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3 毫秒
1.
蒋弘  刘星  柏仲 《财会月刊》2020,(10):35-43
基于情绪ABC理论,通过构建上市公司投资吸引力综合评价体系,以2006~2017年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对上市公司投资吸引力与并购融资决策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上市公司投资吸引力越弱,公司面临的融资约束就越强,公司采用定向增发为并购项目融资的可能性也越高.中介效应检验显示,投资吸引力对并购融资决策的影响以融资约束作为传递中介.研究还发现:制造业上市公司会面临更强的融资约束,也会更倾向于采取定向增发为并购项目融资;并购融资所需要的资金减少时,上市公司选择定向增发的概率会提高.由此可知,上市公司可以通过改善自身状态来提升投资吸引力,以摆脱较强的融资约束.在分析上市公司的并购融资决策时,更需要关注"具体融资方式偏好".  相似文献   

2.
刘又萌 《财会通讯》2021,(4):142-145
财务危机又称财务困境,一般认为当企业面临经营失败、无力偿付债务或破产时即陷入了财务危机.现有文献对上市公司财务危机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大量有意探讨,但鲜有文献以案例形式研究内部控制与企业财务危机的关系.本文通过对案例公司獐子岛的深入分析,发现当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存在较大缺陷时,容易诱导管理层决策失误,从而引发财务危机.本文丰富了财务危机产生原因的相关研究,初步厘清了内部控制对上市公司财务危机的传导路径.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实施定向增发融资的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立足中国制度环境,考察了民营上市公司高管政治关联与定向增发融资决策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政治关联对定向增发后长期业绩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民营上市公司拟实施定向增发融资时,存在政治关联的公司更容易通过证监会的审核批准,并且可以获得更大的融资规模。进一步研究发现,存在政治关联的民营企业定向增发后,长期的会计业绩好于无政治关联企业。文章为民营上市公司的经营发展和股权再融资决策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股利政策是公司管理层面临的一个重要财务决策.与英美国家相对稳定的现金股利政策相比,中国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很不稳定.本文以2002~2005年连续四年发放现金股利的216家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结果表明,公司的股权越集中,其现金股利越不稳定,股权越分散,现金股利越稳定.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现金股利稳定性与第一大股东的性质无关.  相似文献   

5.
配股、公开增发新股和定向增发新股是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主要方式。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方式经历了由配股向公开增发新股,再到流行定向增发新股的演变过程,本文着重探讨定向增发对公司的影响,定向增发新股融资引入了机构投资者,可以强化对上市公司的监管,从而降低代理成本,提高上市公司的业绩。并且,相对于配股、公开增发新股而言,定向增发新股融资的手续更简单,门槛更低,因此,定向增发新股融资是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6.
净资产收益率是公司税后利润与平均股东权益的百分比,反映了股东权益的剩余报酬,用以衡量公司对股东投入资本的利用效率。其弥补了每股税后利润指标的不足,是管理层、股东和上市公司都比较看中的一个指标。在上市公司的增发和配股条件中,都有关于净资产收益率的要求。中国证监会2002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增发新股的通知》中指出:上市公司申请增发新股应当满足的条件之一就是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10%,且最近一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10%。  相似文献   

7.
苏琪 《会计之友》2012,(28):79-81
文章对Y公司定向增发的情况从发行价格、发行对象及发行目的等方面进行了介绍,进而对案例进行了分析,论述了该公司定向增发的原因,从定向增发的短期股价表现、对公司财务状况及对股东的影响等方面分析此次定向增发的财富效应,得出本次定向增发对各方发展的正面促进作用,最后对Y公司定向增发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旨在透过对Y公司定向增发的案例分析得到启示,并希望通过持续关注为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提供有效的数据和经验。  相似文献   

8.
案例概要美的MBO模式是管理层和职工持股会共同组建一家新公司,新公司通过分次受让上市公司的股权,成为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东,管理层通过控股这家新公司间接持有上市公司的股权,完成MBO。  相似文献   

9.
文章研究了大股东资金占用对上市公司增发融资成本的影响。以往诸多文献表明,大股东的资金占用会侵害公司各利益相关方,尤其是中小股东的利益。出于对未来可能受到的侵害的担忧,中小股东往往更不欢迎此类公司。这增加了投资银行面临的成本与风险,因此大股东资金占用严重的公司会面临更高的增发融资成本。采用1999年~2010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本文对上述命题进行了检验,实证结果支持了上述推论。  相似文献   

10.
徐玉霜 《当代会计》2021,(5):121-122
定向增发是向有限数目的资深机构(个人)或投资者发行债券或股票等投资产品,也称"定向募集"或"私募".其作为上市公司重要的再融资途径,会影响公司的发展,形成股价的波动现象.文章研究了Y公司定向增发对公司股价的影响,将2017年2月27日作为事件日,以Y公司的定向增发案例为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法检验了在定向增发事件窗口内超额收益率的变化,以此判断出Y公司的定向增发事件与股价呈反向的影响,市场反应不积极.  相似文献   

11.
行为金融学目前已逐渐成为金融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在它的影响下,公司财务领域内也形成了行为公司财务的研究范式。与经典的公司财务理论相比,行为公司财务引入了行为因素的影响,它认为外部市场的非有效性和内部管理者的非理性影响着公司的财务决策和公司价值最大化的行为。文章简单总结了行为公司财务的最新研究进展,也就是市场的非有效性和管理者的非理性对公司的融资政策、投资政策、股利政策和并购行为等各方面的影响。针对目前我国资本市场的非有效性,文章认为在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研究中应该引入行为公司财务的理论范式和研究方法,才能使得研究前提和结果符合我国的实际经济情况。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导致股权结构变动的契机,对我国民营上市公司面板数据检验了公司所有权结构与负债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内部股权比例和公司负债水平正相关,忽略非观测效应的影响将导致错误的研究结论。我国特殊的制度环境导致公司具有股权融资偏好,配股和增发对利润的严格要求导致利润剧烈波动的公司只能利用债务融资,这造成了我国上市公司经营风险和负债水平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公司治理不仅仅是指公司治理结构,即组成公司治理结构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还包括保证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权力制衡以及公司重大战略决策的科学性。文章从公司的治理结构和会计行为的关系入手,借助分析目前世界上现存的两大公司治理结构模式来探讨违规会计行为的表现形式。最后文章以中航油为例,分析在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的条件下违规会计行为的表现,就如何规范上市公司的会计行为、引导上市公司进行科学决策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4.
上市公司进行财务决策时表现出许多异常行为,传统公司财务理论往往对此无法做出圆满解释。本文基于新崛起的行为公司财务理论,从一个新的视角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资本市场上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以及企业管理者自身的非理性行为都会导致企业财务政策的扭曲。  相似文献   

15.
公司治理与审计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实证分析了公司治理质量与审计意见类型的关系。研究表明:公司治理总体质量的高低与审计意见清洁度在统计上显著相关。董事长兼任总经理、董事会会议次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国有股与不洁净意见正相关,异地上市与不洁净意见负相关。研究结论对上市公司、注册会计师和监管部门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公司的股权结构是公司所有权的一种结构安排,公司的股权结构会对公司的治理结构产生影响,公司的治理效率又会对公司绩效产生影响。鉴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特殊性,在对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股权属性、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度、内部人持股比例三个方面检验了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国有股比例、内部人持股比例对公司绩效具有正面影响,但不显著;法人股比例、机构持股比例、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与公司绩效正相关;流通股比例与公司绩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7.
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和盈余业绩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2002年201家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Meek的研究方法、构建了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盈余业绩对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影响。研究发现,盈余业绩因素显著地影响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披露程度。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现代企业理论是公司治理研究的理论基础,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联结;契约是不完备的;所有权安排是重要的。公司治理则更侧重于分析企业内部组织结构与企业成员之间的代理关系。股份制改革是我国企业改革的方向,公司治理改革则是股份制改革的核心。按照现代企业理论和公司治理理论,我国公司治理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激励问题和经营者选择问题;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的均衡问题;要使经理的补偿收入同公司经营业绩相联系。  相似文献   

19.
企业控制权转移的长期绩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财务数据法和长期持有超额收益法,本文研究了控制权转移企业的长期绩效以及影响长期持有收益的因素。实证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并没有给企业绩效带来显著的改善。同时,控制权比例和行业属性对控制权转移企业长期持有超额收益率具有显著影响;相对于企业价值而言,控制权转移时机和资产整合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ost‐IPO and long‐run aftermarket performances of single‐listed Chinese ADRs during the 2004–2010 period. Single‐listed ADRs are traded daily in major exchanges in the United States, but their underlying shares are not traded in the issuer's home market. Our results show that over the short‐run, buy‐and‐hold abnormal returns of single‐listed Chinese ADRs following their IPO a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e typical post‐IPO performance of stocks in U.S. exchanges, including that of traditional dual‐listed Chinese ADRs. Nevertheless, over the longer horizon, the excess returns of a portfolio composed solely of single‐listed Chinese ADRs outperform a portfolio of dual‐listed Chinese ADRs, but underperform a benchmark portfolio composed of U.S. firms matched on the basis of their IPO date. We also find that the portfolio formed solely of single‐listed Chinese ADRs exhibits significantly distinct loadings on the common portfolio factors from the portfolio formed of dual‐listed Chinese ADRs and from the benchmark portfolio of U.S. stock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