳生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指标体系,为实现城市的低碳生态目标提供理论选择,并为编制低碳生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0.
低碳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应对全球气候问题、能源危机问题、生态环境问题的必然选择。我国西部地区能源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脆弱,受地理位置和发展理念的制约,社会经济发展严重滞后。因此,选择低碳经济模式,通过发展低碳农业、低碳工业、低碳城市和碳汇减碳,将有效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最终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生态城市是应对我国转型期城镇化困境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对已有生态城市的理论研究、实践总结基础上,分析提出了生态城市的内涵、特征和类型;针对当前生态城市建设的不足,提出了今后的思路转变方向和新型规划技术,包括:整合基础设施和空间布局,进行一体化设计;建立"目标—要素—指标"引导的生态型规划控制体系;采取时间分层设计,提高空间使用效率;运用适用型、经济可行的生态技术;构建社区为主、双向互动的规划实施机制等。  相似文献   

12.
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既是对生态城市建设工作的评价工具,也是指导生态城市建设的指导纲领。本文从制订单位、制订目的、指标架构、指标项构成和指标赋值等方面对四个典型的指标体系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了指标体系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对指标体系的深入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选取6个典型城市作为案例,对古今生态城市发展的成功经验进行分析和总结,提炼其精华,再分别从选址与规划设计、城乡一体化发展、生态环境修复与改造、资源综合利用、保障性住房建设、老城保护和更新6个重要领域得出经验借鉴,为今天的生态城市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城市群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群是推进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主体形态,也是区域重点开发及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形式.城市群的发展不仅能够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而且能够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从而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从概念、模式、形成机制、空间结构、协调发展以及发展阶段与判断指标体系等方面对城市群国内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综合,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我国近些年生态城建设呈现出数量多、规模大、发展速度快的特征,目前全国已出现一百多个大小不等的新建生态城项目。但这些生态城是否都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受到学者和公众的质疑,因此迫切需要全面了解当前我国生态城建设的基本情况和特点,总结其发展态势。本研究针对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实践,分析其类型、分布特征、产业特征和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制定生态城市发展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白静 《价值工程》2011,30(30):79-79
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内外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中新天津生态城于2009年10月发布了《中新天津生态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及《技术细则》,该评价体系为天津生态城绿色建筑的规划、勘察、设计、建设和管理提供详细的评判依据。  相似文献   

17.
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先决条件,面对我国东西部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和谐社会的建设要以西部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为突破口。从区域创新的角度出发,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西部12个省域进行了区域创新能力评价,并提出了和谐社会建设中提高西部省域创新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宋宝瑞 《物流技术》2012,(13):168-170
在充分分析制约区域农产品物流一体化发展的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区域农产品物流一体化的具体措施,研究表明促进区域农业物流一体化建设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指导,从中汲取有利的理论成分和创新观点,坚持以农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开展农业物流一体化建设。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中国地区发展差异进行实证分析,运用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以及下属行政区的人口和GDP,采用下梯形法分别计算2000年、2012年三个层次的区位基尼系数:全国基尼系数、三大地带即东中西部基尼系数、各省区基尼系数系,并将三者进行时间纵向与区域横向对比,揭示了十年来中国地区及地区间区域发展差异变动的规律。研究结果显示,从2000年到2012年期间,全国范围的经济差异有所缓解,但东部和西部地带及部分省区内部经济发展差异显著变大。文章据此提出的相应政策建议是,区域政策应当从过去的粗放型向精准化转变,政策的着力点既要关注后发地区中的后发地区,也要关注发达地区中的相对落后地区,同时还要关注被大城市阴影遮蔽的小城市和农村地区,实现区域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城市恶性竞争已成为我国城市区域发展和壮大过程中的重要阻碍因素.要创造和谐的城市关系.重塑和谐的城市文化是必要的一环.中国传统文化的"义利现"、"整体观"以及"和合"文化等儒家文化的核心价值,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传承和不断创新,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和争互补、和争相济、和争共存的和谐的和有活力的区域文化,是建设和谐城市区域的必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