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所谓信息不对称.是指人们在处理某一特定经济关系时,一方拥有的信息多,另一方拥有的信息少。即合约(交易)关系双方所掌握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一方总比另一方占有更多的相关信息。依据它所存在的时间与合约签署时间的不同,分为外生性和内生性两种信息不对称。在工程结算审计中,建设单位委托审计单位对施工单位进行审计,就存在各种情况的信息不对称。本文拟就建设单位如何在信息不对称的工程结算审计中趋利避害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2.
目前国企委托、代理双方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利益目标不一致等等矛盾,解决好委托一代理关系的重要一环是审计.特别是经济责任审计,作为经济评价和鉴证环节,提供了对企业领导人内外部监督的量化标准.现在的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类似于财务报表审计,为年度的会计帐项基础审计.  相似文献   

3.
浅谈信息不对称与审计风险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审计实际上是委托方和审计方之间的一种代理关系,“审计因受托责任而发生,又因受托责任的发展而发展”。这种委托代理关系的存在使双方必定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从而产生审计风险。要对审计风险进行防范、分散,就必须了解信息不对称理论及其对审计风险的影响。信息不对称理论产生于本世纪70年代,1996年诺贝尔经济奖授予英国剑桥大学的米尔利斯与哥伦比亚的维克里,就是因为他们研究信息不对称理论并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该理论的基本内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有关交易的信息,在交易双方之间的分布是不对称的,一方总是比另一…  相似文献   

4.
现代企业理论的其中一个分支委托代理理论认为.政府是国有企业资产的委托人,将企业资产管理的权利委托给国有企业的经营者;经营者是国有企业资产的代理人,代理所有者承担资产增值的责任。所有者和经营者在信用关系的基础上签订委托代理和约,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代理成本导致了“代理问题”的出现,信息不对称和代理人的规避型风险态度,导致产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为了使双方利益关系得到协调,委托人希望设计一种机制授权给代理人从事某种活动,要求代理人为委托人的利益服务,从而达到双方效用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5.
在党和政府的重要文件中,政府审计一直被作为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以信息经济学为基础,按委托代理关系、机会主义、治理机制和政府审计的逻辑顺序,分析政府审计为什么能够以及如何对公共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公共权力及其运行离不开委托代理关系,由于信息不对称、激励不相容和环境不确定,公共权力机会主义必然出现。在应对公共权力机会主义的治理机制中,事前审计是制衡机制,跟踪审计是监督机制,事后审计是问责信息保障机制,审计基本功能是鉴证公共权力机构在责任履行、资源使用、信息报告、最大善意和运行机制等方面是否存在机会主义行为。  相似文献   

6.
如何防范化解债务风险是国有企业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以2012—2018年中央企业控股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在去杠杆政策实施过程中政府审计对国有企业杠杆操纵的影响。研究发现,国有企业在2016年以后的杠杆操纵行为显著增多,而政府审计的介入能够有效抑制国有企业的杠杆操纵行为。机制检验发现,约束机会主义行为和缓解信息不对称是政府审计治理国有企业杠杆操纵的两个路径。进一步讨论分析发现,政府审计与注册会计师审计、非国有股东监督、分析师监督、媒体监督的良性互动增强了对国有企业杠杆操纵的“监督合力”。  相似文献   

7.
阎强 《现代审计》2011,(4):38-38
一、信息不对称问题对企业审计带来的挑战 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交易的各方所拥有的信息不对等,买卖双方所掌握的商品或服务的价格、质量等信息不相同.即一方比另一方占有较多的相关信息.处于信息优势地位.而另一方则处于信息劣势地位。并由此带来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市场中.次级商品排挤优质商品而使市场处于无效率中.也就是常说的“劣币驱逐良币”)。在对国有企业审计中,国有企业与政府审计人员存在的信息不对称也对其审计工作带来挑战。  相似文献   

8.
何湘娟 《河北企业》2009,(10):31-31
一、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的定义。公司治理是指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后产生委托代理关系以及双方利益和目标不完全一致情况下,所有者(主要是股东)对受托方(经营者)的一种监督与制衡机制.并通过这种机制安排,合理地配置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权利与责任关系。公司治理强调在股东会、董事会、管理团队三个层面实现权利分离及相互制衡,需要利用法规、制度或监管等形成“硬约束”。  相似文献   

9.
我国国有企业的代理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而现代企业制度运行机制的实质是委托——代理制。因此研究国企的委托——代理关系及代理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文章分析了国企代理问题的成因,给出了如何解决国企代理问题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国有企业审计的重新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从国有企业自身的特点出发,分析了国有企业审计监督的性质与重点,区分了国家审计与稽查特派员(外派监事会)之间的关系,最后指出:国家对国有企业的审计 必须从以直8接审计为主转向以间接审计为主,充分发挥我们作为“最后”的审计监督的职能作用,通过对投资的审计,对监事会的审计,对社会中介的业务监督来间接地监督国有企业经营状况,为国家,政府制订产业政策,实施宏观调控服务。  相似文献   

11.
<正> 据统计,2001年我国9000户国有大型企业、企业集团资产总额为109644亿元,户均资产12.2亿元,占全部国有企业资产总额的65.8%,实现利润2731亿元,占全部国有企业利润总额的97.1%。由此可见,国有大型企业、企业集团改革的成功与否,影响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局。真正实现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微观层面上必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显著标志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以及由此派生出来的委托——代理关系。这一关系的实质是委托人不得不对代理人的行为后果承担风险,原因在于委托人与代理人双方利益、目标不尽一致,双方信息不对称、契约不完备。委托——代理理论的目的是分析信息不  相似文献   

12.
在不同的交易过程中,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时,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行为称为道德风险。在委托──代理关系中,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和监督的不完全,代理人的道德风险必然存在。我国的国有企业在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过程中,道德风险问题随之而来,由此而引起的改制成本有上升之势,对此问题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这个问题若不能很好地解决,势必影响国民经济整体运行。一、国有企业代理人道德风险问题产生的原因1、国有资产所有权代表缺位国有企业财产的最终所有者是全民,但是全民还缺乏自己选择、监督、激励代理人或经营者的有…  相似文献   

13.
刘国英 《企业经济》2005,(8):165-166
企业“两权”分离后,委托代理制的出现有效地提高了企业效率,但也构成了会计信息失真的形成机理。本文基于企业委托代理关系,从会计本源、社会审计聘任制度,以及会计信息的供给垄断性、公共产品属性、会计信息需求的主观动机和客观因素影响等角度,研究了代理制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治理思路。  相似文献   

14.
高校内部审计职能弱化是一种普遍现象。运用"委托一代理理论"对现行学校与审计部门间的委托代理关系进行分析,根据不同的假设条件构建出委托代理博弈模型,进而分析博弈双方的行为选择。在得出的结论基础上,从加强审计队伍建设、设计合理的激励制度、加强审计监督等方面就如何完善高校内部审计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谈谈会计委派制与其他财务监督形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会计委派制与政府审计会计委派制作为一项由国家实施和推行的制度,在某些方面与政府审计有相似之处。首先,无论是政府审计,还是会计委派制,相对于监督对象而言,都是一种外部监督;其次,两者都具有强制性,政府审计部门有权依照国家有关法律对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国有企业的财务收支活动进行必要的审计。但是两者之间也存在着差别,主要体现在:(1)从监督权力看,政府审计更多的体现为国家社会经济管理职能,它属于一种行政监督,是政府行为;而会计委派制更多的体现为国家所有者职能,它属于一种所有者监督,是市场经济行为。(…  相似文献   

16.
网络环境下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会计信息失真已成为困扰会计界的严重问题.会计信息的产权不清,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无人监督;信息不对称制约着监督成本,弱化了监督力度;"内部人控制"在委托代理制的制度安排下,导致内部监督形同虚设、外部监督也力不从心.在会计信息的产权得以明晰的前提下,借助于网络技术构建新的监督体系,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有值得研究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委托代理理论是研究如何有效设计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契约关系,使代理成本最小的理论,这一理论在经济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试图将其引入国有企业财务会计监督体系之中,对各种监督方式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粗浅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国有企业中存在的委托代理关系 所有权与经营权(控制权)的分离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之一,由于两权分离,从而导致我国国有企业中存在着多对委托代理关系。具体有:①企业最终所有者(国家)与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机构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②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机构与企业经营者之间…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委托——代理理论的概念和基本模型为基础,探讨了成本控制中存在的委托—代理关系以及与一般模型的不同之处。然后从企业制度和信息不对称的角度对国有企业成本控制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国有企业成本控制问题的关键在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变革现有的成本考核方式。  相似文献   

19.
朱峰 《财会通讯》2008,(2):107-109
审计委托代理关系的稳定性,影响着审计过程中会计师事务所的努力程度和最终的审计报告质量。本文对在信息不对称和博弈双方心理预期不一致的条件下,运用Stackelberg博弈均衡理论,讨论委托代理关系的稳定性和最优契约的建立,及其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并对强化委托代理管理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国有资产的监管与委托-代理、激励-约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志永  田鹏 《价值工程》2009,28(6):136-138
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是现代企业的一个重要特征,国有企业也不例外。在所有者与经营者分离的情况下,由于信息不对称、契约不完全以及双方利益的不一致性,使得委托-代理问题难以避免。国有企业的特殊性,使得委托-代理问题更加复杂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