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9年,我秘密专访了100多位企业家--要么是创业满20年、企业年营业额达50亿元以上;要么是拥有下属5家以上分(子)机构的集团企业,且在2个以上国家开展营业,且具有1个以上的独立商业品牌.其中,既有鲁伟鼎、茅忠群这些继承型企业家,也有国资委系统任命的企业家,更有唐峻等职业聘任的企业家.研究中,我发现这些企业面临一些共同的问题,这里拿出来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2.
高建华 《中外管理》2005,(11):71-73
对于那些已经取得了“初步成功”的中小民营企业来说.我认为在未来5年里,最重要、也是最艰巨的一项工作.就是建立职业经理人体系和制度。尽管目前社会上存在着经理人“诚信不足”等问题.但是对于中型民营企业来说,没有其它选择:要么企业家和家族成员自己变成职业经理人,要么请懂得现代企业管理的职业经理人群体来加盟参与管理企业。  相似文献   

3.
俞敏洪:企业领军之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谈到企业未来的领军力,企业家们谈得最多的要么是未来领军时的结果,要么是领军路上的过程。过程与结果谁更重要,这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式的问题,都无法得出一个明确的定论。但是,对企业领军路上面临或者即将面临的困难进行研究、分析,寻求企业领军之惑最佳解决方案,显然比过程或结果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4.
高建华 《企业研究》2007,(10):34-41
高建华先生试图颠覆我们头脑中的"营销"概念,他提出了2.0时代的赢利模式,"市场细分是前提,产品创新是核心,战略设计是主线,战术监控是关键。"他的很多观点值得中国企业家借鉴思考。他的座右铭:换个方向就是第一。99%的中国企业家认为自己的企业有战略,但是,他们所理解的战略要么是"想法",要么是"方向",要么是"目标",要么是"追求",这些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战略。  相似文献   

5.
企业家在企业文化中是何种角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烨 《企业文化》2004,(1):33-35
进几年来,企业文化是一个很热的词,也是一个让那些有思想不愿墨守成规、有追求不愿一事无成、愿思考不愿浑浑噩噩的企业家费心思琢磨的词。我的企业有没有企业文化?需不需要建立企业文化?我的企业文化是怎么来的,谁建立的?我的企业文化的表现形式、具体内容和精髓实质是什么?搞清楚这些问题,对一个有远大抱负的企业家和促使企业正常发展、逐步壮大是十分必要的,同样也是十分紧迫的。  相似文献   

6.
他,始终战斗在基层一线,“企业发展我铺路、企业有难我相助”是他的座右铭;他以“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为出发点,以企业满意为根本目标,推动成立了沈丘质监服务企业小组,帮助当地企业争创河南省名牌产品8个,市长质量奖企业2个,确立国家AAA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家,获得河南省质量诚信企业A级以上称号企业3家;他被周口市委、市政府授予“企业服务活动先进个人”荣誉称号,也是企业眼中的“贴心人”。他就是沈丘县质监局局长赵海岭。  相似文献   

7.
我觉得美的经验有三个难得:第一,领导难得,我感觉有两点:一是“一把手”在位时间长,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持续稳定。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我在《中国企业批判》里讲,国内优秀企业家短命多,都快成了中国现象。同样,今天中国成功的企业家都表现出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  相似文献   

8.
关于企业文化我有三个观点:第一个观点是企业文化是企业家的文化,第二个观点是企业文化是企业游戏的隐规则,第三个观点是企业文化是企业成员在互动的过程中对他人行为的一种预期以及由这种预期引起的行为。企业文化是一种客观存在,企业家能够改变的是存在的形式和内容,而不是存在本身。  相似文献   

9.
要想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中国必须造就由千千万万个中国甚至世界知名的企业家组成的企业家队伍。我国目前企业家人数偏少,主要是我国存在企业家产生和成长的环境不佳问题.本文根据我国企业家队伍建设的实际,阐述了企业家产生和成长的几个重要条件。这些条件包括:首先,一个国家或社会要有丰富的企业家文化底蕴;第二,国家和社会要为企业家的产生和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宏观环境;第三,要有一种羡慕富人、私有财产不可侵犯的社会舆论和法律制度;第四,要降低企业和企业家进入市场的壁垒;第五,有良好的企业家人才市场、有培养企业家队伍的社会机制。  相似文献   

10.
黄鸣 《中国企业家》2010,(14):126-127
我从商后,有两位日本人对我培养人才和企业经营的影响很大,一个是过世的大松博文;一个是稻盛和夫,稻盛和夫是被誉为日本四大"经营之圣"中年龄最小且唯一在世的著名企业家,是两大世界500强企业京瓷和KDDI的创办者。  相似文献   

11.
第一章审视企业家一短命的优秀企业家多近些年,中国出了很多介绍外国优秀企业成功案例的书,仅我读过的就有几十本之多。读了这些书以后有一个发现,但凡能够取得全球市场成就的企业都会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优秀企业家长寿的多,譬如松下幸之助,譬如IBM的老沃森,譬如...  相似文献   

12.
山东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企业家高峰论坛”,这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还是第一家,是很有创意、很有影响的一件事。我很高兴能有机会参加这次盛会。我衷心祝贺“首届山东企业家高峰论坛”圆满成功,祝贺山东省的企业和企业家在新的一年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就!  相似文献   

13.
企业失败与再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永伟  盛杨 《企业研究》2001,(12):31-34
从九十年代至今,中国管理学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企业可持续成长理论的形成与不断成熟。长期以来,企业平均寿命过短、死亡率过高的现象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国内大批明星企业变成流星,要么是陷入困境不能自拔,要么是关门倒闭。因此,便有了所谓的“螃蟹型企业”的命题,是说中国的企业,尤其是一些成长很快的大企业,就像螃蟹一样,一红就死,很少能健康地生存下来。企业过早夭折的根源,虽然各个企业都有具体原因,但是,从管理理论和管理规律来看,这些企业的失败存在一些共同的基因,这也就是为什么可持续成长理论在研究企业成…  相似文献   

14.
刘航平 《人力资源》2006,(6X):56-58
企业内训中常常有这样两个场景:一个是企业外请来的培训师,旁征博引,滔滔不绝,大家听得热血沸腾,且时而释怀大笑,可是听完后却感觉和企业的实际、自己的工作关联不大,留在脑海里的除了精辟的比喻和生动的案例外,再没什么了;另一个则出于贴近企业实际的考虑,尤其是在专业技能培训方面,企业安排员工担任内部培训师,但要么是因为企业文化的原因,员工怕惹来招摇之嫌不愿意做内部培训师,要么是应了那句歇后语“茶壶里煮饺子——有料倒不出”,  相似文献   

15.
贺阳 《企业活力》1996,(2):38-39
我看企业文化贺阳企业精神、企业文化,近10年来在中国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不少精明的企业家利用它凝聚员工、激励员工,为企业的经营与发展增加了强大的内部推动力,收到了明显的成效。这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流。但是也有一些偏向。比如有一种把企业文化形式化、概...  相似文献   

16.
吴仕逵 《英才》2007,(4):108-109
“我这个人满身都是赌菌,无赌不欢。” 海伦·凯勒说:“生活,要么是冒险,要么一无所获。”赌博固然不是美德,但很多人就因为畏首畏尾,一生毫无作为。对于企业家来说,赌更是最基本的素质,从英语词根上讲,企业家就是冒风险的意思,对超一流的巨头来说,冒险甚至比利润更有吸引力,更像是游戏。  相似文献   

17.
吴刚 《企业活力》1997,(9):21-22
内企业家和劳动者:两个不可忽视的创新主体□吴刚企业创新,特别是企业制度创新的推进和承载主体是谁?对于这一问题,许多经济学家都有不同的看法。过去,经济学界往往持创新主体“一元论”的观点,即只讲企业家主体。从现实来看,创新活动是企业家、“内企业家”和劳动...  相似文献   

18.
第三期《上海企业家》里一篇对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石磊教授的访谈把我深深的吸引了。科班毕业从事法律工作至今12年.虽然总是与企业.企业家打交道.虽然订阅的《世界经理人》期期都看,也读过不少国内外大企业和他们父母官的成长书籍.却始终对中国的企业、企业家有着雾里看花的朦胧。此番石磊教授的分析犹如一语惊醒梦中人,也让我对企业维权和企业家维权有了更深一层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中央党校副校长刘海想指出,相对于干部队伍建设,企业家队伍建设较薄弱,而且没有按照企业家标准培养,基本是按政治家的标准来培养的。许多党政干部是从企业出来的,这有好处;但不能反过来,随便从党政机关调一个干部去领导企业。现在虽然有多种渠道训练企业家,但要么是政治家模式,要么是简单灌输西方经济思想,都不好。党管干部,原则上是好的,但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党委指定企业的一切干部。党管干部,要与董事会依法选择经营者结合起来,现在不少企业董事会与党委关系没搞开。选人要引入市场机制,公开条件,不要黑箱操作;评估要以经…  相似文献   

20.
《上海企业》2012,(9):12-13
各位领导、各位企业家,前面我给大家已经解读了两个重要问题,一个是中国的宏观经济问题,一个是上海经济未来发展的问题。接下来谈第三个问题:上海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这应该也是我们的企业家们最关心的。在座的都是上海200强的企业,当然也是优秀的企业。我在平时的工作和研究中,经常会接触各类的企业家,包括国营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也包括大企业、中企业、小企业,他们问我最多的是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