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7 毫秒
1.
电力系统作为国民经济的命脉,对网络的安全可靠要求极高,为了满足电力系统安全、稳定、高效生产的需求及电力市场化的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web NMS网络管理系统的比较安全的网络构建结构,讨论和研究电力系统计算机网络的应用,供行内参考。  相似文献   

2.
胡建峰 《科技与企业》2014,(15):159-160
随着业务发展和三网融合的需求,对网络质量和承载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有线电视HFC网络的单向传输不能满足这些需求,三网融合的推进,加速了广电双向网络改造,有源EOC技术比较适合广电进行双向网络的改造,本文结合实际工作中总结的运维经验,着重对有源EoC网络的运维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从网络带宽要求、业务隔离、组播要求、网络Qo S要求、可靠性要求、安全性要求等方面描述了IPTV业务对承载网的总体要求,然后又描述了设备关键技术需求,最后给出了总结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们对网络需求的日益提高,要求运营商对网络的发展和覆盖的要求也日益深入。越来越多的室外建站从单纯的边际网,逐步扩大的城区、道路覆盖等等,有效解决盲区覆盖、缓解区域通信压力等问题。同时,有限网络宽带的提速,直接带来了接入网的下沉,因此也掀起了户外站点大量建设需求,本文主要对户外基站机柜的结构及功能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刘志刚 《价值工程》2014,(16):273-274
现在人才市场对计算机网络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而且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满足市场要求,本文对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实训教学提出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不断扩展的互联网应用需求使得社会对各类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向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更高要求发展。社会需要一大批精通网络规划、设计、集成、管理、维护和应用开发的多层次专业人才。河北科技大学作为地方服务型高等院校,如何根据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社会需求,培养出掌握网络及其相关技术,具有一定的工程实践与团队协作能力,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的中、高级网络技术人才,以满足社会不同行业、不同岗位对网络工程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成  相似文献   

7.
随着通信网络技术市场的飞速发展,宽带业务的要求也在迅速增加。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下一代的网络的概念很快被各大电信运营商接受,软交换技术成为了下一带通信网络解决方案的重要途径。我国的863计划也将有关软交换系统在多媒体和移动通信系统方面的研究课题立项研究。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电力无线通信专网的现状出发,分析了电力无线通信专网综合网络管理系统的现状和需求,并对电力无线通信专网综合网管系统基本功能要求进行了分析和阐述,最后,提出了一个电力无线通信专网综合网管系统模型。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当前国内高校网络应用现状和出现的信息安全问题,对校园网用户群体的特点和网络访问要求进行了分析,针对高校对校园网的管理需求,提出了一个校园网信息安全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周明慧  徐国虎 《物流科技》2008,31(7):111-113
电子商务是随着计算机网络和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普遍应用而产生的一种全新的运作模式,在电子商务的BtoC模式下,由于顾客需求的不确定性和逆向物流的高频率性,客观上要求建立良好的物流网络。其中选址决定了整个物流网络的结构和规模,影响到物流系统中物流费用和客户服务水平的高低。针对现有的选址模型没有考虑时间变化对选址决策的影响和现实中用户需求的随机性,构建一个双向物流共享物流网络的动态选址模型,并把设施选址和库存决策结合在一起来讨究物流中心选址的最佳决策。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析了沙角A电厂在使用输煤工业监视系统时遇到的问题和对其改造的必要性,提出改造监视系统的设计要求,并结合智能数字网络技术的发展,介绍了新型智能数字监视系统的总体结构,以及系统各个组件的选型和功能特点,最后结合沙角A电厂的生产实际,介绍了智能网络监视系统融合电厂输煤程控系统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贾伟东 《价值工程》2014,(16):220-221
网络业务量的爆炸性增长,各种新业务的不断涌现,迫切需求一个灵活、可靠、可扩展的智能光网络的出现。作为智能光网络控制平面关键技术"信令技术"的研究显得非常重要。GMPLS是目前ASON采用的协议,即通用多协议标志交换协议GMPLS是MPLS技术向光网络发展的产物。通用多协议标志交换协议通过对各种网络连接层的控制和数据平面进行完全划分的方式强化了MPLS的架构。本文主要讲解了通用多协议标志交换协议(GMPLS)的工作原理,以及GMPLS和MPLS异同。GMPLS的关键技术,以及GMPLS链路保护/恢复。  相似文献   

13.
王越 《价值工程》2014,(22):203-204
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深入推进和公司系统管理理念的不断创新,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对通信要求的不断提高和现代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通信网正在加速采用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各种智能终端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向着数字化、综合化、宽带化、智能化和个人化方向发展。光传输设备在通信网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SDH光通信,目前的SDH电力通信网络在安全性、传输能力和运行维护管理等方面都面临着许多新的压力和挑战。  相似文献   

14.
饶风华  赵光  李建华 《价值工程》2014,(17):223-224
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需要高带宽的网络。以铜为传输介质的传统网络传输线路已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对于带宽的需求。为了加快我国宽带的发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宽带要求,FTTx已开始进行了大规模部署,因此智能光纤配线网(iODN,Intelligent ODN)也得到各大运营商和生产商的极大关注。本文介绍了iODN的组成、功能以及在中国的发展情况,并对iODN未来的发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针对某省中国联通总部在卡片仓库中的需求,设计了基于RFID技术的卡片仓库管理系统来管理该省分公司分布在全省的每个库房中存放的高价值卡片。该仓库管理系统采用RFID技术、无线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了卡片库房管理的智能化、电子化,实现全省所有库房库存在线可视化。  相似文献   

16.
曹仁修 《价值工程》2014,(27):127-128
随着人类生活质量的逐步提升,人们对于自己的居住环境的要求也日益增加。智能楼宇系统集成师体系便是针对这一现象而研究出来的,该体系是对于智能楼宇系统集成师的培养体系,通过一整套完整的项目流程以及作为一个合格的智能楼宇系统集成师所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来培养出一个优秀的智能楼宇系统集成师。  相似文献   

17.
温炎涛  彭立宁 《价值工程》2012,31(33):91-93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增强,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绿色建筑和智能建筑的建设在我国迎来了高峰期,这些技术的应用也充分展现了我国的综合实力和科技水平的进步,二者的有机结合形成了绿色智能建筑的概念,对于工程设计及施工提出了更高要求。建筑学是研究建筑及其环境的学科,在工程设计中是"牵头专业",对于建筑的物理环境、空间布局、形象展示、功能设定、结构形式等起到了决定作用。绿色智能建筑对建筑学专业从方案制定到施工图设计同样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针对河北省本土的绿色智能建筑的设计原则、内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根据军队物资采购智能化发展的需要。提出了构建军队物资采购智能系统,论述了系统运行的网络环境、管理模式以及相应的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19.
雷延霞 《价值工程》2013,(34):37-38
目前,面对环境、经济、能源、技术等各方面的挑战,世界电力工业共同提出了智能电网的概念。智能变电站作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节点,是今后发展的方向[1]。智能变电站以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为基本要求,可根据需要支持电网实时自动控制、智能调节等高级功能[2]。而虚端子的配置,则是智能化变电站实现上述所有功能的基础。本文以330千伏变电站为例,提出了330千伏线路保护、断路器保护、母差保护等主要保护设备虚端子的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20.
Industrial network flow involves three domains: infrastructure, individual subjects of movement, and planning and control of the movement. Examples include supply chain and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These traditionally isolated domains can be digitally connected to enhance their performance. Digitization of the infrastructure provides real-time data to facilitate its operation, while digitally connecting the subjects to the infrastructure allows for tailored services and support to particular subjects. Connection of both to the enterprise information systems enables adaptive control for the application (e.g. logistics) at a global optimization level. Previous results in the field cover separate aspects of planning/routing, real-time monitoring, and trip support. Toward this end, a new highway-based subject-infrastructure-enterprise (SIE)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model using digital connection is proposed to the field of industrial network flow control for application to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The SIE model supports industrial network flow control in a way comparable to an adaptive control panel administering an automated material handling system. In this metaphor, the global infrastructure becomes ‘controllable’ similar to factory conveyors and automated guided vehicles. This paper presents a conceptual design substantiated with information requirements analysis. An empirical experiment at locations in New York State shows the technical feasibility of the digital connection envision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