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基本准则》,对审计机关执法程序规定,从制定审计实施方案、制发审计通知书、审计实施、撰写审计报告、审计报告认证、审定审计报告、制发审计决定、检查审计决定执行、审计归档均由一个审计业务处(科)或审计组完成,这种程序明显地暴露出审计机关审计执法内部制约机制不完善,不利于审计质量的提高。对此笔者认为应当对国家审计的内部运行体制、审计执法环节进行改革,即实行审计立项、审计检查、审计审理、审计执行四个环节分开,以适应社会主义市…  相似文献   

2.
伍自尧厅长在全省审计人员计算机审计培训班上指出“计算机审计将是一场审计革命”。政法处在审计实践中,树立计算机审计系统的观念、树立计算机审计联系的观念、树立计算机历史的观念。大力尝试由传统审计向现代审计,财务收支审计向管理绩效审计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审计在查处大要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等方面发挥的独特作用,审计的地位愈来愈重要,审计的力度不断加强,审计任务与审计力量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提高审计机关的审计效率,使有限的人力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正逐步成为审计机关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人认为以下四个步骤可以提高审计效率。一、审计机关和被审计单位都要严格执行审计程序国家审计程序,由规定的工作步骤所组成,通常包括制定审计项目计划、审计准备、审计实施和审计终结四个环节。审计程序是审计机构及其审计人员在项目审计中自始至终必须遵…  相似文献   

4.
审计署2000年2号令颁布实施了《审计机关审计复核准则》,这对于进一步推动审计复核工作的开展,强化审计机关内部质量控制,保证审计工作质量,防范审计风险,减少审计行政复议、审计行政诉讼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结合贯彻执行《审计机关审计复核准则》,对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联系审计工作实际,我们认为在审计复核工作中,有六个方面的问题需加以认真研究和深入探讨: 一、关于审计复核切入点。 《审计机关审计复核准则》第四条规定:“审计组所在部门向审计机关主管领导提交审计意见书、审计决定书,审计建议书、移送处…  相似文献   

5.
企业审计文化的内容非常丰富,包括审计的价值观、审计精神、审计道德、审计知识、审计形象、审计行为准则、审计设施等。  相似文献   

6.
审计复核是保证审计质量,减少审计工作失误的有效途径。通过复核可以对审计组是否按规定的审计程序开展工作,是否按审计方案要求的工作内容等进行检查,以保证审计任务的完成;可以促使审计人员严格遵守审计准则,提高自己的工作质量。同时通过复核人员的复核工作,可以发现工作中的不足,要求审计人员及时进行补正。这样就促进了审计质量的提高;可以对审计机关的工作是否遵守了审计准则、收集的审计证据是否充分适当、认定的审计事实是否清楚、各项审计结论的正确与否等进行复核,确保审计机关所做结论是建立在有审计证据的事实基础上,以及所作的审计结论的客观公正。这就可以避免因审计工作差错或结论错误而对审计机关产生的不利影响,从而达到防范和降低审计风险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审计承诺是被审计单位对本身所提供的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全面性。合法性、准确性等方面的一种认可。在审计实践中,审计机关把审计承诺当作一个必要的工作程序。但有些审计机关为了工作的方便而预先设计了专门的《审计承诺书》,在审计小组进点、被审计单位提供会计资料时,要求被审计单位财务负责人、法定代表人在《审计承诺书》上签名,以履行审计承诺的工作程序。审计  相似文献   

8.
审计决定是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财经法规行为依法给予处理、处罚的法律文书,是惩戒违规行为、维护经济秩序的手段,具有法定的强制约束力,被审计单位必须执行。但在审计执法过程中,由于受到种种因素的制约,致使审计决定在执行过程中打了折扣。这一问题的长期存在,直接影响到审计效率和审计监督职能的发挥,国家审计的权威性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一、因素分析制约审计决定落实的因素主要有三,即审计主体、审计客体和审计环境。(一)审计主体对落实审计决定的影响。审计机关是审计决定的作出者和督办者,是代表政府行使综合经济监督权…  相似文献   

9.
审计署6号令(以下简称6号令)明确规定:为了规范审计行为,提高审计质量,明确审计责任,审计机关在实施审计项目时,对编制审计方案、收集审计证据、编写审计日记和审计工作底稿、出具审计报告、归集审计档案等全过程实行质量控制。随着审计事业的不断发展、审计对象的日益增多、审计技术的快速进步和审计工作在社会上影响面的不断扩大,审计质量和风险问题已引起各级审计机关和广大审计人员的重视,审计质量的生命线地位愈益凸现,  相似文献   

10.
在规范政策、法定程序的前提下,审计质量的高或低取决于审计控制体系的强或弱,只有对审计全过程的质量进行控制,才能提高审计质量,规避或减少审计风险。《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强调了审计机关实施审计项目时对审计质量进行全过程的控制,包括了编制审计方案、收集审计  相似文献   

11.
《新疆审计》2007,(3):9-12
审计质量表示审计机构从事各项审计工作的优劣程度。衡量审计质量,一看审计目标是否科学,审计方案是否可行,审计行为是否规范;二看审计结果是否真实可靠、全面完整,重点审计内容是否查清,综合分析是否深透,审计处理是否恰当;三看审计监督是否在规范经济秩序、促进经济发展、服务宏观调控方面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2.
审计合谋是指审计人员或审计机构与被审计单位管理者串通起来,出具虚假审计意见,欺骗审计委托人、社会公众并从中渔利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审计合谋的存在,使得会计信息失真、市场价格信号扭曲、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失灵、投资者决策失误,  相似文献   

13.
协作方式是指审计机构在执行本职审计工作时,邀请其他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参与,邀请的审计机构,要对其他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的工作负责,要分派、指导、监督其他审计机构或人员的工作而不是直接借助于其他审计机构的工作成果。本文拟从政府工程审计中协作方式产生的背景,并针对国家审计与社会审计两个不同审计主体之间的区别,结合协作方式审计实践谈谈提高工程审计质量的策略。一、审计环节上,审前准备充分是前提。一是审计组组建时,由于工程项目种类多、专业性强,所以作为审计质量的前提保证,审计组成员必须要有相应扎实的专业知识。考虑社会…  相似文献   

14.
审计复核是指审计机关内部的复核机构或者专职复核人员,依法对审计意见书、审计决定书、审计建议书、移送处理书代拟稿以及所附审计报告等材料进行审核,并提出复核意见的行为。 虽然审计复核在审计执法工作中,起着防范风险,提高审计质量的特殊作用,但由于它属于审计机关内部的自我监督机制,因此有关专家学者在这方面  相似文献   

15.
审计策略是审计人员为实现审计目标而制定和采取的行动方针和工作方式,同时,也是审计人员确定审计对象、制订审计方案、发现审计线索和疑点  相似文献   

16.
对推动我国网络审计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网络审计模式的新特点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传统的事后审计、就地审计方式将逐渐被在线实时的网络审计模式所取代。这一审计模式拓展了审计时空,使得审计人员足不出户就可以对被审单位进行远程审计,使传统审计的时空向更为广阔的信息化电子时空拓展.从而变定时实地审计为实时远程审计,变事后审计为事前、事中审计,变静态审计为动态审计,既提高了审计效率也使审计的监督作用得到了加强,与传统审计相比,网络审计模式具有如下新特点。  相似文献   

17.
内部审计档案,是指各单位审计处室在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和执行审计调查任务过程中,搜集、制作与使用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电子和实物等形态的记录材料,包括审计项目档案、其他审计资料档案、备查资料档案等。从发展趋势看,内部审计的范围正不断扩展,由过去的单一财务收支审计向效益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基建项目审计、固定资产审计、货币资金审计、管理审计等多种审计领域转变,并从事后监督审计向事前、事中和后续审计延伸。这一变化对内部审计档案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本文拟就如何改善内审档案管理谈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18.
笔认为,应当对国家审计的内部运行体制、审计执法环节进行改革,即实行审计立项、审计检查,审计审理、审计执行四个环节分开,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全面提高国家审计的质量,树立审计权威。  相似文献   

19.
一、正确认识审计日记与审计方案的关系。审计方案是审计项目实施的指导文件。审计日记是反映审计方案执行情况以及审计人员落实审计分工、对审计事项实施审计全过程的书面记录。它们二者是前提和基础、依据和效果的相互依存的关系;没有审计方案审计事项无从着手,没有审计日记无从检查审计方案的执行情况。  相似文献   

20.
郑雁君 《广东审计》2000,(11):39-40
审计活动自始至终存在着风险,而如何控制审计风险又直接影响着审计效果。尤其面对知识经济时代,审计活动的空间和方式均将不同程度的改变,审计活动蕴藏的风险也更加难以预测,其对审计效果的影响程度也越来越大。因此,辩证地认识把握审计风险与审计效果的关系,已是摆在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树立新的审计风险观念,是提高审计效果,发展审计事业的客观要求 审计风险观念不应当仅局限于指审计人员因做出错误审计结论和表达错误审计意见而导致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承担法律责任和相应经济损失的可能性。这种通常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