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城市应急避难基地是城市为抵御诸如地震、火灾、爆炸和洪水等灾害而修建的安全场所.建设城市应急避难基地是提高城市整体防灾能力的途径之一.应急避难基地的规划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科学、合理的规划.以长屿硐天应急避难基地为例,初步探讨了建设应急避难基地的必要性和建设原则.  相似文献   

2.
高山峡谷区城镇景观生态安全战略布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高山峡谷区城镇灾害形成原因及特点的调查分析,以景观生态学原理为指导,重点设防,有的放矢.探讨采用恢复和维持城市原有山水形态和格局、城市背山大面积山体生态绿化、高危险区的景观要素置换、泥石流景观生态廊道的建设、建立以乡土植被为基础的生境系统、构建有别于车行交通的绿色步行系统网络、构建完善的城市开放空间系统等七大景观战略布局方式,以期达到区域性和长期性的灾害防治目标.  相似文献   

3.
城市灾害应急预案基本要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城市灾害管理正在逐渐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为了有效地减轻城市灾害的损失,一些大中城市开始制定灾害应急预案.然而,在应该制定什么样的城市应急预案才能真正在救灾抢险中发挥最大作用等方面仍缺少必要的论证和探讨.文章从政府灾害应急救灾的基本程序入手,对城市灾害应急预案的基本要素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城市灾害预测评价和防灾规划是制定城市灾害应急预案的基础,而灾害应急指挥系统、灾害情报体系、救灾抢险体系、应急医疗体系、应急避难体系和交通管理体系六大主要因素构成了城市灾害应急预案的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4.
公众综合防灾意识测评——以上海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众防灾意识的减灾效应是城市减灾的基础,是减少灾害损失的有效途径;公众综合防灾意识水平的测算是评价、衡量公众参与救灾、减灾程度与能力的基础。基于系统观念,建立了一套综合评估公民防灾意识水平指标体系,针对上海市民开展实证调查研究。抽样结果显示:上海市民综合防灾意识水平一般;对于城市灾害的关心程度较高,对居住区灾害危险性认识一般,应对突发灾害时,应急避难逃生能力较低;不同特征人群综合防灾意识水平存在差异,且空间分布不均匀。  相似文献   

5.
城市生命线系统在发生灾害后很容易遭到破坏, 严重的可导致城市生活瘫痪,造成重大损失,因此生命线系统的防灾减灾是城市综合防灾中的首要问题之一.本文从日本阪神大地震后生命线系统的震害教训和减灾救灾措施中,初步概括了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从分析快速城镇化的影响及灾害系统的三要素入手,总结了山地城镇的灾害特征规律,进而针对以上特征,从城乡规划的角度对山地城镇提出相应的防灾策略,并借助数字技术构建一套贯穿于城乡规划各层面的山地城镇防灾规划体系:基于区域城镇减灾环境的空间结构规划提出构建区域安全格局,形成网络化城镇群;基于城镇避灾及其内部防灾的体系规划提出合理进行山地城镇选址,建立安全有效的城镇内部防灾系统;基于地段层面的防灾详细规划提出合理选择建筑形态与建筑群体组合,加强环境设施安全与景观二者的协调性。通过以上防灾规划手段的实施,以期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提升山地城镇的综合防灾能力。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城市消防规划的新趋势和大城市消防工作现状普遍存在的问题入手进行分析,借鉴洛阳、杭州等城市消防规划及建设经验,提出大城市立体式综合消防体系构建方法,为中国大城市建设布局科学合理的水陆空地下立体防灾救援系统,建立完善、高效并与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城市消防安全体系提供技术方法探索。  相似文献   

8.
在灾害管理体系中,社区是城市灾害管理的重点之一.针对目前社区灾害管理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提出灾害管理社区化机制建设的五个基本原则,从社区灾害管理的组织机构、应急队伍的建设、防灾减灾的规划机制、信息机制和资源整合的角度,研究灾害管理社区化机制的建设,促进城市灾害管理机制的完善.  相似文献   

9.
我国灾害和安全事故严重,灾害和安全事故多样、复杂、连锁性强、破坏性大,而现有的防灾救灾体制、机制和法制不能适应防灾救灾的需要,现阶段重点加强的应急管理制度不能代替防灾救灾体制、机制和法制的完善,完善防灾救灾体制、机制和法制适应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0.
气象灾害对黑龙江社会发展以及经济发展造成了很大损失,所以对黑龙江城镇气象防灾减灾体系作出有效的构建与完善,对于提高黑龙江省气象灾害防御水平与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黑龙江省城镇气象灾害特点作出分析的基础上,从宣传机制、信息预报机制、部门合作机制、气象预报机制以及资金保障机制五个方面对黑龙江省城镇气象防灾减灾体系的构建与完善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1.
从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一现代观念出发,较为系统地分析了现代灾害中的人为灾害问题,并对其概念,致灾因素及控制对策作了相应探索,提出了建立并完善人为灾害学研究体系的构想。  相似文献   

12.
王畅 《价值工程》2012,31(20):88-90
拟建的辽阳市太子河城市段堤防工程横跨辽阳市太子河区东京陵乡,宏伟区曙光乡,文圣区庆阳街道办事处,辽阳县小屯镇,灯塔市罗大台镇和西大窑镇,弓长岭区安平乡,是辽阳市郊区城市段防洪的重点区域。该区域基本为无堤段,起不到防御洪水的作用,根据辽阳市城市防洪规划,对该区域堤防进行整治,已成为辽阳市城市防洪的当务之急。本文以该工程为实例,阐述了此类工程地勘的方式方法,旨在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聂家林  洪琼 《物流科技》2013,(12):32-35
中国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非常严重的国家之一,应急物流是救灾应急管理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和环节.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管理体系,是为了实现在突发自然灾害环境下对应急物资、人员、信息和财产等进行有效组织和保障而建立的综合管理体系.文章根据我国目前突发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的实际情况,以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管理体系为研究对象,对自然灾害背景下应急物流管理体系的构建进行了研究,同时还提出了促进应急物流管理体系建设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发达国家应急管理特点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发达国家基本上都是依据法律建立立体化、网络化的综合减灾、应急管理体系,从上到下常设专职机构,由相关专业人员组成抢险救援队伍,军事化或准军事化管理,建立严格而高效的政府信息发布系统,明确政府相关职能和部门合作事项,有超前的灾害研究和事故预防机制,普遍重视灾害意识培养和全社会的应急培训,有充足的应急准备和可靠的信息网络保障.对我们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很有借鉴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省域中心城市的内涵与选择——以江苏省为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在分析中心城市概念、作用、功能、特征的基础上 ,具体分析了省域中心城市的内涵。省域中心城市是指城市整体实力具有省域影响力的城市 ,可分为三级 :一级中心是具有国际性、全国性、全省性或省际性影响力的城市。二级中心是具有省内地区性综合影响力 ,某些单项职能超过地区、省域的城市。三级中心是具有跨越综合影响力 ,某些单项职能超过地区、省域的城市。继之 ,根据现有中心城市的现实条件和未来发展潜力 ,作者为省域中心城市提出了具体的前提性标准和目标性标准 ,以及选择的方法与步骤 ,并以江苏为例进行了具体选择。本文可为正在开展的省域城镇体系规划提供方法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姜霏 《价值工程》2014,(5):25-26
当井下发生灾情后,避难硐室为无法及时撤离的避险人员提供的一个安全避险空间,并为应急救援创造条件、赢得时间。本文对永久避难硐室内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通信系统及供电系统进行设计,使得有关人员实时掌握硐室内外环境参数,有利于被困人员全避险和及时脱险;也有利于地面救援人员把握被困人员现状、通话调度和策划最佳救援方案,最大限度地保证逃生人员的安全。  相似文献   

17.
台北市防灾空间规划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经由防救灾据点与道路的现况检讨 ,爰对于台北市中心区之实际防灾空间系统提出检讨与修正。除指定出防灾据点与路径之层级外 ,更初步拟定其规范准则 ,作为未来设施重建、改建与改善时 ,加强防灾机能之参考。  相似文献   

18.
张纯  张洋  吕斌 《城市发展研究》2012,19(5):119-126
中国唐山震后重建的案例,显示了计划经济时期的集中动员和举国支援下,迅速进行震后重建的社会主义国家经验。灾后援助,特别是重建是中国政府抵抗自然灾害最重视的环节,也是通常在灾害发生之后采取的应对措施。本文在唐山地震三十后,从城市规划视角对震后唐山恢复进行再审视,对传统的防灾减灾策略进行反思和总结,从而为当代中国城市安全建设提供借鉴和启示。发生在1976年的7.8级唐山大地震,震前完全没有任何防灾准备措施,造成了24万人死亡的巨大损失。震后虽然面临着数据和资料缺失的困境,在中央政府的直接干预和指挥下,地方党、政、军等力量的全面介入并提供了及时有效的灾后紧急响应措施。唐山震后规划虽然确定了"易地建设、分散发展"的重建规划思路,然而在迅速安置的要求下,后续建设还是不免落入原地重建的方式。在住房恢复方面,采取了"统一建设、统一分配"的模式,然而盲目提高建筑标准造成了时间和财力浪费,也引发了重建进度的拖延。在公共住房供给滞后的同时,大规模简易住房的兴建也给未来城市发展埋下了二次改造的隐患。唐山震后恢复的积极作用在于,为中国建筑防灾法规的完善和广泛推行提供了契机,也为八、九十年代制订和修编抗震标准积累了第一手资料。然而,这种"举倾国之力,助一城之建"的一腔热情进行城市物质空间重建与重置的带有特定时期的特点,当代中国城市防灾减灾更应从长远视角出发,促进城市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