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2 毫秒
1.
对我国教育投资的财政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作为兼具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性质的混合产品,具有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公平的经济社会效应。教育的性质决定了教育投资需以政府财政为主导。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有了较快发展,但还存在着教育投资不足、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教育浪费等诸多问题。为此必须完善我国教育投资,建立多元化的办学模式;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性教育支出的比重;开征教育税,增设教育投资专项资金新渠道;加强教育投资效益评估。  相似文献   

2.
孙荣 《企业导报》2012,(7):207-208
从教育系统的内部结构可以分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共产品属性、高(中)等教育阶段的准公共产品属性、非正规教育(培训教育)的私人产品属性。因此,举办主体、受教育者费用承担和教育目标等方面进行教育产品属性的界定,可以丰富教育产品属性的理论宝库,提高教育资源配置的效率,促进教育事业的多样化发展,加强政府调节即"有形的手"与市场调节即"无形的手"的结合,从而引导政府、企业和个人家庭的教育投资行为,保证教育事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分析了公共产品的特点与公共产品投资的类别:指出了我国农村公共产品投资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综合分析了我国农村公共产品投资的三种基本模式和四种针对具体公共产品投资的模式创新。对我国农村公共产品投资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何群莲 《四川会计》1999,(12):28-29
长期以来,国家对教育的投入虽然连年增加,但是,由于我国经济实力不强,人口负担过重,国家用于生产性、建设性投资比重较大。因此教育经费短缺一直是困扰我国教育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面对有限的经费来源怎么办?我认为:从我国的现状出发,似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一、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我国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需要扩大教育规模,提高教育质量,必须要有足够的资金投入,为教育事业的正常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虽然筹集教育经费有多种渠道:如政府的教育投资;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社会捐赠和集资办学;学生交…  相似文献   

5.
MBA是否发烧     
对这个问题,我们从两个角度来谈,一个是现实的培养规模与客观需求之间的关系。第二是速度的关系。MBA教育确实发展速度很快,但是从实际规模的角度,是不是已经适应了市场的需求,我想我们可以做一个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6.
蔡妮凇 《企业技术开发》2013,(25):107-108,112
我国"用工荒"在一定的程度上是"技工荒",在大学生就业难的情况下,中等职业院校培养的技工却成为非常难得的急需人员。由此,发展中等职业教育被提上了日程。诸多理论成为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教育投资经济效益理论是衡量中等职业教育经济价值的重要指标,供需理论是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现实基础,公共产品理论是中等职业教育多元化投资机制建立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对公共产品适度规模的确定和公共支出效益评估方法的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亟待探讨的课题。本文着重探析其中的若干主要问题。 一、公共产品适度规模的确定  相似文献   

8.
李艳波 《活力》2008,(4):56-56
一、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制约人才资源开发,同时也牵动人才资源开发 城市经济发展决定人才资源开发的程度。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社会一切活动的基础。众所周知,进行人才资源开发,就要发展教育,而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城市经济发达,它就有能力对教育进行投资,创造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的环境,高效地开发人才资源。  相似文献   

9.
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体现城市服务功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载体。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一直作为公共产品,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政府投资建设和经营管理,发展速度缓慢,资源配置效率低,经济运行成本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管理体制作为计划经济的“最后一个堡垒”,正面临着全面市场化改革,迫切需要我们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逐步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0.
我国公益性投资项目决策机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公益性投资项目,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范畴.在我国现阶段,公益性项目是指由政府财政投资建设并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的非经营性公共基础设施,主要包括:(1)国家安全与政权建设设施项目,如国防、党政机关、公检法办公用房等;  相似文献   

11.
随着企业集团规模的扩大、投资领域多元化,企业充分加强投资经营战略,不断增强竞争发展能力和防风险能力。加速企业资本资产增值速度。因此,企业对外投资项目的好坏不仅关系到企业能否迅速扩大规模。改善生产经营,取得长期经济效益。而且关系到企业未来的发展和命运。一旦决策失误,会影响企业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将长期制约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甚至会导致企业破产。开展投资预算审计是内部审计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应特别慎重。  相似文献   

12.
沈航 《活力》2012,(16):55-5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自身的改革、不断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公民社会的发展导致了公共权力的分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经济领域的市场化和公民社会领域的自治化,以国家教育权力为主要形式的公共教育权力开始转移。并围绕公共教育权力的重新分配和权力运行机制的变革从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两个方面展开了教育的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3.
亚新科南岳(衡阳)有限公司合资14年来,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保持稳步增长,主要经济指标每年以15%的速度递增,企业总资产由合资时的1.2亿元增加到现在的5.1亿元,企业得到了健康良性发展。外方在投资回报、投资信心,国家在税收、就业,企业在产品、规模、效益,员工在物质利益实惠等方面都得到了满意的效果。亚新科南岳在物质文明建设不断发展的同时,党委对精神文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也予以了高度的重视,把两个文明建设的同步发展作为实现企业腾飞的双翼。公司纪委在发挥教育监督职能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方面主要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14.
公共经济学认为,政府的职能因公共产品而存在,公共产品的生产能力主要由政府财政投资形成,政府是公共产品的最大投资商.就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而言,政府提供公共产品表现在三个方面:建设一体化的公路、铁路、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将跨越不同行政区的一个特定区域从地理集聚概念转变为社会经济概念,建立起联系密切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产业链.  相似文献   

15.
试论新加坡教育投资政策从宏观到微观层面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加坡教育投资政策的特点体现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宏观层面主要表现为教育投资力度与政府的政策导向密切相关、教育投资政策延续性极强以及教育投资政策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战略不断调整等方面;微观层面主要体现在建立严谨而缜密的教育财务管理制度、采取措施努力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以及注重教育经费分配的合理性和平衡性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随着高校教育基金规模的不断增长,如何有效投资获得保值和增值,是高校教育基金会发展中亟须解决的问题。笔者手工收集高校教育基金会的投资收益数据,实证分析基金会的投资运作现状,并甄别高校基金会初创、发展和成熟三个阶段的投资策略,提出高校基金会确立适合自身发展的投资策略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教育发展速度远远高于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投入速度,办学经费越来越捉襟见肘。我国普通高校的办学经费正悄悄从单一的国家拨款向多元社会筹资发展。主要包括财政拨款、收费渠道、企业渠道、科研渠道、贷款渠道、基金渠道和合作渠道等途径,政府拨款的比例正在逐步减少。  相似文献   

18.
地方性公共产品理论告诉我们,公共产品的受益具有空间层次性。按受益空间公共产品可分为全国性的公共产品和地方性的公共产品。公共产品效用的不可分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决定了公共产品必须由政府来提供。本文在详尽分析政府提供地方性公共产品不同模式效率差别的基础上,得出地方性公共产品提供的理想模式是地方政府供给为主,中央政府参与供应,进而界定了地方政府的投资范围是:提供地方性公共产品、对基础产业的投资,为地方经济发展创造社会条件的投资、协助中央政府投资。  相似文献   

19.
一、我国教育投资的来源 教育投资从概念上讲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从狭义上看,教育投资是指各级政府在财政总支出中拨给教育事业的经费,即“公共教育经费”,也就是政府的教育投资;从广义上讲,教育投资是一个国家根据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向教育领域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一个国家教育投资的多寡是用“政府的教育投资”的比例来衡量的。虽它不能反映教育投资的全貌,但也能充分说明一个国家  相似文献   

20.
实现公共投资决策科学化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公共投资建设的规模越来越大。如何实现公共投资决策的科学化,是改进政府投资管理和提高公共投资效率的重要保证。本文从公共投资决策的特殊性入手,针对我国公共投资决策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了公共投资决策科学化的保证条件,提出了实现公共投资决策科学化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