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国际贸易是经济周期传导的重要途径。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的发展使国家间贸易关联程度与生产分割程度提高,对经济周期协同性产生影响。本文使用2000—2014年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以中国与贸易伙伴国间经济周期协同性为研究对象,探究贸易关联程度以及生产分割程度对经济周期协同性及其贸易传导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1)高附加值的复杂生产贸易活动带来的贸易关联对经济周期协同性的影响更大。此外,生产分割程度越高,垂直专业化分工传递机制作用更明显,对经济冲击的传递性更强。(2)全球价值链分工通过提高增加值贸易与产业内贸易的供给和需求,通过提高产业结构差异度,提高经济周期协同性。(3)中国与发达国家的贸易关联程度高于中国与发展中国家,且更多集中于附加价值高的生产与贸易活动中,对经济周期协同性的影响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2.
构建了多国模型中双边增加值贸易的解构模型,并利用2016年发布的世界投入产出表测算了2000—2014年中美56个产业部门的双边增加值贸易及总值贸易的数据,结合中美贸易失衡的扭曲程度指标的构建与测算,从总体和结构两个层面对中美增加值贸易进行了失衡分析和全球价值链地位分析,还原了中美双边贸易的真实状态。结果显示,总体上,双边总值贸易失衡比增加值贸易失衡平均每年高估了20.17%;美国出口中的回流比重呈现下降的趋势,而中国出口中的回流比重则是逐年上升;自2010年起中国出口中的国外增加值率逐渐下跌,而国内增加值率开始上升,这表明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正在改善。结构上,中国对美国各行业增加值贸易以顺差为主;制造业的双边总值贸易失衡比增加值贸易失衡平均每年高估了96.30%,并且中国主要制造业部门对美国的增加值贸易出口均小于总值贸易出口,这说明中国制造业总体上仍然需要继续提升其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位置;在新兴服务部门,美国相对中国处于全球价值链上游,而在建筑业和一些传统服务部门,中国相对美国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上游。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球化发展不断深入,对全球范围的资源进行了优化配置,世界各国在各个领域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不可分。国际分工也在产生大的变化,实现了从部门间到产业间再到产品间的不断深化,当代国际分工已经成为一个完整的、多层次的国际体系。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也影响着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一个国家想要在国际经济上立足就必须顺应全球化的潮流,认清当代国际分工与贸易格局的基本特征,根据自身在国际分工与贸易格局中的地位寻求正确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新贸易核算方法为人们重新审视国际贸易格局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对认清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新贸易核算方法并重点分析了其对中国外贸的影响,指出中国应该更加积极地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竞争,实现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过渡。  相似文献   

5.
院全球价值链的发展使得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导致基于旧的贸易格局和一系列过时的假设基础上的传统的REER 方法不再适用于测算一国国际竞争力.基于此,结合全球价值链的影响,Bems and Johnson(2012)从“产品”的世界转向“附加值”世界,对传统REER 进行改进,构建了附加值实际有效汇率(Value-Added ExchangeRate,VAREER),以更准确的测算一国的实际出口产品——附加值的竞争力.文章利用整理得到的1990 年~2009年主要国家附加值贸易数据,通过对传统的REER 和VAREER 进行比较,考察两者之间的差异,并对中国的实际汇率进行了分析,发现中国附加值出口的竞争力相对来说是在不断恶化的.  相似文献   

6.
从贸易条件看,我国产业升级和出口增长并未带来相应的贸易利益增长,价格贸易条件呈行业间"升级与价跌并存"、行业内"量增与价跌并存"的格局。从要素收益看,我国工业行业也存在增加值率小、利润偏低、税收流失严重等现象。因此,我国参与国际分工具有一定的"分工锁定"特征,转变发展方式和贸易方式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构建全球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创新性地融合多种方法深入分析了中国与欧洲国家制造业及细分部门的贸易价值构成、显性比较优势、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分工地位和价值网络结构。研究发现:(1)总体上,中国对欧洲制造业间接出口国内增加值的规模及其年均增长率均大于出口国外增加值,德国占中国对欧洲出口增加值总额的比重高达25.59%;中国为增加值贸易顺差,技术密集型部门增加值出口的年均增长率高于增加值进口。(2)中国劳动密集型部门增加值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较高,但技术密集型部门较低,中欧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中国多数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部门的增加值显性竞争优势指数有所提升。(3)中国制造业的前向参与度总体上大于后向参与度,价值链分工地位普遍提升;中国的计算机、电子、光学设备以及机械设备部门前向参与度低于欧洲五国,但呈现出了先降后升趋势,后向参与度正好相反。(4)中欧制造业价值网络的“中心-外围”结构特征非常显著,德国大多数部门的网络中心度和网络权力指数处于领先地位,中国仅次于德国;中国正由价值网络中的“从属者”向“主导者”转型,双边增加值贸易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8.
与传统贸易理论不同,产业内贸易理论将产业组织理论引入其分析框架,从从事国际经济活动的微观主体行为角度来解释产业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形成,为厂商行为与贸易尤其是产业内贸易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作为产业内贸易理论的三大基石,需求的多样性与重叠性、产品差异性和规模经济对企业如何跨国经营,提高一国国际竞争力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中,需求多样性和重叠性的存在有利于企业克服各种市场隔离,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标:准确度量中国在全球生产网络下的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方法:利用贸易增加值前向分解法,并基于区分贸易类型的Tiva投入产出数据,重新估算1995~2011年中国16个制造行业和15个服务行业的显示性比较优势(RCA)及其动态变化情况。研究发现:传统统计方法以及贸易增加值后向分解法都高估了中国纺织服装、皮革鞋类与机电等传统优势产业的出口竞争优势,却低估了部分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和服务出口的国际竞争力。研究创新:从生产要素投入价值的角度考查中国各产业的贸易出口额。研究价值:客观评估中国产业出口的国际竞争力水平。  相似文献   

10.
徐丹丹 《企业技术开发》2009,28(10):75-75,77
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内贸易、服务贸易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变得日益重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对推动服务贸易的发展,提高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作用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文章分别对产业内贸易、服务贸易竞争力及涉及其两者间关系的理论进行梳理总结。  相似文献   

11.
经济全球化浪潮正席卷整个世界,国际贸易在其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各国都在按照自己的国家利益进行贸易 政策的选择,是实行自由贸易还是保护贸易一直以来都是政治家和经济学家关注的焦点。本文以主流贸易范式发展为主线,先 分析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的演进路径,再探讨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的博彝选择,最后得出一些规律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李响 《价值工程》2012,31(15):147
随着各国环保标准的日趋严格,绿色贸易壁垒成为当今国际贸易中贸易保护主义的一种新形式。我国作为一个贸易大国,绿色贸易壁垒波及到我国外贸出口的所有领域,并严重影响到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因此,系统地研究绿色贸易壁垒,通过分析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提出构建我国的绿色贸易壁垒应对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孔盈 《价值工程》2013,(14):27-28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国的贸易关系越来越多,中国和美国作为世界上两个经济大国,两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关系非常引人注目。在中美贸易的产业转移中,出口加工贸易,转口贸易,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等新型贸易方式逐渐的取代了传统的国际贸易方式。三种新型贸易方式的出现,改变了产品的价值增值链,并使得中美之间贸易利益分配格局被打破。本文就中美贸易方式的转变对贸易失衡的影响进行了全面分析,一个国家出口的商品有很大的可能性并不是本国的企业生产的,而是由外国或者进口国的跨国公司的子公司自己生产的,也就是这种国际贸易交换的不是单个国家自行生产的产品,而是多国生产的跨国产品。按照目前的情况,显然难以准确计量国与国之间的资源和商品的流动状况。证明转口贸易,加工贸易以及公司的内部贸易这三种贸易方式,扭曲了中美两国之间贸易的最真实的经济关系,掩盖了两国贸易利益分配的真实格局。  相似文献   

14.
金融危机下自由贸易与贸易保护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与扩展,贸易保护主义也开始抬头,一些国家纷纷采取贸易保护措施。本文根据应对世界经济危机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同时运用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原理,分析了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下,贸易保护主义将引发国际经济贸易的恶性循环,加剧全球经济的严重衰退,而自由贸易则是各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15.
绿色贸易壁垒也称环境贸易壁垒,属于非关税壁垒的一种。由于绿色贸易壁垒的内容具有歧视性,它通常是发达国家根据国内环保水平和标准设置,当然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贸易。绿色贸易壁垒不像配额、许可证等非关税壁垒,虽然限制贸易,却还有一定透明度,因此危害更大。文中分析了绿色贸易壁垒的本质、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宋江顺 《价值工程》2010,29(34):241-242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深入了解国内外和高校新动态,认真研究学校和教职工的实情,创新工会工作观念,加大工会思想宣传工作力度,创新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机制,推动高校民主政治建设,创新工会自身建设机制,开创高校工会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7.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绿色贸易壁垒作为一种新型的非关税贸易壁垒措施,被发达国家作为贸易保护工具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作为发展中国家,它严重影响着我国的对外贸易。只有正确认识绿色贸易壁垒及其对我国的影响,才能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增强跨越绿色壁垒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汇率是开放经济环境下的核心工具变量,汇率波动会直接影响到进出口商的贸易利润。由于不同贸易主体的经营管理水平、经济实力大都不同,其贸易进出口对同等程度汇率变动的响应应该是不同的。文章研究了汇率变动对外资企业、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以及其他类型企业贸易差额发展变化的影响。研究发现,各类型企业的外贸顺差额变化与汇率及世界需求变动之间都存在长期稳定关系。外商投资企业的外贸顺差受汇率及世界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程度比较高,国有企业与集体企业外贸顺差受汇率及世界经济状况的影响模式是一致的,但是国有企业外贸差额受世界需求变动的影响程度要高于汇率变动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9.
吴砚峰 《物流技术》2012,(17):82-84
首先介绍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商贸物流发展概况,然后分析了中国-东盟商贸物流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商贸物流产品和贸易对象过于集中,物流标准不统一造成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等,这些因素都制约着中国-东盟商贸物流的发展,最后指明了发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商贸物流的相关措施,如挖掘潜力市场,开发商贸物流产品,统一物流标准,提高商贸物流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等。  相似文献   

20.
内外贸一体化作为国策提出十年来,流通领域的一体化进程缓慢,内外贸分割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内外贸企业的发展都受到制约。在内外贸相互贯通的矛盾统一体中,内贸企业是矛盾产生的主要方面,需要按照国际商业模式进行改革。以此为重点,以贸易术语的引进消化移植为突破口,以此撬开横隔在内外贸企业间的“玻璃天花板”,使各种资源在市场支配作用下自由流动,通过帕累托改进,释放企业活力,历练内力,提高竞争能力。在此过程中,贸易术语与市场营销定价理论相结合,《通则》与合同法并用,解决一体化研究成果落地的工具和运作方法问题,充分调动企业参与内外贸一体化系统工程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