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ESG作为重要的发展战略,其表现是实现“双碳”目标与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逐渐成为社会各界的热门话题。以2014~2021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检验ESG表现与财务重述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ESG表现对财务重述具有抑制作用,该影响在股权集中度较高的企业中更加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ESG表现通过减少高管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行为,进而减少企业财务重述,并且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够显著提升ESG表现对财务重述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对促进企业提升ESG表现,推动上市公司绿色、稳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债券市场违约事件频发使企业信用评级受到质疑,作为企业决策主体,管理层的风险偏好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企业信用评级值得探讨。以2013~2017年有企业信用评级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Ologit和OLS回归模型实证检验管理层风险偏好、盈余管理与企业信用评级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管理层风险偏好与企业信用评级呈显著正向变动关系,表明管理层风险偏好会影响信用评级机构对企业整体信用风险的评估;管理层风险偏好对企业信用评级的影响,部分是通过盈余管理活动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随着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承诺将ESG理念纳入投资决策,ESG也逐渐被企业所接受。与此同时,ESG评级分歧也越来越明显。本文以2018~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数据,探究企业信息披露程度对ESG评级分歧的影响。结果发现:企业信息披露程度越高,评级机构对ESG评价维度的自主选择性越高,ESG评级分歧就越大;高管特定经历能够缓解信息披露对ESG评级分歧的作用效果,且在ESG得分较低、ESG环境敏感性较高、未被问询的企业中,信息披露更显著地加剧了ESG评级分歧;ESG评级分歧呈现出明显的时间收敛特性,且分歧的存在对环境红利、社会福利、治理效率存在抑制作用。因此,企业应当加强和完善信息披露,降低外部利益相关者的逆向选择风险;监管部门应完善和统一ESG评级市场,促进中国特色ESG评级体系的建立,使其与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相协调,与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相衔接。  相似文献   

4.
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公司治理(ESG)是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导向下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检验了ESG表现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效应及其机制,研究发现:ESG及其各维度表现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效应,ESG表现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降低效应主要通过增强企业信息透明度、降低企业经营风险以及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程度而实现。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ESG表现的债务融资成本降低效应在非国有企业、社会责任信息自愿性披露企业、高竞争程度行业以及低市场化程度地区企业中更为明显。本文提出了加强企业ESG体系建设,强化企业对利益相关方的ESG披露以及政府进一步规范与优化企业ESG制度环境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5.
企业的ESG行为已经成为当下社会各方衡量企业发展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基于MSCI对企业出具ESG评级这一外生事件,以2017—202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了MSCI关注对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影响。研究发现,MSCI关注会减少审计师对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并且ESG评级越低MSCI关注对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影响越大,这表明MSCI关注能发挥监督替代的效应。机制检验表明,分析师跟踪和媒体关注是MSCI关注影响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两个路径。横截面检验发现,民营企业和被非“十大”事务所审计的企业,MSCI关注对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减少幅度更大。研究丰富了ESG评级的经济后果和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也为政府部门进一步完善企业ESG表现评价体系和相关信息披露制度提供一定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6.
基于2009—2019年签订业绩承诺协议的借壳上市公司数据,检验以扣非净利润作为承诺条款的业绩补偿承诺对标的企业分类转移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以扣非净利润作为盈利目标的标的企业在承诺期内存在明显的分类转移盈余管理行为,其中业绩完成率与分类转移盈余管理之间呈倒U型关系,高管控制能力起到了正向调节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标的企业在承诺期内可以通过分类转移盈余管理来调高公司的核心业绩水平;当以扣非净利润作为业绩承诺项目时,承诺期内的真实盈余管理与分类转移盈余管理之间存在替代效应。研究结论既可以拓展业绩补偿承诺经济后果和盈余管理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也能够为监管机构规范重大资产重组中的业绩承诺和盈余管理行为提供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7.
利用2003—2015年我国上市公司的数据,通过现实分析和实证检验剖析盈余管理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现实分析中,盈余管理同企业投资低效率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为避免盈余管理对投资效率的影响存在内生性,文章将盈余管理的滞后期作为工具变量进一步实证检验盈余管理对投资低效率的影响,并进行稳定性检验。通过分析发现,盈余管理造成了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降低了其投资效率。与此同时,文章发现由于异常值存在,OLS回归分析的结论可能有偏;将异常值处理后的OLS回归分析以及GMM回归分析的结果支持盈余管理造成我国上市公司投资低效率的这一假设。  相似文献   

8.
以2003—2015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将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放在同一模型中直接观察现阶段我]国企业所处环境下二者的互动关系发现,两种盈余管理之间总体为正相关关系,而不是过去研究得出的互补或替代关系。进一步分别从企业内部环境(代理程度)和外部环境(市场化水平)考察两种盈余管理互动的具体情形发现,代理问题的加重会显著形成应计盈余管理增加导致的真实盈余管理减少的反向变动,但当真实盈余管理增加时应计盈余管理也同步正向变动;市场化水平的提高会使两种盈余管理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变成此增彼减的负相关关系。研究结论揭示了现阶段我国企业两种盈余管理的内在关系和内外部环境对这种关系的影响情况,这对于政府更全面地监管以及企业更有效地治理和控制两种盈余管理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基于中国36家上市银行2009~2022年的季度面板数据,利用DCC-SVR-GARCH-CoVaR模型测算系统性风险溢出率,实证分析ESG评级对我国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ESG评级提高能够显著削弱我国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水平,且ESG评级提高对银行系统性风险水平的削弱作用主要由公司治理(G维度)驱动;地方性银行的ESG评级提高对系统性风险水平的削弱作用更强;ESG评级提高会通过降低银行违约风险发生的概率、减小银行与客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两种渠道削弱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提升会强化ESG评级提高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抑制作用。鉴于此,应充分完善ESG评级体系,将ESG评级纳入商业银行业务战略、内部治理与风险管理体系中,以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防控能力。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选取2010—2017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作为样本,对融资需求、内部审计以及企业盈余管理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并重点探讨了融资需求在内部审计和企业盈余管理两者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内部审计与企业盈余管理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融资需求与企业盈余管理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融资需求能够增强内部审计与企业盈余管理之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华证ESG评级数据,以2009~202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企业ESG表现对资产误定价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ESG表现与资产误定价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该结论经一系列稳健性测试后仍然成立。机制研究表明:企业ESG表现主要通过提高股票流动性、吸引分析师关注两条作用路径缓解资产误定价。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内部控制质量较低组、国有企业组中,企业ESG表现对资产误定价的缓解作用更强。本文丰富了企业ESG表现的经济后果与资产误定价的影响因素研究,对于提升我国资本市场定价效率,稳定资本市场、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以2011—2013年度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审计委员会主任背景特征与公司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主任的教育程度和本地化可以显著抑制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审计委员会主任的薪酬可以显著抑制应计盈余管理,却无法显著地抑制真实盈余管理。进一步分析发现,在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中,审计委员会主任背景特征对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3.
以ESG兴起引发企业价值理念变革对抗股东至上主义催生的金融化现象为研究背景,本文利用2011~2020年我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研究ESG表现影响企业金融化的作用机制及经验证据。实证检验发现:良好的ESG表现可以通过引导创新投资、缓解信息不对称和强化外部监督等来抑制企业金融化。进一步分析发现,管理者自利行为削弱了ESG表现对企业金融化的抑制作用,较完善的制度环境有助于ESG表现对企业金融化发挥抑制作用。鉴于此,应积极发挥ESG软监管作用,倡导变革企业价值创造观念,引导企业“脱虚返实”,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盈余管理是对财务盈余操纵的行为,环境信息管理是对环境信息披露操纵的行为,两者有何关系?通过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和有限信息最大似然法分析发现,在《环境信息公开办法》颁布前,盈余管理和环境信息管理的相关性不显著;而在《环境信息公开办法》颁布后,企业对环境信息进行管理的动机开始增强,盈余管理和环境信息管理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替代效应增强。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替代关系在重污染行业中更加显著。研究结论为监管企业管理层环境信息管理行为提供了有效的路径,即通过衡量盈余管理程度来间接判定环境信息管理程度,以便采取进一步的监管措施。  相似文献   

15.
ESG是企业非财务信息的披露框架,是一种关注非财务绩效的投资理念和企业评价标准。ESG评级是ESG发展的关键环节,而当前全球ESG评级机构数量繁多、背景迥异,且评级分歧较大,对同一主体的评级尚难产生共识。因此,在梳理国内外14家著名ESG评级机构情况的基础上,对各评级机构的ESG评价体系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我国现有的ESG评级系统存在信息披露质量差、ESG评级结果不统一、ESG生态系统不完善等核心问题,并据此提出我国未来ESG发展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6.
利用银行借款合约研究盈余管理与银行借款担保之间的关系,检验银行能否识别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通过使用2001-2012年1319笔银行借款数据,以操控性应计利润衡量盈余管理,实证检验发现:盈余管理与银行借款担保没有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盈余管理程度不同公司的银行借款担保概率与财务业绩的相关性不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研究发现,如果银行预测到公司未来现金流较低,或在金融市场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公司盈余管理程度越高,银行借款需要担保的概率越大。研究表明,银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识别公司盈余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17.
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可以有效约束经理层的盈余管理行为,但是不同的治理机制对盈余管理影响的方向及程度不尽相同.文章以2000-200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公司外部治理机制视角,实证检验了产品市场竞争对公司盈余管理的治理效应.研究发现,产品市场竞争度越高则公司盈余管理的程度越高;在区分盈余管理的方向后发现,产品市场竞争迫使上市公司进行正向的盈余管理;在行业中处于竞争优势的公司其盈余管理的程度更高,且倾向于负向的盈余管理.这表明,在我国特殊制度背景之下,产品市场竞争存在负面的治理效应,竞争使经理人通过盈余管理扭曲企业的真实业绩,从而可能激化经理人与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引言当前,企业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作为企业主体需要更加重视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凸显“碳达峰”“碳中和”这一ESG管理的核心议题。从国内外企业ESG信息披露中有关双碳方面的内容发现,不同企业对ESG价值的前瞻性和实践的主动性尚存在不平衡、不协调,国内外关于ESG数据评级和信息披露,在法源、组织使命、法律身份、评级主旨、产品与服务、模型与权重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2003年至200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盈余管理与企业债务成本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企业盈余管理程度越高,债务成本越低。国有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越高,债务成本越低,但民营企业的盈余管理对债务成本没有显著影响;盈余管理程度与债务成本之间的负向关系主要存在于制度环境相对较好的地区,在制度环境相对较差的地区并不存在类似结论。说明我国银行信贷管理制度和薪酬考核体系使银行缺乏识别债务人企业盈余管理的动机,相反甚至为其提供了主动寻求规则漏洞的动机。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和盈余管理理论,采用规范研究法,从企业生命周期的这一动态视角出发,探讨企业盈余管理动机、能力和成本的变化,以及相应导致的两种盈余管理方式的程度和相关关系变化。研究发现:随着企业生命周期的推进,企业应计盈余管理程度逐渐增加,衰退期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程度显著高于成熟期企业和成长期企业,且不同生命周期下两种盈余管理方式存在互补关系,但该互补关系的程度在成长期企业和衰退期企业更大。研究结果丰富了盈余管理和企业生命周期的相关理论研究,对政府更全面地监管和投资者更有效地识别和防范两种盈余管理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