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小城镇“三规合一”的协调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和土地规划三类规划在规划体系、技术平台及管理体制等方面存在明显的矛盾。小城镇作为我国城乡联系的重要纽带和规划开展的基本单元,成为"三规合一"工作的基础平台和实践单元。重点从四方面探索小城镇"三规合一"的协调路径,包括:统一规划基期、合理确定规划期限;坚持底线思维原则,明确多条控制边界的空间关系,控制空间发展底线;完善现有标准,对建立"三规合一"的用地分类标准提出框架设想。在此基础上,通过小城镇"三规"规划体系各项内容的对比分析,从目标、项目到空间的衔接方面建立规范的"三规"规划体系和工作流程,以此实现建构小城镇统一空间规划体系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构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底图是编制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基础。“三调”成果作为展现用地现状的基础数据,与“用地用海分类”地类的基数转换是形成国土空间规划底图的重要环节。文章梳理两个分类标准的对应关系,提出基于地类转换技术方法的国土空间规划底图编制思路,并结合实践案例,对该方法进行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3.
针对"多规合一"和空间规划改革,按照"一个市县、一本规划、一张蓝图"的思路,对"一张蓝图"的功能定位、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进行分析,并结合全国28个试点县市之一的山东省桓台县"多规合一"试点,尝试提出通过构建"双层次"规划体系来落实"一张蓝图",即在县域层面构建"三线划定"为核心的空间管控体系,在县域之下设立城镇单元、农业单元、生态单元实施分单元"图则式"引导管控,从而实现有效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提升政府的空间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4.
国土空间规划的核心任务是明确国土空间使用用途和管制要求。作为空间治理的重要公共政策,国土空间规划在底图底数确定、“三区三线”划定、功能分区和用途分类、开发边界外基础设施落图方式、自然资源要素保护方式等方面,充分衔接市级总规定位和规划传导要求以及用地计划管理、用途管制等方面政策法规,编管结合,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为使规划能用好用管用,国土空间规划还需在底图底数精准度、“三区三线”划定合理性、主导功能分区传导土地用途、入库成果适宜深度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优化完善相关技术规则,提升国土空间规划的管制作用,提高国土空间规划的空间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5.
在县域层面开展"双评价"、科学划定"三区三线"是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关键内容之一,也是实现全域、全要素空间管制的重要手段。首先结合县级层面空间规划的编制现实与相关研究,对当前"三区三线"划定在如何对待既有法定规划成果、如何看待划定的先后次序、如何实施评价的技术方法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县级国土空间规划中"三区三线"划定的基本思路,即:应在充分尊重既有法定规划成果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构建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先结合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划定生态空间,再结合城镇建设适宜性评价与城镇建设承载能力评价、农业生产适宜性评价与农业生产承载能力评价协调划定城镇空间与农业空间,最后对上述划定的各类空间管制分区、既有法定控制线进行协调,从而形成县级国土空间规划中的"三区三线"。并以延川县为例开展实证研究,以期为县级国土空间规划中"三区三线"的划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王玲  刘翀 《价值工程》2022,41(7):1-3
当前正值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特殊过渡时期,本文充分认识新时代下国土空间改革对乡镇层面国土空间规划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以沈北新区黄家街道为先行,立足三生协调发展思想,率先探索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技术新路径,以期为量大面广的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提供一定的范式借鉴.  相似文献   

7.
在过去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我国土地利用重心放在建设用地,以绿地为核心的生态用地概念因过于突出绿色保护而忽视了非建设用地的功能和品质建设。在当前城乡一体化和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提出通过建构开放空间体系,突出利用功能,赋予其更积极的社会、经济、景观和文化含义,实现从"空间管控"到"空间利用"的转变,盘活占据城乡绝大部分的非建设用地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以国内外有关开放空间的国家法规条例、文献著作及规划成果为分析对象,从行政管理、学术研究、规划实施三个层面比较开放空间界定视角的异同,解析典型国家——美英日澳及我国开放空间分类体系。结合开放空间规划发展历程以及当代规划新范式,提出适用于我国实际的开放空间界定目  相似文献   

8.
建立空间规划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宁夏进行的"三规合一"和空间规划试点,为探索我国空间规划体系迈出了重要一步。但目前建立的县(市)域空间规划编制技术需要在以下三方面进行完善:第一,空间规划区划体系。目前,"三区、三线"空间区划体系在省域空间范围较好地发挥了宏观调控与引导作用,但是很难实现县(市)全域空间用途管制的目标,有必要在"三区、三线"的基础上进行更细化的功能区划,为实现基于土地产权地块的全域空间用途管制奠定基础。第二,空间规划"一张图"。目前,空间规划"一张图"是以国土部门土地利用规划图斑为基础,使得其缺乏弹性与科学性,需要在中观层次上以生态环境保护与开发功能区划体系为主体来编制空间规划"一张图"。第三,空间规划"双评价"技术。"双评价"技术对地方环境承载力和空间适宜性宏观态势判断较为准确,但要准确识别空间开发适宜性区域的操作性较差,因此,除了理性的规划技术过程外,不仅要强化空间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的建设,而且要强化不同层级政府、不同政府部门及多元利益主体之间的沟通协调,逐步建立起自下而上空间规划编制过程。  相似文献   

9.
生态环保、国土、林业各部门规划自成体系,标准不一,部分内容冲突、相互矛盾、衔接不够,难以有效发挥规划的指导作用,审批管理效率低下,难以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借助海南省省级"多规合一"改革试点的契机,在城乡规划、土地规划、林业规划、生态保护规划等多个规划基础上,建立了统一的空间规划体系,重新构建"多规合一"控制指标体系和规划地类分类标准,在摸清各类用地家底的基础上,对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林地布局、开发边界、建设用地等用地布局进行优化调整,最终形成市县的"一张蓝图"。  相似文献   

10.
建立全国统一、责权清晰、科学高效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部署,也是我国空间规划发展进程中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改革创新.国土空间规划改革难以一蹴而就,其体系构建必然要经历一段"螺旋式上升"的探索过程.回顾近两年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与实践历程,认为改革中出现了"多规合一"后总规负重未减、"机构合并"后工作强度增加、"市场合流"后技术作用弱化等"内卷化"倾向,且存在规划业务整体性转包出去的行政资源式与漏斗过滤式等不良"外包"情况.并从当前国土空间规划推进要求、项目现实、机构运行及行业市场等对规划"内卷化"倾向与不良"外包化"现象产生内因及影响进行了剖析.最后基于中国古代哲学"道法术器"的思想,从规划共识、运行机制、规划方法、治理平台等四方面,提出了推进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有序构建及行业健康发展的相关思考及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国土空间规划正经历深刻变革,中共"十八大"以来,国土空间规划逐步成为践行生态文明的重要工具.以生态文明为基点,从国土空间规划的价值取向理论、国土空间规划空间理论、国土空间规划程序性理论、国土空间规划四"部门"治理理论四方面来建构生态文明时代国土空间规划理论体系.提出:(1)生态文明时代国土空间规划的基本价值取向包含生态文明、以人民为中心及公平正义,这就要求国土空间规划以实现美丽中国为目标,以既能满足对自然资源干扰最小、对生态环境最友好,又能公平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基准.(2)国土空间规划的对象是人与自然的耦合系统,国土空间规划的本质是对人与自然的活动在时空上的统筹优化安排.(3)国土空间规划是扩大实质性民主、践行生态文明的过程.(4)国土空间规划要构建"自然—政府—市场—社会"四"部门"相互促进、互补、嵌套的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2.
关于构建我国新的空间规划体系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新时代下国土空间规划的体系构建,在总结借鉴国外空间规划、国内"多规合一"试点经验基础上,根据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特点和国家有关空间规划体系的设想,提出了我国新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六级空间规划体系,明确了各级空间规划的定位和重点,并对相关技术标准修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政策体系是重构中的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组成,是体现与实现主体功能战略的重要载体。面对全国正在开展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政策研究作为相对传统规划内容具有开拓性的内容,亟需更多研究支持。研究以既有主体功能区政策展开分析,宏观层面从主体功能区政策扩散的"时空特征—强度测量—地域创新"三个方面展开,微观层面采用政策文本解码分析法对权威型、组织型、信息型、财政型四类政策工具进行定量分析,从而系统展现政策扩散的过程和重点,厘清政策扩散的特征规律,识别政策工具设计中所存问题,最终提出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实施配套政策设计与创新的思考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驱动下,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正发生深刻变革,传统"多规"的空间性内容逐步整合为"一张蓝图".但是,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系统的国土空间区划体系.尝试在系统梳理国内外各类区划发展历程,以及我国区划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国土空间区划体系总体思路和建构方案.  相似文献   

15.
现阶段我国"多规合一"面临法律与体制机制的障碍,从根本上解决"多规"矛盾、优化空间规划体系,明确政府相关部门的事权是一个关键点。从政府事权的角度分析了我国现行空间规划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空间规划层级与政府事权层级衔接性不够;规划空间层次划定与规划管理体制的契合度不足;政府相关部门事权内涵界定不清晰;各类空间规划事权范围交叉重叠等。针对以上问题,优化空间规划体系的关键在于清晰界定政府相关部门事权与边界,包括通过法律保障强化空间规划体系与政府事权层级衔接;界定事权边界、统一空间话语体系;精简空间规划层次确保行政区内管理事权集中统一。提出打造"多规合一"信息平台,是提高政府部门行政效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控制线体系作为国土空间规划成果实施和监管的关键依据。就国土空间规划控制体系进行分析研究,通过文献梳理和实践案例回顾等方法,构建了“3+5+6”的国土空间规划重要控制线框架。结合Z省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践案例,提出符合Z省地域特色的控制线体系,深化各控制线的划定细则,并图示化各控制线之间的空间关系,以达到解决国土空间管控体系内容交叉重叠、管理部门间责权模糊、管控依据不充足、规划实施落地难等问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通过论述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地下空间规划的地位和作用,认为地下空间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城全要素管控体系中发挥着与地面规划同样重要的作用.同时提出地下空间规划应重视资源评估和空间预留,在与地面规划协同方面应注重空间整体、专业统筹、平战结合、盘活存量,结合已有实践经验与应用创新,形成新时期地下空间开发...  相似文献   

18.
土地、环境资源的紧约束已经成为未来城镇空间发展的新常态。在这一背景下,如何重构空间规划体系、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统筹资源要素布局,促进发展转型升级成为一项值得研究的课题。文章以庄河市大郑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为例,从全域统筹、约束底线、多规合一、综合整治四个方面,探索资源紧约束背景下乡镇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构路径。  相似文献   

19.
国土空间规划是统筹国土空间保护与开发、促进协调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在信息化、数字化的空间规划改革过程中,建立规划实施监管和评估机制,是规划改革的重要目标。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作为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评估的重要工具和动态监测的对象,是整个机制建立的核心。文章从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概述入手,分析了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应用的作用,最后从四个层面探索了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具体应用,以期为空间规划信息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伦理与秩序——空间规划改革的价值导向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空间规划改革处于由国土整合阶段向体制变革阶段过渡的时间拐点,首先,对国土整合阶段的核心方法和核心特征进行总结,并反思当前空间规划所面临的核心困境为精细治理目标下的空间管理权界缺位。然后,通过对近30年来我国空间资源配置措施的梳理,认为我国空间规划的价值观由工业文明时代的重发展轻保护转变为生态文明时代的保护与发展相融合。基于此,从价值本源角度分析,提出当前空间规划的问题在于体系与制度的调整滞后于价值观的转变。最后,以发展与保护融合的价值观,对新时期空间规划改革路径进行优化与创新,提出近期以分级分类为手段,在纵向上优化国家空间规划体系,远期遵循"依目标划空间、依空间定事权、依事权行整合"的路径在横向上重构空间规划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