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是新时代中国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省际区域经济差距经历了差距拉大—逐渐缩小—缓慢增大—逐渐缩小—维持不变的过程,逐步趋于收敛,其深层原因在于经济发展基础、资本投入、区域要素配置、区域要素使用和制度因素的地区异质性。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要不断加强对中西部地区的资本投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开放水平,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完善与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要求相适应的宏观区域政策和区域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2.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永恒的主题,与之相随的另一面则是地区差距这一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难题。控制区域差距扩大、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主要来自在市场机制作用基础上政府政策的选择。区域财税金融政策是针对市场机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失灵领域进行调节与引导,优先发展具有优势的地区,刺激和帮助落后地区快速发展。文章通过述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战略布局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效应,研究评价财税金融政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正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改革的双重作用下,国内各地区间的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日益加快,相互之间的经济依存和互动效应逐步加深,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步伐加快。区域经济合作作为改革开放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手段,将成为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新动力。因此,京津冀经济合作应在加强产业联系的基础上采取如下战略:(一)建设区域经济共同体,在竞争与合作中实现共赢世界各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证  相似文献   

4.
基于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发展,差异性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大特点,云南滇西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复杂的人文环境,以及经济发展诸要素的影响,使得其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因此基于国家精准扶贫、"一带一路"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分析区域经济不平衡的原因,对实现云南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区域经济结构的形成和变动受到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各地的资源条件、要素投入水平、市场发育程度以及国家区域经济政策等,都直接关系到某一地区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速度,进而影响到其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的份额.区域协调发展进程中  相似文献   

6.
目前,世界各国都面临着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困扰,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每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都受到社会经济条件、自然条件和技术经济政策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因而区域经济差异问题也日益凸显.本文首先分析了现代区域经济差异产生的原因以及协调发展必然性,随后主要以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为例,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具体原因和协调发展的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区域经济结构的形成和变动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各地的资源条件、要素投入水平、市场发育程度以及国家区域经济政策等,都直接关系到某一地区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速度,进而影响到其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的份额。  相似文献   

8.
刘林  李萍 《价值工程》2010,29(13):233-234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趋势。本文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历史入手,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分析在这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现象与问题,提出了今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影响江苏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经济外向度的提高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由于区位条件差异造成的经济开放度的区域差异,进而社会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也有所加剧。本文通过对10个自变量因素的分析,揭示出塑造江苏外向型经济地区差异的主要相关因素,并对促进区域共同发展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0.
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中,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始终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大国经济的一个特点,也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更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一大难题。因此,要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财税金融政策在区域协调发展中具有调节和引导的作用,发达国家政府实施的以财税、金融政策为主的区域经济政策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区域一体化创新体系构建模式及实施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区域一体化创新体系,是面向国家经济发展的层次和格局,立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需要,基于地区间经济联系和国家经济战略布局,在一个大的经济区域范围内引入新的区域经济发展要素或这些要素的新组合,并有效协调、协同、整合各地区创新系统及其发展,实现对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区域一体化创新体系结构框架可以表达为要素、空间与环境、子系统组成的三维矩阵。区域一体化创新体系实施的关键因素是:地区间创新功能的合理定位与创新战略匹配;共同利益机制的形成;从区域一体化出发的创新政策体系与政府行为;创新绩效评估与考评体系。推进区域一体化创新体系实现的主要措施包括:推进经济和要素的集聚;深化产业分工和跨地区产业联动;推进企业生产模式、技术创新模式的转型;强化共享性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2.
低碳经济发展能够改善全球变暖,实现各国经济稳定持续发展,已然成为各国发展要求.本文根据我国低碳经济和出口贸易发展现状,简要分析了低碳经济时代对我国出口贸易规模、出口商品结构和竞争力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区域经济发展应该结合本地的基本情况采取不同的发展方式。本文希望通过对“桂柳工业走廊”的发展要素分析,为“桂柳工业走廊”发展经济的政策提供一种建议。首先对桂林和柳州两地的经济背景做了阐述。接着具体分析了发展经济的要素的组成,并作了解释。第三部分对桂柳地区经济发展要素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要素现状分析对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4.
产业集群与工业园区的比较及其良性互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振翔 《现代企业》2005,(11):31-32
企业和产业集聚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以群落形式存在与发展的经济现象正在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特征。在我国,经济发展居于前列且发展更具活力的省份和地区其地方产业集群现象也往往最为普遍,典型的如广东省的专业镇,浙江省的块状经济发展。从世界各国及不同地区的情况看,追求资源要素共享、外部规模经济及创新合作的产业集群式发展,正在成为区域新型工业化的一条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抓住机遇参与国际区域经济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琦 《现代企业》2007,(2):28-29
当代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已为国际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各国都在积极寻求参加区域经济合作,依靠地区优势提高本国的国际竞争力。面对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新态势,我国既存在一些差距,也有很多机遇,如何抓住机遇,适应国际经济发展的需要,积极参与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并实施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世界各国宏观调控经济的重要目标,也是加快我国经济发展和区域发展的重大战略。针对我国目前区域经济发展财税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改进财税分配机制、调整财税权限机制、完善财税扶持机制、规范财税补偿机制和健全财税评价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星 《企业经济》2008,(3):171-173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经济发展阶段。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都曾有过不平衡发展和不同程度的地区差距问题。为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我国应实施以财税政策为主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8.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共同问题,一定程度的差距,会促进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但差距过大,将会对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和政治稳定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有些方面还有进一步加剧趋势。因此,研究我省县域经济区域间非均衡发展的状况,提出缩小差距的措施,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9.
航空经济的大发展,能够形成对区域经济强有力的拉力,同时从产业链的内在联系中,建立与区域产业的互动,形成推进当地区域产业高级化演进的拉动力和推动力,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和辐射力,提高区域经济发展质量和发展速度,促进经济崛起。事实证明,航空经济正在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作为中部内陆地区的郑州,拥有中国第一个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如何打破不沿边不靠海的劣势,在大力推进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的同时,充分挖掘和发挥航空经济引领带动作用,促进与国内外各地区的联系,促进开放型经济大发展,快速提高经济发展的国际化水平,有效聚集海外要素向郑州资源洼地流动和聚集,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预期中的"贸易便利化协议"未能如期通过,多哈回合谈判前途未卜。主要国家对多边贸易体制仍难言放弃,但均对区域经济合作谋划布局,期望通过区域经济发展带来更大的"红利"。应借鉴各国区域经济合作中的有益经验,处理好多边贸易体制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系,部署我国的自贸区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