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11篇
经济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临空经济发展迅猛的背景下,对空港、临空经济和空港经济区进行了概念辨析和理论综述,分析了"港—产—城"系统内在的自组织特性和协同发展机理,针对当前存在的诸多问题,指出建设理念、发展思路、规划方法和管理机制等方面的原因,明确了协同发展的基本原则,并从规划引导、空间优化、产业培育、交通发展和机制创新等方面提出协同发展的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城市更新作为全球性的运动和城市发展策略,持续不断地受到西方学者的关注。近十年来,西方城市更新研究经历了快速发展,并步入到稳定发展阶段,理论和实践日趋成熟。利用Citespace软件对近十年来的国外城市更新研究文献进行分析,归纳总结西方城市更新研究的脉络和发展动态。结合热点主题词分析和相关文献的综述,重点从绅士化、创意城市、可持续发展、收缩城市等几个方面阐述研究趋势,最后提出城市更新研究的启示和展望。  相似文献   
3.
村庄的财富蕴藏在空间布局中,合理有效的空间布局是都市乡村提质增效的抓手。依托全域风景化战略新思路,就村庄自治发展的空间布局要素及其规划方法进行了梳理。从空间转型的自然风光化、聚落景致化、产业生态化、文化本土化四个方面,结合广州村庄规划,分别以紧凑型、半紧凑型、松散型村庄的典型案例,探讨了全域风景化空间布局的一般方法,为都市乡村复兴的村庄规划提供了一种新路径。  相似文献   
4.
便宜、快速、方便的大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与长时间、长距离通勤、上下班高峰期"交通拥堵"并存是目前中国大城市发展中面临的主要城市问题。居住与就业的空间失配(职住失衡)被认为是导致以上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以就业可达性方法来测度城市居民的居住与就业(职住)空间关系,并以广州为例,揭示公共交通系统网络下,中低收入人群职住空间关系的特征和差异,以为城市公共住房、公共交通、产业等规划和政策的制定提供有益参考。基于广州案例有两个发现:第一,低可达性人数多于高可达性人数。其中,低可达性"蓝领"较"粉领"多,且其主要居住在非中心城区;而居住在中心城区的高可达性"粉领"人数较"蓝领"多。第二,与国外大城市相似,居住在中心城区能给广州中低收入人群带来一定的就业可达性优势。不同点在于,居住在广州非中心城区的高可达性"蓝领"人数多于居住在中心城区的高可达性"蓝领"。  相似文献   
5.
亚运会推动了广州各方面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广州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广州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创新产生的核心是在需求和目标导向下实现创新要素在创新产业空间中的加速流动与融合响应,对创新空间特征和规划策略的研究是创新驱动发展背景下的重要课题.在分析创新产业空间内涵及其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对新时期创新产业的转变趋势进行归纳,总结得出区位邻近性强、创新要素浓度高、功能复合、创新网络连接紧密对于新型创新产业空间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提出具有相对较小规模的"城市创新产业单元"的概念并详细分析其空间特征,最后从协同发展机制、空间模式需求、人的服务需求三方面提出城市创新产业单元的规划策略,为营造高质量的产业生态型创新空间环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边界融合理论视角下的同城化研究——以广佛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城化融合发展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和突破口.广佛同城化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的重要引领和举措,仍然面临诸多的问题与挑战.以边界融合理论为视角,选取广佛重点融合地区金沙洲为案例,从市场力量与联系流、不同层级政府治理、社会团体影响以及边界社区的独特文化四个维度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在联系流方面,广佛边界区域居民存在很强的跨界往来行为,其主要的活动目的为休闲娱乐、购物和工作,但是广佛边界在医保就医、交通出行、子女教育和购房资格等方面仍然有很强的障碍效应.在政府治理方面,同城化基层治理机制尚未构建,镇街政府间的行政壁垒严重,其同城化作用薄弱.在文化层面上,边界区域居民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广佛人"的文化身份认同,即认同自己既是广州人又是佛山人,但不同户籍人口的认同存在差异.在社会团体力量方面,产业协会和镇街商会的同城化作用有待加强.研究有利于加深我们对跨界区域协调发展的认识,能为我国其他地区的同城化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8.
城市老旧小区“微改造”的内容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我国量大面广的城市老旧小区在建筑性能、公共配套设施、道路交通、公共环境、建筑外观、安全管理和社区文化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提出通过"微改造"的方式改善人居环境,系统归纳了老旧小区"微改造"涉及的主要对象、类型与内容,从理念、方法和机制等角度阐述了老旧小区"微改造"的主要策略,建立城市老旧小区有机更新、系统改造的常态机制,实现增强功能、传承文脉、重塑活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以问题导向为视角研究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方法。通过对太原城市地缘关系、发展构成、生态足迹和水资源承载力方面的研究,分析了其非平衡态程度,认为太原城市发展必须从生态系统辨识入手,再进行相应城市建设的观点,并提出了稳态城市发展模式、稳态空间模式和稳态建设模式等观点。提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不仅应建构系统的完整性,还需应对当地主要城市生态环境的观点。制约太原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主要因子为气、水、绿三方面,据此提出了针对性的绿地系统建设模式、重点生态分区和蓝脉绿网的建设模式等规划对策。  相似文献   
10.
我国城市规划理论的生态化革新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我国城市建设中生态需求日益提高的局面,分析了我国城市规划理论中存在的生态缺失,认为起源于西方的生态学可以作为我国城市规划理论创新的重要依据,探讨了生态学理论与城市规划理论结合的可能性和方式,提出了从基础理论、理论重点、规划制度、规划工作方式和理论核心对我国城市规划理论进行系统创新的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