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 毫秒
1.
在当前中国现状下,公允价值计量与契约相关性问题的研究对于中国上市公司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为此,文章从“内部契约对公允价值计量的影响”和“公允价值计量对内部契约的影响”两个角度对公允价值计量与企业内部契约的相关性进行了理论分析,最后提出了研究结论与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何春艳 《财会通讯》2010,(12):113-115
本文从决策有用性的信息观与计量观出发分析了公允价值产生的理论根源,结合公允价值在上市公司的实际应用情况指出了公允价值计量的不足,对企业如何应用公允价值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会计计量属性中公允价值被认为是金融工具最具相关性的计量属性,对衍生工具则是惟一相关的计量属性。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现行市价、可变现净值、现值这些计量属性的关系如何,这些基本理论问题如果不能得到解决,将会影响公允价值在实务中的应用。笔者厘清了公允价值与其他会计计量属性的关系,并公允价值的估价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金融危机爆发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受到理论和实务界的质疑与争论。本文认为,公允价值计量对金融危机只是起到了放大作用,而非金融危机的根源,即便停止使用公允价值这种计量属性,也不能解决金融危机本身的问题。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是一种先进的,能够反映资产、负债的本质的计量属性,是不能够被摈弃的。但通过金融危机也使人们认识到执行公允价值的难度,要不断完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和有关公允价值会计、评估体系,为公允价值在的推广提供一定的环境。  相似文献   

5.
针对当前会计计量中公允价值取代历史成本的趋势,本文分析了历史成本计量与公允价值计量的利弊,认为历史成本与实体经济相适应,公允价值与虚似经济相适应,在混合经济中应进行双重计量;并以制度变迁理论为依据,分析了目前的财务会计报告制度与双重计量不相适应,设计并论证了双重计量与报告制度。  相似文献   

6.
随着近两年我国具体会计准则的陆续颁布,公允价值终于开始从实践走向理论,在1998年6月12日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中,公允价值作为一种计量属性第一次出现在会计准则中、在随后的《企业会计准则-投资》以及1999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中,公允价值计量均被摆到了重要位置,本拟就公允价值会计的含义与发展概况、公允价值计量与历史成本计量的关系,公允价值计量与历史成本计量的关系、公允价值计量与谨慎性原则的应用以及公允价值会计的发展前景等问题作一个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2012年5月,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X号——公允价值计量(征求意见稿)》及修订说明,该征求意见稿体现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计量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3号(IFRS13)的实质性趋同。本文对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评析,认为当前我国不宜急于颁布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在实现国际趋同的同时还要在公允价值计量的理论和应用方面做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王彦 《西部财会》2009,(9):15-18
公允价值在我国的运用具有充分的理论与现实基础,然而考虑到我国国情,新准则中公允价值的应用采取了适度和谨慎的态度。从公允价值的概念和内涵出发,追溯会计计量模式从单一的历史成本计量发展到以历史成本计量为主,更加注重公允价值计量的变迁过程,探讨并分析公允价值在我国新会计准则中的具体应用和可能出现的问题,研究新准则中对应用公允价值所持有谨慎态度的表现及原因,提出完善公允价值计量和应用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钟红英 《财会通讯》2009,(5):101-104
针对当前会计计量中公允价值取代历史成本的趋势,本文分析了历史成本计量与公允价值计量的利弊,认为历史成本与实体经济相适应,公允价值与虚似经济相适应,在混合经济中应进行双重计量;并以制度变迁理论为依据,分析了目前的财务会计报告制度与双重计量不相适应,设计并论证了双重计量与报告制度。  相似文献   

10.
公允价值在会计计量上的应用能够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更好地实现会计目标。但由于会计界对公允价值本质及其定位问题存在误解,引起了对公允价值计量理论的诸多争论,也对会计实务产生了重大影响。对此,本文着重分析了公允价值的本质,揭示了公允价值是一种计量理念,提出了构建我国公允价值计量体系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次贷危机为背景,通过对公允价值会计与金融工具计量的理论分析,认为既要看到公允价值计量对金融市场透明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意义,又要关注公允价值自身理论的不完善及其经济后果。  相似文献   

12.
公允价值计量的契约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契约经济学理论解释了公允价值计量产生的渊源,具体分析了不同契约形式对公允价值计量的影响,建议通过完善企业契约、优化企业内部环境并积极营造公允价值计量的外部环境,为我国适度应用公允价值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会计核算中的普及,我国会计准则对原有的房地产类资产进行了新的分类,其中投资性房地产被允许选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与传统的成本模式相比较而言,公允价值模式对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有重要意义,更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科学决策。另一方面,公允价值模式在会计实务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文探讨了公允价值模式在投资性房地产中核算中的问题,结合国内外相关理论与经验,提出了改进投资性房地产核算有效使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2006年2月我国财政部颁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并规定于2007年1月1日起首先在上市公司实施。新准则最大的变化之一就是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自此公允价值正式在我国会计实务中应用。本文笔者实际从事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基础上从加强理论研究,构建科学系统的公允价值计量统一框架;规范各计量属性的应用范围,减少上市公司在会计政策上的可选择性;改进确定公允价值的估值技术三个方面,对改进和完善现行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规定提出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公允价值级次:逻辑理念、实务应用及标准制定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公允价值计量是世界性财务报告难题.2006年FASB发布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最大亮点是提出了"公允价值级次理论".该理论针对公允价值计量可靠性问题,力图最大限度地均衡相关性和可靠性质量特征,受到国际会计界普遍欢迎;它蕴涵的基本理念是:级次划分可为评价计量结果的可靠程度提供权威依据、充分翔实的披露能弥补可能的计量缺陷.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也隐含公允价值级次,但该级次的隐含性可能限制其充分地发挥作用,因此制定明确的公允价值级次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6.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会计的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一度成为争论的焦点,公允价值能否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一度受到质疑.现代产权理论为我国产权改革提供了指导.产权会计就是现代产权理论与会计理论的结合.文章通过分析公允价值在产权重组中的决策作用,指出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产权重组中能够清晰的界定、保护产权,并解除会计的受托责任;公允价值与产权会计之间有内在联系;公允价值在产权会计理论下更能发挥它的决策作用,并在产权重组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公允价值计量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出现的问题,认为公允价值计量的经济内涵和理论基础是正确的,只是在应用层面上出现了一些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公允价值计量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公允价值层次是公允价值计量问题的重要内容,能为公允价值应用提供明晰的借鉴,有利于提高公允价值信息的可靠性.FASB与IASB关于公允价值层次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的论述为公允价值层次理论奠定了基础.为此,正确地理解公允价值层次理论,并明确其现实意义,对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具体应用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回顾了公允价值概念产生的过程,接着对价值理论的发展脉络进行了分析与评价,揭示了会计中公允价值的理论渊源,然后结合企业本质、财务报告目标现状及发展趋势,提出了新的公允价值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对公允价值的计量规则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公允价值本质探讨——以价值理论为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价值理论的角度,可揭示出公允价值的本质:在现实的不完全市场中,公允价值是对真实效用价值的近似衡量,是以市场为基础、提供可靠且相关信息的独立的计量属性。与历史成本法相比,公允价值计量在反映真实性、中立性和可证实性方面都具有优势。金融危机中受到指责的应是对公允价值计量的误操作,而非公允价值本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